“问题引领式”教学策略的研究

时间:2022-08-19 03:43:45

“问题引领式”教学策略的研究

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能动性,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问题引领式”教学将教材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发散思维,养成良好的数学习惯。“问题引领式教学”的一般流程是: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究,解决问题自主练习,巩固拓展梳理小结,当堂检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有探究和思考的积极性,问题越明确、针对性越强,学生探究和思考的积极性就越高。

1.问题情境要设在关键处。所谓关键处是指知识的起点处、转折处、延伸处、重点处和学生思维受阻处。要使问题设在关键处,教师必须吃透教材,把握学情,找准教学的关键点。

2.问题情境要有利于学生提出核心问题。所谓核心问题是针对知识本质的问题,一旦解决了这个问题就会达成某一项目标。比如: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如果能引导学生提出“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能不能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等问题,就能为学生理解、掌握计算方法,体会转化的思想方法奠定基础。

3.创设恰当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创设情境要以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问题明确学习目标为核心。要根据教学内容恰当的创设问题情境,情境创设要有利于学生感受问题、生成问题、提出问题

(1)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实践证明问题情境,越贴近学生的生活,能见度越高,问题激活得越好,学生探究和思考的积极性越高。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给定的生活场境,尽可能多地让信息窗中的每一条信息都能还原生活场境,促使学生尽快地提出数学问题。

(2)创设揭题提问的情境。即揭示课题后,让学生根据课题提出问题。这样的提问,一能使学生从上课伊始就明确本课学习目标,二能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例如:“分数的意义”一课,教师课始便问:“今天我们学的内容是‘分数的意义’。关于分数,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简单而直白的引导,却能唤起学生的认知需求,有利于教师找准学生的问题和教学的起点。

(3)创设尝试提问的情境。要让学生在尝试探究的过程中提出问题,这样的提问有利于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问题,有利于组织起具有针对性的合作探究活动。因此,在教学知识难度不大的内容时,可以首先让学生尝试,在尝试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要树立“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思想,落实“三个还给”,即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权力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真正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教学时,要善于运用以下策略:

1.根据问题的难易选择恰当的探究流程。对于一些简单的问题,可按照“独立思考――班内交流”的流程去探究,即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开展学习活动,当学生有了想法的时候,及时组织班内交流。对于那些学生独立探究有困难的问题,可按照“独立思考――小组(同桌)合作探究(交流)――班内交流”流程去探究,即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当组内意见基本统一或者有问题解决不了的时候,及时组织班内交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2.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引导学生选择恰当的探究方法。组织探究活动,不仅要考虑形式,也要讲究方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选择合理的探究方法,同时使学生体会并逐步掌握这些探究方法,学会学习。

操作――发现,即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发现规律,得出结论,小学数学中几何形体的特征多数是通过学具操作发现的;猜想――验证,即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对数学问题大胆猜想,合理论证;观察――归纳,即让学生通过大量事例,归纳发现事物的一般规律,学生对问题的归纳过程,就是观察、思考、发现的过程,也是发展抽象概括能力的过程;类比――联想,即让学生通过类比及联想的思维方法,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寻求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三、自主练习,巩固拓展

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练习,达到巩固拓展的目的,教学时要把握以下两个方面的策略:

1.巧设练习。在弄清每一道习题的设计意图之后,要根据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按照一定的主线有层次地设计练习,帮助学生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地构建认知结构。

2.组织练习。引导学生解答习题的目的不仅是要找到答案,更要引导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建立数学模型,提高数学素养。在组织练习活动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精心设计问题。恰当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建构认识,提高学习效率。二是及时反馈信息。“先做后讲”是练习教学的基本策略,当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巡视指导,了解情况,为组织交流、点拨评价做好准备。

四、梳理小结,当堂检测

要及时引导学生梳理小结。主要梳理以下两点:学会了什么,用什么方法学会的。通过梳理,要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总结方法规律。要针对教学目标当堂进行检测,可以采用书面检测,也可以采用口头检测,并尽量做到当堂检测,当堂反馈。检测要做到面向全体,可以采用全班统一检测、小组内统一检测、同桌互相检测等方式,做到人人参与,个个达标。

“问题引领式”教学策略是以新的课改理念为指导,以“类似科学研究或探究方式”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师生共同参与,共同探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能动性,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上一篇:Ethnic Elite Organisation and Political Tra... 下一篇:高三阶段提高艺术生政治成绩的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