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时间:2022-08-18 06:32:21

浅析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摘 要:培养一流人才是高等院校的职责和初衷,在现代教学教学模式中,理论教学是基础。随着信息化建设,如何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新知识的使用并能熟练的利用所学理论去解释实践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对理论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通过提高教学效率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课堂教育; 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是教员完成其“传道”、“授业”、“解惑”任务的主要场所,是学员完成理论教育,掌握新知识运用的主要阵地。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这种以“少教”达到“多学”的愿望,是历代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标,这种目标的追求实际上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教学效率。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而现代新知识越来越复杂,使用操作越来越新颖,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员理解掌握新知识的工作原理、工作流程、操作使用、故障判断及处置,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保证课堂教学高效性的前提是教员要有精湛的教学技艺和科学的教学方法。

一、有效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

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备而来”,方能“胸有成竹”。对于教员而言,备好课,不一定能上好课,但是要想上好课,却必须要备好课。于是,备好课自然而然成了上好课的前提。

(一)认真研读教学大纲、教材及相关参考书。对刚进入教学岗位的新同志,对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很生疏,对相关专业知识感觉欠缺,所以,在备课之前,必须找来教学大纲,认真研读它对每一节课程内容的教学要求,仔细研读了教材,了解每个单元的主题以及本单元的相关内容,明确每节课的上课内容,同时联系每节课需要掌握的重点,构思备课。为了能备好课,要努力做到细读教材,对教材内容了然于胸。课后的复习思考题我也仔细研磨,了解了每道题的设计意图,在此基础上再确定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内容和教法。严格要求自己备课好每一节课,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二)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备讲,备问,备作业。要想上课的效果好,教员的只言片语就都要精心推敲,所以从课前的引言,课中的过渡语,到点拨学员回答的导语,再到课后的总结,都要进行了精心设计,力求为上课的重点服务,力求为引导学员掌握所学内容服务。备问,问题的设计也要精心考虑,教员设计的问题要突出教学的重点,凸显本节课所学内容重点,要少而精,但要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备作业,作业要有拓展有延伸,可以不局限于教材后面的复习思考题,要让学员对所学内容进行综合理解,解释飞行训练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这样学员才会有所提高。所以,每次备课,我都要广泛查找资料,精心设计引导语、课堂提问问题和作业,做到既要保证学员学的轻松,又达到学习、巩固、提高的目的。

(三)备学员。学员是上课的主体,因此要了解学员的知识结构,理解能力,提出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才能适时调控,恰当引导。由于学员来源比较宽广,知识层次有些差异,有些班级自主思考、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能力不强,主动提问的动力不足,理解所学知识的能力差,因此在这些方面必须特意做好引导的准备。

精心的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更要认真的备好每一节课,努力地提高课堂质量,让学员们学有所得,学有所乐。

二、有效提问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提问是触发学员思维的引言,是激发学员觉悟的契机,是教学检测的手段。提问的质量制约着教学进程能否推进,决定着教学效果的好坏。要运用好提问,应当注意这样几点:

(一)提问要有计划性。一节课要提问几个问题,对于所提问题的切入角度都要进行精心的构思。先问什么,后问什么,教员要胸有成竹,精心策划。提问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步步深入。教员思路明晰,也对学员思维起着潜在的导向作用。

(二)提问要有启发性。提问要引导学员进行思考,要减少或避免走过场的应答式提问——简单地问“对不对”、“好不好”这种应答式的提问,思维的含量很少,表面热闹,价值不大,而这样的提问在教员实际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

(三)提问要难易适度。提问要根据学员的知识水平,不可过浅,以免走过场;又不可过难,以防学员茫然失措,产生畏难情绪。教员应把大的、难的问题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小问题,以减小每次提问的难度,减小提问之间的坡度,让学员“跳一跳,够得着”。

三、指导学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保障

“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指导学员学习方法,使学员成为学习的主人,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十分重要的。

(一)指导学员预习的方法。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一篇精读教材放在眼前,只要想到这是一个凭借,要用来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好习惯,就自然非教他们预习不可。”从平时的听课中可以看出,我们不难发现大多数学员的课前预习积极性不高,对所学内容的基础知识掌握效果不佳,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大多数学员在课堂上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员的讲解,没有深入思考,掌握知识不全面、不深刻。分析其原因:学员没有掌握有效的预习自学的方法,学习的自主性、主体性没能充分的发挥。这样一来,学员自身蕴含的丰富的潜能没能得到充分发挥,禁锢了学员思维发展和智力开发。因此,指导学员科学地预习,掌握预习方法,迫在眉睫。

(二)指导学员听课方法。听好课是学员获取新知识、掌握新知识使用的中心环节。一个学员学习成绩的好与坏,掌握内容的多与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课堂上听懂多少,消化多少。听懂的多,消化的多,课后加班少,心情也愉快;相反,如果没听好课,当堂内容消化不了,课后就得加班,还会感到很有压力,时间长了,就会产生厌学怕学情绪。所以,经常对学员进行听课方法指导,让学员明确听课目的,动耳听清知识的来龙去脉,指导学员自主思考,加以分析、归纳,将知识进行系统化整理以便加强记忆。

(三)指导复习方法。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具有先快后慢的特点。这就要指导学员及时复习,也可以结合以往飞行训练中遇到的问题,从所学航理知识的角度进行解释复习,这既能提高记忆效果又能增加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课堂教学效率就必将大大提高。

四、及时反思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保证

教学反思是教员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和课堂教学实践作为思考对象而进行全面、深入、冷静的思考和总结,对自己在教学活动过程和课堂教学实践中所作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每堂课后,及时认真的进行课堂反思,总结得失,是一种不断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很好办法。根据杜威和黑格尔的观点,反思是行为主体对自身既往行为及其相关观念自觉进行异位思考的认识活动。教员进行课堂教学的反思,主要是指反思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或失败的因素,提出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分析课堂教学中成功的原因,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审视、分析和反省,促使自己的教学素养和教学能力获得不断提高的认识过程。反思应做到:反思所得,发扬长处,发挥优势;反思所失,汲取教训,弥补不足;反思创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教员对所授课的反思要有效果必须做到:一是课堂教学目标是否恰当,二是课堂教学导入是否引人入胜,三是课堂教学环节呈现是否多元化,四是多媒体教学的应用是否恰到好处,五是课堂教学气氛是否动静结合。

课堂教学看无定法,实际上是有一定的规则可循,只要不断探索与研究,不断反思与总结,总能寻觅到适合教学实际的潜在规律,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虽然目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和途径各式各样,但其中课堂教学反思毫无疑问对教员尤其是对年轻教员来说是一种非常有效且十分必要的手段。

总之,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绝非一日之功,教学的过程是在摸索中不断前进,在前进中不断摸索,希望能走出一条活且实,快且优的教学之路,培养出理论知识掌握全面,专业技能高超的一流人才。

参考文献

[1] 庞宝坤,《谈教师在提高教学质量中的作用》,教育探索,2005年04期

[2] 邢祖锐,《强化教学质量意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2009年

[3] 王建生,《“兵教兵”在历史教学课外辅导中的运用》,文教资料,2005年22期

收稿日期:2013-09-26

上一篇:论案例教学法在设备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新形势下信息化军事人才培养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