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在周围型肺癌诊断中的价值

时间:2022-08-19 03:12:47

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在周围型肺癌诊断中的价值

[摘要]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三种后处理技术在周围型小肺癌诊断中的运用价值。方法 收集经病理证实的67例周围型小肺癌患者的MSCT扫描及MPR、SSD、VR重建图像并进行分析。结果 MPR重建在显示周围型小肺癌五项主要征象上敏感性均高于横断面薄层扫描(P<0.05);SVR重建在显示周围型小肺癌四项主要征象上敏感性均高于横断面薄层扫描(P<0.05),SVR重建无法显示空泡征;SSD重建在显示周围型小肺癌四项主要征象上敏感性均高于横断面薄层扫描(P<0.05)。结论 周围型小肺癌不同的图像后处理技术在显示肺肿瘤重要征象上各有一定的优势,如普通薄层CT无法清晰显示所需要的影像,可选择一定的重建技术协助诊断。

[关键词] 周围型小肺癌;后处理技术;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中图分类号] R73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1)23-68-02

Value of Multi-slice Spiral CT Reconstruction in Diagnosis of Peripheral Lung Cancer

WANG Shanjun

Department of Radiology,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of Zhoushan City in Zhejiang Province, Zhoushan 316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value of three different post-processing techniques of multi-slice spiral CT (MSCT) in diagnosis of small peripheral lung cancer. Methods Collected 67 patients who had small peripheral lung cancer and proved by pathology of MSCT scanning and MPR, SSD, VR reconstruction image and given an analysis. Results MPR reconstruction showed small peripheral lung cancer in the five major signs of the cross section were higher than the sensitivity of TLC (P<0.05); SVR reconstruction showed small peripheral lung cancer in four main signs of sensitivity were higher than on the thin cross-section tomography (P<0.05); SVR reconstruction can not be displayed vacuole sign; SSD reconstruction showed small peripheral lung cancer in four main signs of depression were higher than cross-section on the sensitivity of TLC (P<0.05). Conclusion Different image processing technique of SPLC in showing important signs of the lung tumors have certain advantages, if the common CT can not clearly display the required image,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s can give a certain diagnosis.

[Key words] Small peripheral lung cancer; Post-processing techniques; Tomography; X-ray computer

周围型小肺癌(small peripheral lung cancer,SPLC)是支气管肺癌中较常见的一种类型,是指位于段支气管以下、肺周边部位且其直径<3cm的恶性肿瘤,SPLC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对改善支气管肺癌的预后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1]。传统的胸部平片及普通CT对SPLC的检出率较低,随着多层螺旋CT及三维重建技术的发展,目前对SPLC的检出率已有所提高。现总结我院2006~2010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67例SPL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67例患者均为2006年2月~2010年12月于我院胸外科住院治疗的患者。67例患者中,男41例,女26例,年龄34~79岁,平均57岁。其中21例有咳嗽、痰中带血丝;13例咳嗽伴胸痛。67例患者病理示,腺癌36例,鳞癌19例,大细胞癌7例,小细胞癌5例。其中34例患者进行了CT增强扫描。

1.2 扫描方法

采用GE公司LightSpeed16层螺旋CT机,AW4.2工作站。先行全肺常规CT扫描,扫描范围:自胸廓入口至膈平面;扫描条件为:旋转时间0.6s、120kV、120mA、层距及层厚均为5mm,病灶区域进行薄层重建,重建层厚为0.625mm。34例增强扫描患者,对比剂选用欧乃派克,采用肘前静脉高压注射器团注给药,注药速度(3.0~4.0)mL/s,总量80~100mL。

1.3 图像后处理

将原始扫描数据传至GE AW 4.2工作站并对病灶区域以1mm层厚进行重建,分别进行以下处理: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表面遮盖显示(shaded surface display,SSD)、遮盖容积再现(shaded volume rendering,SVR)。

1.4 图像评价

综合横断面薄层图像、MPR、SVR、SSD图像结果给出诊断,固定由两位高年资放射诊断副主任医师进行所有图像分析和后处理操作。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MPR与横断面薄层扫描对周围型小肺癌各种征象检出率的比较

MPR重建在显示周围型小肺癌分叶征、细短毛刺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空泡征五项周围型小肺癌主要征象上敏感性均高于横断面薄层扫描,其中分叶征、细短毛刺征、血管集束征显示与横断面薄层扫描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2.2 SVR与横断面薄层扫描对周围型小肺癌各种征象检出率的比较

SVR重建在显示周围型小肺癌分叶征、细短毛刺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四项主要征象上敏感性均高于横断面薄层扫描,其中血管集束征与横断面薄层扫描有显著性差异(P<0.05),SVR重建无法显示空泡征,见表2。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2.3 SSD与横断面薄层扫描对周围型小肺癌各种征象检出率的比较

SSD重建在显示周围型小肺癌分叶征、细短毛刺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四项主要征象上敏感性均高于横断面薄层扫描,其中胸膜凹陷与横断面薄层扫描有显著性差异(P<0.05),SSD重建无法显示空泡征,见表3。

3 讨论

MPR重建是利用多层螺旋CT的扫描数据,以工作台软件于任意角度、任意平面重组图像。MPR重建的特点是克服了普通CT横轴面图像观察的局限性,从而能更为客观真实地反映所检查器官的形态学变化。MPR图像通过各个方向的高质量的冠、矢重建,可清晰显示所检查器官及其周围结构的细节。以往的临床资料显示血管集束征和分叶征是与CT扫描角度关系最密切的影像表现[2]。分叶征是肺癌在CT图像中的主要征象,约80%肺癌患者的普通CT图像中存在分叶征[3]。而从我们对肺癌SPLC影像的总结来看,MPR重建对肺癌分叶征的检出率显著高于普通CT平扫。在普通CT图像中当扫描平面与病变的分叶垂直时横断面扫描中分叶征可能表现阴性。而MPR却可以任意角度成像,故能减少分叶征的假阴性。血管集束征指肿瘤周围的血管向肿瘤聚集,该征象多见于肺癌[4]。MPR能够平行于血管走行方向重建CT图像,故MPR能够清晰显示血管集束征。同时由于可在任意角度进行平面重建,MPR对细短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及空泡征显示率也较普通CT高。

SSD是应用较早的三维图像后处理技术,可对高于所设定阈值的表面数据进行遮盖成像。SSD目前主要用于骨骼和血管、气道、胆囊等中空气管的显示。SSD图像在对肺癌的显示上,既能清晰显示肿瘤结节表面征象,又能较好地显示结节灶周边的支气管、血管及邻近胸膜的变化,提高了肿瘤周边征象的整体显示。SSD图像为立体影像,且能旋转并从多个角度观察,因此对肿瘤供血血管的显示较普通横断薄层图像更直观。但SSD也有其缺点:①成像过程仅利用表面数据,故丢失信息较多;②成像过程中如阈值设置不当会造成一定的假象。胸膜凹陷征是肺癌在SPLC图像中的重要表现,显示为结节与胸膜之间的三角形及条状影像,肺癌时该征象的显示特异性为96.5%[3]。我们对SPLC影像总结发现,SSD图像对胸膜凹陷征的显示率最高,为73.1%,显著高于横断薄层扫描,同时也高于MPR及VR图像。

SVR图像主要的特点是分辨率高、三维空间解剖关系清晰、色彩逼真、可任意旋转角度、适用范围广,是目前较常用的后处理技术。应用SVR图像多曲线调整技术可以将经对比剂强化的各系统和器官的肿瘤在同一幅三维图像上同时获得骨、血管、软组织的影像,能够对肿瘤准确地定位、完整地显示病灶本身的状态以及周围组织器官和血管的毗邻关系和受侵及挤压移位等情况。在肺癌的检查中SVR能够清晰显示血管、肿瘤、肺门或胸膜之间的位置关系。我们研究发现SVR对血管集束征的显示高于其他两种重建方法且显著高于普通薄层扫描,肺部集中的血管多为肺动、静脉,以斜行分布为主,结节-肺门连线为轴的SVR图像能很清晰地显示血管集束征。

总之,通过临床研究,我们发现SPLC不同的图像后处理技术在显示肺肿瘤重要征象上各有一定的优势,如普通薄层CT无法清晰显示所需要的影像,可选择一定的重建技术协助诊断。

[参考文献]

[1] 张敏鸣,周华,邹煜. 动态增强CT对孤立性肺结节的定量研究[J]. 中华放射学杂志,2004,38(3):263-267.

[2] 张燕群,曹丹庆,高育,等. 深分叶征在周围型小肺癌CT诊断中的价值(附40例分析)[J]. 中华放射学杂志,1992,26(3):154-156.

[3] 马大庆. 早期周围型肺癌的MSCT诊断[J]. 放射学实践,2005,20(4):283-285.

[4] 彭光明,蔡祖龙,白友贤,等. 血管连接在CT诊断周围型小肺癌中的价值[J]. 中华放射学杂志,1995,29(1):47-48.

(收稿日期:2011-05-23)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超声诊断在盆腔结核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下一篇:彩色多普勒超声动态观察酒精性心肌病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