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发展评价基本原则略论

时间:2022-08-18 01:38:46

学校发展评价基本原则略论

摘 要 学校发展评价是以学校发展过程为对象的教育评价活动,其目的是促进学校的持续提高和改善。学校发展评价完整发挥其功能,应遵循以科学、合理的学校发展观为引导等基本原则。

关键词 学校发展评价 基本原则 学校发展观

中图分类号:G443 文献标识码:A

发展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由旧质到新质的运动变化过程。学校发展可以从两种角度理解:一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指学校组织整体的发展历程,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演进,学校组织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不断变化、进展的过程。二是,作为一种组织活动指一所学校从初创、稳定发展向特色、优质学校迈进的发展过程。学校发展评价可以定义为:以学校发展过程为对象的教育评价活动,其目的是促进学校的持续提高和改善。学校发展评价密切关注学校发展中的各种障碍和问题,明晰学校发展的积极条件和潜质,为学校发展支点和策略的选定提供信息,并对学校保持正确的教育价值观负责任。要想使学校发展评价完整发挥其功能,应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1以科学、合理的学校发展观为引导

发展是为了“人”,但是社会发展是复杂的,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偏离它的“人”的目标,走向“异化”之路,社会公正的缺失、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物质主义社会的失落和人与自然和谐的丧失等都体现了发展的负面代价。现在,我国学校发展领域存在很多与科学发展观相违背的地方,如过分追求发展的数量和速度,以升学率为发展的主要指标等。解决上述问题有赖于一种新的制度环境贯彻新的发展观,评价制度的变迁是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为此,学校发展评价必须坚持一种科学、合理的发展观的指引。学校发展评价作为一种新的学校评价理念和实践,因为要直接面对学校发展,在谋求制度建构的过程中必然要解决发展观问题,只有真正在一种科学的学校发展观的引导下,才可以切实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实现其本身的价值诉求,对于解决现实问题、引领学校持续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2要建立在学校自主发展意识和学校法人主体地位的基础上

对一个社会组织来讲,可能在一定条件下会因为外部的某种压力而变化和提高,但真正持续的、有生命力的发展来自于其自身能动性的发挥,其动力应该是内在需求的持续推动,后者不是一种单纯的适应性或“外化型”发展,而是一种自主性或“内生性”的发展,在取得自身发展的同时推进社会的进步。学校发展评价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校走向自主发展的道路,为此,发展性评价主张在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进行,评价过程要以“校本”为基本宗旨,为此,需要学校有明确的自主发展意识,逐步培养自主发展能力。而从制度环境来看,必须确立学校的独立法人地位,改变学校教育教学对行政部门指令过于依赖的局面,这既是学校发展评价的前提,同时也有赖于学校发展评价的良好运作,二者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

3学校发展评价要面向未来、主张多元

发展是指向未来的,持续的发展就是要对未来进行不断的开拓。学校发展评价是一种面向未来的评价,这是发展性教育评价的一个基本特征。与学校发展相关的社会因素很多,学校不可能封闭在一个自我的狭小空间中发展,在社会信息化、开放化程度日益增加的今天,这种特征尤为明显。所以,在进行学校发展评价时要考虑到多元的价值需求,不能对其中的一些采取“茶色玻璃式”的过滤政策,一致的就接受,有冲突的就“一棍子打死”,或者置之不理,要采取一种多方协调、求得最大程度的合理化的发展策略,评价过程中评价者应该有一种开放的心态,在多元中求得平衡和发展,建立一元为主的多元化评价格局。

4关注发展过程中的非预期效果

学校发展往往是基于一定的发展规划的,一般情况下可以对其结果进行预先的判断,但实际上由于教育系统的复杂性,会有多种因素影响到学校的发展轨迹,而其中有些因素在学校发展规划初期是潜在的,在学校发展方案实施过程中,这些因素同样会影响到发展的结果,产生性质不同的各种非预期效果,在课程和学生评价方面由于各种人为因素的错综复杂,非预期性效果会尤其明显。有些影响效果在当时是内隐的,但却可能产生长远的影响,所以学校发展评价要重视对各种非预期效果的审视和分析,通过对非预期效果的关注,实现对学校发展质量的有效调控。不仅如此,关注非预期效果还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因为过多考虑目标达成度而导致的、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目标和手段互相替代的情况,防止为达成目标在手段的选择上出现不理智甚至违反教育价值规定性的做法。

5坚持反思性评价策略,做好再评价工作

学校教育作为人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本身应该是一种反思性的实践活动,一套发展的计划或方案并不能说明问题的全部,发展作为一个过程必须在行动与反思之间的相互作用中不断获得提高。从广义上看,评价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反思和审视的活动过程,学校发展评价本质上含有反思功能,即对学校发展客观进程的全面认识和理智调节。通过对发展规划方案的“反思”,实现对学校发展的预评价;通过对发展过程的“反思”,实现对学校发展的动态调控;通过对发展结果的“反思”,实现对学校发展质量控制。反思的另一个价值是通过反思可以开展一种超规范性评价,也就是对评价标准的评价,从而保证学校发展拥有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和学校发展观。

坚持上述原则的学校发展评价可以扭转传统学校评价功能的局限性,对学校形成自主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保持良好的发展价值取向,甚至建立现代学校制度产生积极的影响。从另一个角度讲,这些原则是真正意义上的学校发展评价形成的前提条件。

上一篇:集团管控下采购价格管理模式探析 下一篇:杜邦财务分析体系改进的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