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童年弥漫着书香

时间:2022-08-18 09:46:05

让童年弥漫着书香

儿童。阅读。

在某些家长、特别是孩子还小尚不识字的那些父母心目中,它们甚至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字眼。可是一旦放在一起,就代表了一种国际风潮―

在美国,暑假伊始,教育部便及时推动“夏季阅读运动”,邀请各界名人包括教育部长、副总统夫人为儿童朗诵读物;他们甚至与必胜客达成协议:由各地必胜客连锁店提供免费的小披萨,奖励给那些坚持与孩子共读的家长……而为了这种种促进儿童阅读、提高儿童阅读能力的各项举措长期推行,联邦政府预计投入的巨额资金将达50亿美元。

在加拿大,任何一个图书馆里,都可以找到专门的儿童阅读区和活动区,鲜艳的颜色和有趣的布局,各种各样的玩具和稀奇古怪的椅子、桌子,令孩子们趋之若鹜。每到周末图书馆更是热闹非凡,儿童读物区坐满了聚精会神的小读者,一个个天真无邪,一本正经地阅读着他们钟爱的儿童读物。

在新西兰,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小书袋,每天老师都会选一本书放进书袋中,让他们带回家,年纪小的孩子要讲给父母听,父母听完故事后要在联络簿上签字;大点的孩子必须用自己的语言重新整理故事内容。老师带领阅读时也独具特色,每次都由讨论开始,例如读到《Royal Dinner》(皇宫的晚餐)时,老师会先问“如果你是国王、皇后或公主,你想吃什么?”当学生都了解故事主题、情境后,才开始讲故事内容。

在中国台湾省,新任“教育部长”曾志朗――一位以认知心理学和神经语言学闻名国际的心理学家――推出的为期三年的“全国儿童阅读运动实施计划”覆盖全省儿童,鼓励从幼儿园开始每个孩子每年阅读50至100本书籍。为动员家长一起加入,还提拨新台币4000万元来推动“亲子共读计划”,最终目的是号召1万个家庭加入。为现身说法,56岁的他不惜化装成为台湾最老的“哈里・波特”在公共场所与小读者们同乐。

在中国内地,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曾经针对当前的教育现状公开指出,不能再让孩子整天在课本里打转,只有快乐地阅读,才能快乐地成长;2002年7月6-9日,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更在南京召开了“全国幼儿园早期阅读研讨班”,来自北京、上海、南京、香港、台湾、美国的学前教育研究专家学者分别做了专题报告,国内外300多名代表参加了研讨,并就早期阅读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

不难看出,儿童阅读尤其是早期阅读正在引起我们的专家、学者乃至政府决策部门更多的关注。这个关注是顺应了儿童发展的客观实际的,因为我们的宝宝们对图书似乎有着天然的兴趣―

你的孩子今年多大?2岁?4岁?6岁?他看书吗?先别急着摇头。如果我们说下面这些行为也和儿童阅读有关的话,相信你的答案会有所不同――

扔书

很多家长都经历过类似的事件:孩子看见书就闹着要;交到他手里,眼都不眨一下就扔到了地上;不捡,他就哭;再捡,他再扔……扔得自己喜笑颜开,扔得大人哭笑不得。

撕书

这也是很多父母头痛的问题之一。不管你是多少钱买回来的书,孩子看没两眼,但只要兴致来了就开始撕,嘶拉嘶拉地只管好玩。又不见了几十上百元?那是你的事。

说书

有的孩子很喜欢讲故事,还缠着大人听他讲。没看过书的觉得他讲得活龙活现,但看过这本书就会清楚:书上根本不是他讲得那么回事。说他是睁眼瞎不太公正,他明明在盯着书讲;可是内容呢?完全要看他想到哪里、编到哪里去了,跟书上可以一点关系也没有。

倒着看书……

还有的孩子倒是不爱讲给别人听,而是习惯自己一本正经地捧着本书“攻读”,口中往往还念念有词。可是走过去望一望书本常让你啼笑皆非:他可能整本书都拿颠倒了,却一样“读”得津津有味……

上一篇:放下拼图,咱们来拼地球 下一篇:《孩子》观点:将兴趣变成一生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