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植物园管理创新初探

时间:2022-08-18 08:30:43

北京植物园管理创新初探

管理初见成效

人文环境。北京植物园于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并拨专款建立,现隶属于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为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北京植物园是以收集、展示和保存植物资源为主,集科学研究、科学普及、游览休憩、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和新优植物开发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规划面积600公顷,现开放面积200公顷,由植物展览区、人文古迹区、自然保护区和科研区组成。收集展示各类植物1万余种(含品种),是国内重要的植物资源收集保存基地之一。植物展览区包括观赏植物区(15个专类园)、树木园、温室花卉区、盆景园。月季园是我国规模最大的月季专类园,栽培了近1000个月季品种。桃花园是世界上收集桃花品种最多的专类园,达60个品种。热带植物展览温室被评为北京九十年代十大建筑之一。

植物文化优势。2003年完成湖区建设。人文古迹区由卧佛寺、曹雪芹纪念馆、樱桃沟、“一二·九”纪念亭、梁启超墓地等组成。十方普觉寺(卧佛寺)是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曹雪芹纪念馆是国内第一个以研究展示曹雪芹身世为主题的纪念馆,曹雪芹在西山的传说被列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樱桃沟是北京近郊重要的自然保护教育区。

北京植物园坚持以“优美的环境、优良的秩序、优秀的文化、优质的服务、优化的管理”迎接国内外宾客,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年接待游客300多万人次。通过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双认证,先后荣获了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景区、第一批国家重点公园、北京市精品公园、北京市一级公园、北京人喜爱的公园等荣誉称号。

人才优势。北京植物园确立了“人才强园”战略,牢牢把握选、招、育、用、留等人才工作环节,造就了一批活跃在国际国内学术舞台上的学科带头人。目前,植物园现有职工513人,其中正高级职称技术人员5人,副高级职称18人,中级职称39人,高级工52人。其中1人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有省部级劳动模范2人。有博士学位7人,硕士学位20人,大学本科102人。行业结构以园林绿化系列的专业为主体,共有121人,已经形成专业技术人才占主体的干部队伍结构,基本形成了有利于植物园发展的人才梯队。

为了鼓励专业技术人员不断学习提高,园内制定了相关政策,鼓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和提高,对取得高一级学历的职工进行奖励;同时,公园在近5年期间先后派出9名专业技术人员前往美国、日本、波兰、南非等国家培训和进修,同时有多人攻读在职研究生以及高一级的学历,为公园今后发展提供保障。

邀请美国哈佛大学、阿诺德树木园、英国爱丁堡植物园、俄罗斯科学院莫斯科总植物园等国外同行和专家作报告,让技术人员对国外植物园的发展状况有更好的了解。还为技术人员提供参观、学习和培训的机会,提高大家的岗位技能水平。

北京植物园在人才培养上取得了骄人成绩,先后被评为全国建设人才先进单位、首都文明单位标兵、首都文明旅游景区、京城文明公园等称号。

创造优美园林景观

北京植物园各项绿化工程和项目提升了园区景观环境,植物种类不断增加,造景水平不断提高,各类科普游览服务设施不断完善,花卉展览等各项文化活动提升了游客游园的幸福指数。北京植物园多次被评为首都绿化美化先进单位。

北京植物园自建园以来,一直坚持以规划为龙头,以植物造景为主线,坚持“科学的内容、艺术的外貌、优秀的文化”相结合的原则,展示植物的多样性、艺术性和文化性,现已建成树木区、15个专类园、温室花卉区和盆景园。近些年完成了北京市发改委的“北京植物园景观彩化工程”、牡丹园西区改造工程、海棠枸子园改造工程、竹园绿化改造工程等多项工程,极大地提高了植物园的植物景观水平,同时也完善了科普、游览和服务设施。

海棠枸子园改造工程于2010年由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立项,根据植物园总体规划,将西区约1.77公顷山地进行规划设计,包括地形和植物调整、道路和广场铺装、设置坐凳、木平台等景观小品,进行土壤改良,并栽植展示更多的海棠和子等新优植物品种。同时对东区过多过密的植物进行移植,梳理种植空间,优化整体景观和游览设施。工程共完成整地38000平方米,进行地形调整5000立方米,土壤改良1350立方米;移植乔木47株,移栽灌木15株,新植乔木170株,新植灌木101株,铺种结缕草13000平方米;透水砖铺装333平方米,青石板铺装690平方米,防腐木铺装53平方米,花岗岩铺装168平方米,广场砖铺装982平方米,砌毛石挡墙10.5立方米,坐凳24延长米,置景石20吨。通过植物调整,一批新优植物品种充实进了专类园,海棠品种由原先约20个增加到80余个,其中包括10余个海棠原种,使植物园的科学内涵得到极大提升,成为我国收集展示海棠最多的专类园之一。

竹园改造在竹种规划的基础上,将集秀园和隆教寺作为竹子的展示区,扩大竹种的种植展示面积。通过地形和道路调整、水系修复、山石码置、植物更新、下竹隔断等措施,整体景观得到极大提升。移植竹子533墩,种植各类竹子760株,新铺青绿苔草907平方米。使竹园的竹类收集和展示达到14属78种,冬季景观明显改善。

北京植物园园林景观彩化工程由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立项,北京市植物园承建,在植物园内选取适宜地段,选取适合在北京地区生长的彩叶树,经合理配置,保证其正常的生长同时达到优美的园林景观效果。在植物园试验成功后,将把适宜的彩叶树种及植物的配置方法向全北京市进行推广。项目栽植新优乔木18种,灌木67种,花卉26种,共计栽植乔木305株,灌木15251株,花卉8079株,铺草坪10550平方米。春季,“金山”、“金焰”、“小公主”等多个品种绣线菊组团种植,色彩富于变化。夏季,金叶复叶槭、杂种胡颓子、花叶芦竹、彩叶草、金叶番薯等增加了色彩。秋季,‘弗莱明哥’复叶械、‘秋紫’白蜡、‘红王’挪威槭、金枝国槐等色彩斑斓,达到春、夏、秋三季均有彩叶植物可以欣赏的效果。

牡丹园西区绿化改造工程对牡丹园西区杂乱的环境进行整理,通过地形调整、土壤改良、基础绿化恢复以及牡丹新品种的栽植展示,达到扩大牡丹种植面积,增加牡丹品种的目的,满足牡丹的引种和展示需要,提升了园林景观效果。

2006年完成孙传芳墓及其周边环境改造,隆教寺、龙王堂三亭修缮和卧佛寺西跨院的普查工作。2007年投资59万元对卧佛寺东西配殿进行了恢复。2008年,曹雪芹纪念馆进行了重新修缮展陈。2009年国庆节前,投资200万元完成卧佛寺佛像修缮保护工作。全面保持了文物古迹和景观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据初步统计,仅最近三年来累计投入资金1.24亿元,用于景区基础建设、景观创造、生态改善、文物保护、古建修缮等建设管理与保护工作。

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相和谐。建成了流域面积10平方公里、蓄水量15-25万立方米的人工湖,实现雨水回收和水资源循环利用,满足灌溉用水,同时形成了植物园一个新的亮点。修建了105万平方米的智能灌溉系统,构成一个遍布全园的绿化用水管网系统,节能、节水效果明显。铺装透水砖1万余平方米,能使降雨除形成径流之外的部分充分渗入地下,及时补充地下水源,保护生态。实施水体净化工程,以高效生物生态基为填料,形成高效微生物处理体系。加强水体监测和水面保洁,种植水生植物净化水质,维护水体景观效果,水质符合景观水2级以上标准。园内输电、通讯线路、管道等全部采用地下隐蔽性铺设。绿化覆盖率达至94.6%,取暖、餐饮等全部使用天然气、电能等清洁燃料,建筑设施采用环保型材料。

推动科技进步

北京植物园积极创新管理方式,绿化养护由原先的按地域分块管理方式转变为按业务内容管理的方式,让管理更加系统化、专业化、精细化,使得劳动工具和生产资料的利用率也得到提高,同时由小班的管理模式逐渐转为大班的管理模式,资源整合,分工更细,也便于管理。部分绿化实现了社会化管理,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启用年轻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类园的管理,给他们压担子,班组的管理焕发了活力,由于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强,敢于采用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方法,植物养护管理得到了改进和提高,主要游览区绿化养护达到特级绿地养护质量标准,非主要游览区绿化养护达到一级绿地养护质量标准。

植保工作采取天敌治虫、以鸟治虫、以菌治虫、以虫治虫等生物防治技术和树干涂胶、围塑料环等物理防治方法,对园林病虫害进行及时防控;坚持使用低毒、低残留、绿色环保的生物药剂降低农药对益虫特别是天敌的影响;在樱桃沟实行无农药防治,完全靠天敌有效控制害虫的种群数量。古树保护采取加围栏、修复树洞贴假树皮、仿树艺术支撑、挖复壮沟等措施,全部达到《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条例》要求。

注重科技创新,科研工作硕果累累。北京植物园不断丰富科学内涵,科研科普工作实现新突破。八年来,共完成科研课题29项,其中荣获省部级以上奖励两项,中心科技进步奖18项,在国际、国内园艺专项展览中荣获各类奖项100多次。从国内外新引种植物6252种(品种),其中具有我园自主知识产权的“金园”丁香、“品霞”和“品虹”桃花已获得国家新品种保护,钻石海棠、桃等26个品种获北京市颁发的良种证书。2005年,我园完成的第一个人工杂交新品种——粉花山碧桃开花,北京植物园成为世界上收集栽培桃花品种最多的植物专类园,也是全国园林系统唯一的植物新品种测试基地。2011年5月27日,经过精心培育的世界珍稀植物巨魔芋在我园成功绽放,填补了国内空白,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北京植物园自建园以来,依据技术人员和植物资源优势,结合植物园功能和定位,承担科研课题70余项,先后共获得各类奖项48个,其中获得部级、省部级以上奖项14项,专利11项。近10年来,承担国家自然基金委项目1项、国家林业局课题1项、北京市科委课题3项、北京市自然基金委课题1项、北京市农委课题1项;承担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课题40余项。在桃花、丁香、海棠、月季、兰花等植物种质资源收集、保育及研究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近10年来植物园技术人员在各类刊物上上近200篇,其中SCI收录文章10余篇,核心期刊30余篇。出版《花境设计与应用大全》、《园林花卉应用设计》、《中国月季》、《观赏桃》、《世界观赏兰花》、《园林树木选择与栽植》等专著20余部。

目前全园共收集展示植物10000余种(包括变种及品种),有水杉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3种,银杏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13种,樟子松等国家三级保护植物23种。对引种栽培植物建立了信息管理系统,提高了植物管理的科学性和信息化。新优植物的育种、繁殖、推广成绩斐然,共有314个种及品种(包括红王子锦带、紫叶矮樱等)推广到我国北方各城市。其中具北京植物园自主知识产权的‘金园’丁香、‘品霞’桃花和‘品虹’桃花3个新品种已获得国家新品种保护,钻石海棠、桃等26个品种获北京市颁发的良种证书。

为提高植物园的发展水平,共同完成全球生物多样性公约,保护植物资源,北京植物园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与世界其他植物园进行种子交换。与英国爱丁堡皇家植物园、澳大利亚悉尼皇家植物园、美国旧金山Quarryhill植物园、美国Morton树木园签订了合作协议。与日本东京都神代植物园、捷克共和国布拉格植物园等世界植物同行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积极参加植物园保护国际联盟、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国际园艺学会、美国园艺学会等组织的重要国际会议,以及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中国植物园学会、北京园林学会等组织的学术交流活动。是多家协会的常务理事或理事单位,积极组织行业学术交流,多次荣获北京园林学会优秀组织奖。

加大科普力度。北京植物园在科普教育方面发挥了突出的作用,先后荣获了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野生植物保护科普教育基地、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基地、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北京市环境教育基地、北京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基地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北京植物园圆满完成了各项重点任务,为百年奥运和六十年国庆做出积极贡献。全力做好2008年迎奥运“五环连五洲”世界花卉展工作,以“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为主题,集中展示了国际奥委会205个成员国和地区的109种国花国树及代表性植物,开创了用国花国树来诠释奥运精神的先河,被授予“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集体”。出色完成全国第七届花卉博览会“花与科技”专题馆布展,布置了国内最大的多媒体球幕阵及航天育种等各类科普展项30余个,荣获第七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北京展区)突出贡献奖和最佳创新奖。成功举办庆祝建国60周年“盛世华章”大型花展,在首都庆祝建国60周年花卉布置评比活动中荣获特等奖。完成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南入口等对外绿化工程,多次荣获“奥运精品工程奖”和“北京市精品工程”等奖项,为建设绿色奥运和绿色北京做出了积极贡献。

管理创新上水平

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北京植物园瞄准建设世界一流植物园的目标,提出了“发展科技为先导,加强管理为依托,广泛育人为根本,创建一流为目标”的建园方针,制定了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双认证,做到事前有计划、事中有检查、事后有分析,各项工作循序渐进,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为了适应植物园管理发展需要,重新修订《北京植物园管理制度汇编(试行)》,做到依法治园、制度管园,大力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实现科学化管理。制定了《北京植物园质量/环境管理手册(C/0版)》和《北京植物园程序文件(C/0版)》。特别是依据ISO管理体系制定了《北京植物园综合检查规定》、《北京植物园规范化综合检查内容及评分标准》。

着力加强科学管理,保证了各项工作规范高效、安全有序运行。制定了《北京植物园管理制度汇编》,完善IS0管理体系,不断强化对人财物等各项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完成网络安全升级和新办公平台建设,逐步实现网络化办公。完善和落实各项安全管理规定和应急预案,切实加大对车辆入园工作的管理力度,全面做好防火、防盗、防汛、防拥堵和“打非治野”各项工作,营造安全有序的游览环境。

完善各项服务设施。北京植物园着重提升服务水平,提高游客满意度。在工作中牢固树立“以游人为中心,以服务为宗旨”的工作理念,不断强化服务意识。编写《北京植物园规范服务案例》,大力开展奥运培训和岗位练兵活动,全面提高职工的服务水平。着力开展微笑服务、亲和安保、志愿服务行动和厕所文明行动,免费为游人提供手纸、洗手液、饮用水等“九项公共服务”,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广大游客的好评。及时妥善处理游客意见,持续改进,不断提高游客的满意度,达到95%。

不断完善基本建设。顺利完成了东南门、南门、西内环改造等工程,门区环境焕然一新,樱桃沟亲水栈道受到广大市民和游客的喜爱。新建游客服务中心和全园电视监控系统,新增数十处休闲小广场,为广大游客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游园环境。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完成了卧佛寺佛像修建、贴金和古建彩绘工程。完成湖区水体净化、温室供暖改造、全园节水灌溉系统、道路和厕所改造工程、垃圾资源化管理试点工程等,全园基础建设和硬件设施水平明显提高。

二是禁止设置广告和标识牌示。购物网点采取竞拍形式由职工个人承包,明确责任、权利和违规处罚标准。所有经营点实行“门前三包”。定期邀请地方卫生防疫、工商、税务、公安、消防、旅游等管理或执法部门来园检验指导,做到规范经营、诚信经营、文明经营。采取十项措施严格从业人员管理:一是在规定区域内经营。二是禁止设置广告和标识牌示。三是严格执行公园统一制定的商品价格,明码标价。四是严格按照经营协议和安全责任书合法经营。五是统一着装,佩带工作牌,“三齐”上岗。六是落实“门前”三包。七是说好第一名句话,做到文明经商、礼貌待客、唱收唱付。八是严格落实进货验收制度和索证索票制度,严把商品质量关。九是严格按照规定的经营项目经营,不得销售散装食品和炸烤类食品,严禁销售过期食品。十是积极参加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服务意识和技能。

游客服务中心建在东南门内,位置优越,标识醒目。整个建筑采取庭院式设计,木本色建造,造型与四周景观有机结合,能够烘托景观环境。内部配备电脑触摸屏,内容丰富,性能完好,设有独立影视播放设备。提供游客休息的座椅,游客能获取主要导览宣传材料,免费提供植物园导游线路图。配备了拐杖、轮椅、婴儿手推车、雨伞、报纸、小药箱等物品。安排专职工作人员,佩带工牌,提供咨询接待服务,职责明确,服务优质。有景区活动预告及阶段活动预告,在主要门区公示,在报纸,并利用网络宣传。提供全园导游讲解服务,满足饮料、纪念品等购物需求。

三是景区牌示标准化、规范化、双语化和人性化。公园5个门区入口各有1块导游全景图,正确标识出主要景点及旅游服务设施的位置,包括各主要景点、游客中心、厕所、出入口、医务室、公用电话、停车场等,并明示咨询、投诉、救援电话。公园门口及主要景点周边共有70块引导牌,并且安装了导览图,标明游客所在位置及周边景点和服务设施。还设置了景点说明牌、标识牌、警示牌、电子公告牌、留言牌等牌示,布局合理,牌示外形别致,具有艺术感。牌示设计制作坚持“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撰稿、统一校对、统一标准”的原则,图案根据不同位置采取不同造型、规格、材质、工艺和颜色,牌示与四周环境有机结合,游客在游览阅读的同时,产生与欣赏景点一样的美的感受。材质符合国家环保标准,与景区协调。各种牌示全部实行中英文对照,植物名牌采用了拉丁文说明。有专人负责对各种牌示进行维护。

植物园现有果皮箱320个,路椅564个。果皮箱为深咖啡色、小木屋型,路椅有米黄、乳白、咖啡三种颜色,布局合理,造型、色调与景观环境相协调,而且制作精美,材质环保,专人负责,维护保养及时。园内各种公共信息图形符号全部采取国标图案,如:厕所、无障碍、茶室禁烟、防火等符号,图形符号设计规范,位置、数量科学合理,与景观相协调,突出文化特色,视觉效果精美,有专人维护保养。

四是加大科普力度,提高非紧急救助服务工作水平。北京植物园现有专职导游讲解员21名,高级专业讲解员10名,可提供英语、日语、法语导游讲解服务。展览温室可提供便携式语音导览器,根据需求可选择播放语言。两万余字导游词主要介绍了各景点的历史、发展、现状、规模、作用、特点等方面的内容,并全部经过专家论证。语音导游词为专业导演、演员录制。导游讲解服务做到服饰整洁、吐字清晰,耐心解答游客询问,严格遵守外事纪律,满足游客需求。特别是外语服务,我园针对不同人群采取不同讲解方式,重大活动从全园抽调专业技术人员轮流到重点门区支援,充分发挥外语骨干的作用。对于重要领导、贵宾、外宾团队或外事接待任务,由管理处统一调配力量做好服务接待工作,做到“外语服务无障碍”。

北京植物园设入园门票、展览温室票、卧佛寺票、优惠套票四个票种,曹雪芹纪念馆免费开放。我园严格执行市政府定价制度和门票减免政策规定,并且将各种票价、优惠办法、减免规定在各售票处公示。各种票种设计力求突出本景区特色,制作精美,便于游客收藏。各种票背面有游览简图、咨询、投诉、紧急救援电话和温馨提示,方便参观游览。

打造植物文化品牌

科技创新促发展 建设世界一流植物园。

古树管理网格化。古树被称为活的文物,进行了重点管理。对全园638棵古树进行GPS定位和测定,建立一树一档案的数据库。实行网格化管理,由专人定期巡查,及时发现问题。根据轻重缓急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保护、修复、复壮等措施。

古树保护方式有围栏、支撑、清理周围环境等措施。对游人量集中地区的重点古树进行围挡,避免人为破坏,做到围挡材料、质地和样式与周围环境相宜。在重点部位对部分古树采取艺术支撑方式,改善了景观效果,得到了好评。对古树冠幅内的杂木进行清理,为古树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避免与古树争夺光照、水分和养分。杂木清除后有利于保护古树正常生长。

采用先进技术,对容易出现空洞的国槐古树进行无损测定,分析不同高度树干空洞情况,制定计划,采取科学有效措施进行修复处理。通过空洞清理、填充、埋导水管、贴树皮等方法,使树洞修复后的古树基本恢复原貌。

草坪地被植物多样化。坚持“适地适草”,根据不同地段的立体条件和景观要求,采用适合的草种,形成了野牛草、结缕草、草地早熟禾、高羊茅等多种草坪。草地上安装智能灌溉系统,通过科学合理设置,控制喷灌时间和水量,达到节水、节省人工的效果。

地被植物坚持本土化和多样化相结合,根据不同环境条件,应用大叶铁线莲、甘野菊、鳞毛蕨等乡土地被植物,同时适当选择玉簪、萱草、矾根、景天等地被植物品种,形成丰富的地被植物景观,达到景观与生态相结合的效果。

草本花卉新颖化。植物园应用的草本花卉品种超过1000个,每年都有新品种亮相,以新方式展现。举办世界名花展时,筛选了100余个郁金香、番红花、贝母、观赏葱等球根花卉品种,在设计上注重植物材料特点把握和层次搭配,采用多种搭配组合;以冷季型草坪作为底衬,突出图案设计表现力。在花卉种类应用上注重了推新求变,球根花卉中加大了蓝色的葡萄风信子的用量,突出了展示主色调和铺垫了底衬。通过技术手段,使不同种类球根花卉花期都能连续不断,开花一致。对洋水仙品种区进行了冬季覆盖催花,使其在早春桃花节初期就能整齐绽放;还应用郁金香5度球使桃花节期间球根花卉观赏期提前了十多天。

病虫害防治综合化。北京植物园坚持以生态友好型方式防治病虫害,加大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的力度,尽量减少农药的用量,使用生物制剂和低毒、低残留农药。物理防治措施有悬挂诱捕器、诱虫灯、糖醋液,树干涂胶、绑草绳、缠塑料带等措施。生物防治方式有放养瓢虫防治蚜虫,以双条杉天牛作为中间寄主规模化繁育蒲螨和肿腿蜂,用来防治美国白蛾、柏肤小蠹和松墨天牛等害虫。还在树上安装鸟箱,达到以鸟治虫。

打造特色品牌

按照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服务首都生态文明,传承北京历史名城文化,打造世界一流名园”的战略思想,北京植物园本着“传承、挖掘、创意、创造、创新”工作原则,坚持政府主导、单位主办、群众参与、社会支持的管理模式,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大力挖掘弘扬植物园“植物文化、园林文化、科普文化、红楼文化、寺庙文化、花卉文化、生态文化、西山文化、旗营文化、餐饮文化”等十种文化,打造树立了北京桃花节、月季文化节、科普夏令营、文化节、曹雪芹艺术文化节、腊梅迎春会等文化活动品牌。

北京兰花展。北京兰花展迄今已举办了8届,成为北京市民春节期间赏花的重要场所。2012年兰花展共展示各类花卉400余个品种,2万余株。分洋兰和国兰展区两部分。洋兰展区位于热带展览温室,占地3500平方米,共设九个主题展区。蝴蝶兰、大花蕙兰、卡特兰、兜兰、文心兰等众多的兰花品种一起搭成为不同的造型。国兰展区位于科普馆,以展示国兰的各种变异类型。

北京桃花节暨世界名花展。桃花节迄今已成功举办了24届,世界名花展举办了9届。2012年桃花节主题为“寻找心灵的桃花源”,共接待游客106万人次,同比增加19%,门票收入935.79万元,同比增加2%。布展总面积达2万余平米,147个品种40万多株。其中郁金香106个品种,其它球根花卉42个品种。草本花卉70个品种,约9万株。

北京桃花节成为北京市民春天踏青赏花的首选。桃花园收集展示桃花品种近70个,是世界观赏桃品种最多的专类园之一。每到春季,园内迎春、玉兰、桃花、郁金香、丁香、海棠、牡丹等次第开放,桃红柳绿,姹紫嫣红,北京植物园成了花的海洋,一个多月的时间内接待100多万人前来踏青赏花,连续两年被北京市公园绿地协会评为年度优秀文化活动,还被评为北京公园十大品牌文化活动。

北京月季文化节。月季文化节迄今已举办了4届。依托北方最大的月季园,2012年主题为“月季一北京之花,北京一月季之城”。分为入口引导区、精品盆栽月季区和自由赏花区三个展区。树状月季展示区最为特色。精品盆栽月季展示精品月季百余种,盆栽月季2000余盆。自由观赏区栽植月季1200余品种,近10万余株,及百余种名贵月季。开展“万盆月季进校园”、“跟行家认月季”和“E时代一月季摄影赛”等科普文化活动。

北京文化节暨北京植物园市花展。文化节迄今已举办3届,展举办。2011年展以“秋色雅韵”为主题,花卉布展面积约5000平方米,展出各色花卉300余个品种,20万余株。布置“玉兔祈福”、“五谷丰登”、“金秋雅韵”等景点,有高达6米的11层塔菊、6米的篆书“菊”字花坛及200余个经催花处理的独本菊品种。举办“文化与生活”科普展,制作了大型科普展,介绍的文化和生活。现场还展示了各种茶菊、枕、垫等产品,体现出与人们生活的密切相关性,达到科普与展览的结合。

芳香植物展。展出薰衣草、迷迭香、罗勒、薄荷、到手香、蜡菊、香妃草、驱蚊草、百里香等20多种芳香植物。浓郁的花香沁人心脾。在赏花时,除有视觉享受,还可以得到嗅觉享受,体验不同植物制作的精油。

清明植物文化展。以柳树、桃花、迎春花、等20余种清明植物制作切花、盆花、盆景、植物人时装展。游客还可参与编柳、戴柳、佩戴柳帽、观看编艺表演等活动。

其它花卉文化展览活动还有向日葵展、盆景展,蝴蝶生态文化展等。

深入挖掘文化内涵

北京植物园依托植物资源优势和技术人员优势,通过举办大量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寓教育于游览之中,在服务游客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植物园的景观环境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

北京植物园每年举办“桃花节”、“世界名花展”、“市花展”等大量文化活动,展示植物园花展文化、园林文化。利用曹雪芹纪念馆、卧佛寺等文化资源,先后举办了“红楼梦版本展”、“红楼梦与中国玉文化”展、卧佛文化展、腊梅迎春会等多项活动,弘扬民族精神,展示中国悠久传统历史文化。利用“一二九”运动纪念亭、梁启超墓等场所,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2008年,我园举办了北京2008“五环连五洲”世界花卉展,展出了来自五大洲205个奥运成员国和地区的国花、国树和代表性植物1000多个品种100余万株。诠释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体现了北京奥运“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主题。2009年国庆节前,植物园组织参与了七博会“花与科技”专题馆的布展与展示工作,布置展板和宣传牌示200余块,触摸屏14块,液晶播放器13块,多媒体投影装置10余套,LEO显示装置20余平方米和国内最大的多媒体球幕阵、世界最大的万花筒群及航天育种等各类科普展项30余个。国庆假期共接待游客100余万人,日均接待10万人以上,得到了回良玉、刘淇等领导的高度评价,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大大提高了北京植物园的社会知名度。2009年国庆节,植物园组织了迎国庆60周年大型花展暨第17届市花展,活动“盛世华章”为主题,通过造景手法的多元化、植物材料的丰富化进行环境美化、景观布置和展览展示,共分为五大展区,设置“盛世花章”、“普天同庆”、“和平盛世”等大型立体花坛,杨树区设置“华彩乐章”花坛,将民族图腾和典型的少数民族建筑及舞蹈动作制作成立体花坛,作为“盛世华章”的主展区之一;温室前广场设置“欢庆锣鼓”花坛,采用真锣鼓与花卉制作的假锣鼓立体造型相结合的做法,表现了锣鼓声声、太平盛世的宏大场面。整个花展共选用花木300多个种(品种)、60余万株,布展总面积约2万平方米。国庆期间接待游客15万人次,展览得到了社会各界及广大游客的普遍赞誉和高度评价。

北京植物园以文化建园为突破,按照举办“四季花节”、“十项活动”、“六条特色游览线”的工作思路,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努力培育文化品牌。积极推动曹雪芹西山故里项目和卧佛寺文化景区的规划建设工作,不断彰显文化影响力,实现发展新突破。成功举办了兰花展、向日葵展、荷花展、热带亚热带珍奇植物展、盆景展、蝴蝶生态科普展、曹雪芹生平展、卧佛展、世界著名的巨魔芋之夜等优秀展览展陈,每年都吸引300余万游人参观游览。按照四季花开、景观常新、文化活动不断线的要求,举办了国际仙人掌多肉植物展、亚太地区第八届盆景赏石展、北京市花展、曹雪芹文化艺术节、卧佛寺腊梅迎春会、传统节日民俗和专类植物文化展等各种高品位、有特色的文化活动和主题展览,不断彰显植物园特色文化。以郁金香为主成功举办了九届世界名花展,形成了我园又一张靓丽的新名片。“曹雪芹西山传说”被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北京植物园注册了园标(LOGO),并在宣传品、门票、工作牌、书籍等上使用,形成独特的外在标志形象、文明员工形象。

今后五年,是全面实“十二五”规划的黄金时期,是实现“三个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更是北京植物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朝着建设世界一流植物园目标迈进的重要时期,我们必须认清历史使命,正确分析形势,准确把握大局,把植物园的各项工作放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总要求中去思考,放到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发展大局中去把握,放到建设世界一流植物园的发展目标中去谋划,努力实现植物园又好又快发展。

今后五年北京植物园的工作思路和主要目标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固树立世界眼光和一流标准,坚持和强化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优秀文化和优化管理“五优”标准,全面发挥植物园科研、科普、游憩、保护、利用五大功能,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各项建设,努力实现“科技示范、科普领先、游客满意、保护有力、利用有效”的工作目标。

上一篇:香山:世界名山 皇家园林群“三山五园” 下一篇:北京植物园:“植物的王国,科普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