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的方法体系构建

时间:2022-08-18 03:19:37

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的方法体系构建

摘要 有关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方法的研究是一个已经持续很多年的研究主题,而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问题又是一个永恒的问题,是一个伴随着教师教育始终的值得深入研究的基本问题。本文在大量理论研究与多年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由5个大类13种具体培养形式构成的,结构合理、思虑周全而又逻辑清晰、环环相扣的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的方法体系。

关键词 师范生 教学技能 方法体系 理论教学 实践训练 教学观摩

教学技能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技能。熟练掌握教学技能是一名合格教师必须具备的业务素养。作为职前教师,师范生教学技能的水平是衡量他们将来能否从事教师职业的重要标准,不仅决定着他们入职水平的高低,也严重影响着他们以后在教育事业上的持续健康发展。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调查研究显示:师范生教学技能的水平普遍较低,尚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技能。事实上,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问题是一个永恒的问题,是一个伴随着师范专业始终的基本问题,当然也是我们需要一直去研究与探索的问题。因为每一个师范生的成长都必然经历教学技能从无到有、从生疏到熟练的技能发展过程。鉴于以上事实,笔者近年来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1 构建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的方法体系的思路与理念

近年来,国内有很多人致力于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的研究,也进行了不少有益的探索。总结分析这些研究成果,可以发现:(1)有关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方法的研究都是围绕高师院校、高师教师和师范生3个层面具体展开的;(2)以往研究者提出的教学技能培养方法,大体上可以归结为2类:一是传统的实习训练方法,即“理论教学+教育实习”式培养,二是先进教育技术支持下的现代培养方法,如微格教学的训练方法和多媒体交互式培养方法等。限于篇幅和笔者学科教学论教师的身份,本文着重从高师教师的视角上研究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方法,即致力于回答“高师教师怎样做才能有效培养师范生教学技能”这样的问题。

在广泛借鉴国内相关研究成果和深入总结自己7年来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本着“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培养”与“考核”、“主动”与“被动”等各方面结合与统一的理念,沿着“学习——理解——判断——模仿——训练——实战”的技能培养思路,尝试构建了一套“师范生自由自主训练”、“高师课堂模拟教学训练”、“中学真实情境训练”、“书面作业训练”和“实地操作训练”等各种训练形式协调统一的、较为系统且行之有效的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的方法体系。

2 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的方法体系

笔者构建的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的方法体系,由5个大类13种具体培养形式构成。从总体上看,5大类培养方法,即理论教学、观摩教学、实践训练、网络课堂和达标考核5类,既相对独立,有各自相对独特的价值与功能,又紧密联系、相互依存、互为补充,共同组成一套结构合理、思虑周全而又逻辑清晰、环环相扣的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的方法体系。5大类培养方法中的每一大类又包含若干具体培养形式,其中理论教学包括“要点精讲”和“案例理解”2种,观摩教学包括“现场观摩”和“录像观摩”2种,实践训练包括“高师课堂演练”、“实验室训练”、“课外自主训练”、“书面作业训练”和“真实情境训练”5种,网络课堂包括“网络学习平台”、“网络互动平台”和“网络展示平台”3种,而达标考核仅含“技能达标考核”1种。

2.1 理论教学

要掌握某种教学技能,必须领会这种教学技能的基本知识,弄清它的本质意义和适用范围,了解其组成要素和操作程序及要领,这是技能形成的基础。鉴于此,高师教师在教学时,应充分利用教学技能、学科教学论等教师教育类课程,采用多种形式促使学习者掌握必要的相关知识。当前最常见的“理论教学”形式有2种,即“要点精讲法”和“案例理解法”。所谓要点精讲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求面面俱到,不在概念和原理上兜圈子、做文章,只是将有关教学技能的组成要素和操作程序及要领等精讲给学生,使他们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训练要点。所谓“案例理解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精心挑选和分解分析那些充分展示某种具体技能的典型案例以促进学习者对该种教学技能“操作程序及要领”的有效理解。

“理论教学”方法的核心价值在于:帮助师范生学习并初步理解技能的相关要求和要领。

2.2 观摩教学

对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进行观摩和分析,实践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技能训练方法。在技能教学过程中,“观摩教学”一般又可分为现场观摩和录像观摩2种具体形式。

“现场观摩”一般要求学习者深入课堂教学一线,现场观察学习有经验的教师上课,观察教师如何灵活地使用各种教学技能、如何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等基本教学活动,再组织学习者进行讨论和分析的一种观摩学习形式。这种形式的观摩分析,可以让学生经历并体验有关教学过程,从中熟悉并模拟相关技能活动,为形成良好的教学技能提供最直接的、最真实的感性认识。师范生参与“现场观摩”,主要有教育实习、教育见习、高师教师或系部组织的“中学教师示范课”等途径。

“录像观摩”是以观察、分析“中学教师课堂教学录像”为主要内容的观摩学习形式。与“现场观摩”相比,录像观摩学习优势有:(1)不用深入中学,不影响中学的正常教学,操作简便,节省时间和经费。(2)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随机播放,或者同时播放多个不同风格的优秀课例录像或相反的课例录像,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3)用于观摩的教学录像可以重复播放,可作深入细致的学习研究。(4)录像观摩课例的质量有保证。在备课时,高师教师可以对所播放的录像进行取舍,选取有针对性和示范性的片段进行播放。观摩课例的任教者多是特级教师或优秀教师,他们对新的教学理念有较深刻的认识,会起到较好的示范作用。而“现场观摩”由于受时间、中学课程安排、教师准备情况、讲授内容等众多因素的影响,较难保证观摩课例的质量。当然,录像观摩学习也有不足:(1)真实感不强。录像中所上的课例多是公开课,授课者所关注的不单是学生,还有台下众多听课者,有时授课者为了迎合听课者的口味,会进行一些表演成分较重的教学,在实际的教学中并非如此。(2)学生难以感受到现场的气氛,容易产生厌倦情绪。

上一篇:试论中学化学教育与高等化学教育的衔接 下一篇:运用科学阅读策略提高中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