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症128例临床观察

时间:2022-08-19 12:49:44

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症128例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128例乳腺小叶增生症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96.87%,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78.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乳腺小叶增生;临床疗效

乳腺小叶增生是临床常见病症,主要表现为乳腺腺泡导管上皮组织细胞及结缔组织增生,属于非肿瘤、非炎性的良性增生病。该疾病主要以胀痛或者肿块为临床特征,多发于中青年妇女,占疾病发病率的75%以上,与患者情绪变化、月经周期、疼痛、肿块有密切的关系[1]。乳腺小叶增生在中医学中属于“乳癖”等范畴,临床采用中医治疗,可实现标本兼治的治疗效果,有效降低西医治疗的高复发率。本文作者结合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128例乳腺小叶增生症患者临床资料,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症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128例乳腺小叶增生症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4例患者。对照组64例患者年龄23~48岁,平均年龄(38.12±2.18)岁;病程2~6年,平均年龄(3.12±1.01)年;未婚43例,已婚21例。观察组64例患者年龄22~49岁,平均年龄(37.66±1.03)岁;病程2~8年,平均年龄(3.60±1.20)年;未婚45例,已婚19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等基础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临床表现 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胀痛、经期前疼痛增加,经后疼痛减轻,局部触诊有包块[2]。

1.3方法

1.3.1φ兆 对照组患者给予甲基素和维生素E,月经来潮前7 d开始服用,连续治疗14 d,下次月经来潮前再服。甲基素3次/d,5 mg/次,维生素3次/d,100 mg/次。

1.3.2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中药药方:柴胡、当归、半夏个12 g,白术、川芎、桃仁各10 g。疼痛加剧加川楝子10 g,乳香、没药各6 g;肿块较硬者加昆布、海藻各9 g;腰膝酸软者、经血色淡加仙茅、熟地各10g,淫羊藿15 g。1剂/d,清水煎服,早晚2次分服,200 ml/次。连续治疗2个疗程(1个疗程7 d)。

1.4疗效评定标准

1.4.1治愈 临床患者疼痛、肿块完全消失,且停药后无复发;显效:疼痛消失,肿块显著缩小。无效:临床疼痛、肿块均无变化,甚至有加重的趋势[3]。

1.4.2疼痛评分 分别分为无疼痛、轻微、中度、重度,依次记为0、1、2、3分。肿块大小:0分:无肿块;1分:肿块直径4.0 cm[4]。

1.5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使用SPSS 20.0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相对数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检验,P

2 结果

2.1临床治疗疗效对比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96.87%,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78.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临床复发率、不良反应对比 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临床治疗后疼痛、肿块缩小评分对比 观察组患者临床疼痛、肿块缩小评分减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乳腺小叶增生与内分泌、雌激素或者孕激素密切相关,当内分泌功能紊乱时,主要表现为孕激素水平低下,雌激素分泌过量。临床一般给予内分泌治疗,使孕激素内分泌趋于正常,进一步促进人乳腺小叶腺细胞组织发育,有一定的临床治疗效果,但是不良反应高。同时临床复发率高,不适合长期治疗,所以临床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5]。

中医学认为与脏腑经络关系密切,乳腺小叶增生在中医学中属于“乳癖”范畴,主要是因为肝郁痰凝、冲任失调引起,造成痰液内结,阻塞经络,进而出现肿块、疼痛。本文采用中药治疗,方中柴胡疏肝解郁;白芍、当归养血、柔肝、止痛;白术、半夏消癖化痰;川芎活血祛瘀,通经止痛;仙茅、淫羊藿补肾阳;熟地补血、养阴。诸药合用,共奏疏肝理气、化痰散结、通经止痛之功效。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96.87%,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78.12%,复发率、不良反应、疼痛、肿块评分减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总而言之,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症病,临床疗效理想,且复发率、不良反应率低,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实现了标本兼治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政.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小叶增生106例临床观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6(2):238-238.

[2]李小正.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小叶增生86例[J].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12,4(1):58-59.

[3]王桂芳.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体会[J].实用医技杂志,2013,14(33):4620.

[4]乔良,孟庆榆,刘淑杰,等.祛瘀散结胶囊联合托瑞米芬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1,8(3):38-39.

[5]刘巧刿,邹虹,敖丽君.物理疗法结合中成药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疗效观察[J].现代护理,2012,12(14):1362-1363.

上一篇:交通事故致股动脉栓塞损伤程度鉴定 1 例 下一篇:术后早期进行肠内营养在食道癌术后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