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格雷欣法则的再认识

时间:2022-08-18 11:38:18

关于格雷欣法则的再认识

【摘要】格雷欣法则,即“劣币驱逐良币”法则,是如此的简明简洁,一经提出以后,流传甚广,然而,它与人们的直觉相矛盾,所引发的问题、疑问却同样引起许多讨论。本文就格雷欣法则的几个相关问题做些解读与引申:指出格雷欣法则是商品经济发展和货币流通职能发挥的内在要求,也就是商品流通对货币媒介的符号化、信用化和虚拟化的内在要求和稳定趋势。格雷欣法则是一种套利机制,文章讨论了它所反映出的两种套利形式。关于格雷法则的根源,文章指出在于国家和法律关于货币制度的强制规定,以及市场套利机制本身。

【关键词】格雷欣法则 良币 劣币 套利

格雷欣法则(Gresham's Law),即“劣币驱逐良币”法则(bad money drives out good money),最初的含义是指在金银复本位制下,当两种同时流通的货币的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不相符合时,实际价值高而名义价值低的良币将会在流通过程中被实际价值低而名义价值高的劣币所替代,最终充斥市场、充当流通手段的是劣币,而良币遁迹。这里金银的名义价值一般是国家或法律规定的价值,实际价值是在指国内或国外市场上交易活动中所形成的价值。

随着讨论的展开,格雷欣法则被演化为不同的表现形式,[1][2]本文以两种典型的形式,即金银国内比价与国外比价的不同、法定比价和市场比价的不同,展开讨论。首先看第一种形式,即如果金银比价国内外不同,格雷欣法则的机制。以英国18世纪末的情况为例。当时,世界市场上的银价下跌,金和银的市场比价变成了1∶15.5,而英国法定的比价却是1∶15.2,显然,英国国内银币为劣币,金币为良币,银币的国内法定价值高过了国外市场上的银价,于是,白银大量流入英国,并要求货币机构代铸为银币,致使银币充斥于流通之中。金币则与此相反,由于法定价值低于市场价值,大量金币被熔为金块在市场出售和输往国外。[3]这样,英国国内发生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即为格雷欣法则。

法定比价和市场比价的不同而表现出的格雷欣法则是这样的:比如,金银的法定比价为1∶10,如果此时银的劳动生产率提高,银的供给增长较快,金银的市场比价变成1∶12,那么,金的法定价格低于市场价格,为良币,与之对应,银的法定价格高于市场价格,为劣币。于是,如果人们用10单位银币按法定比价兑换成1单位金币,将其熔化成金块,按金块银块的市场比价交易成12单位银块,再将其铸成12单位银币,如此周转一次,则获得2单位银币的利润,这个过程不断循环下去,市场上的金币会不断被熔化,越来越少,直至完全退出流通,而银币则充斥市场,这与前述结果一样,也是“劣币驱逐良币”的格雷欣法则。

“劣币驱逐良币”法则是如此的简明、简洁,一经提出以后,流传甚广,然而,它引发的问题、疑问却同样广为人知(as problematic as it is well-known),[4]Velde说到,“劣币驱逐良币”法则中的每个词都迫切需要厘清,什么是“货币(money)”?如何理解“良(good)”和“劣(bad)”?“驱逐(driving out)”又意味着什么?还有,格雷欣法则是经验性的规律,还是理论命题呢?[5]当然,关于这些问题有许多文献讨论,但本文不力图综述有关文献中的讨论并加以评论,而着重就几个问题做些解读与引申。

一、格雷欣法则内含货币信用化、符号化及虚拟化的倾向和机制

格雷欣法则最初是用来说明金银复本位条件下两种货币的运行机制,却隐含了金属货币――依据不同语境,也用实物货币、商品货币与足值货币等概念来表述之――在商品流通及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信用化、符号化与虚拟化的倾向,也就是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发挥和表现其职能时不必使用足值货币的特性,因此,“劣币驱逐良币”隐含着足值货币否定自身的基因,是货币发挥流通手段职能时对实物媒介进行扬弃的开始。

金属货币是一种实物货币或商品货币,更进一步地说,它是实物货币或商品货币的较为高级、完善的形态。作为商品,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它的使用价值反映了它的自然属性,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它能够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需要的有用性,另一个是作为货币材料,发挥货币职能。从价值角度,金属货币是一种足值货币,是本身具有十足内在价值的商品,作为其他商品流通的媒介时,以其自身拥有的实际内在价值与其他商品进行等价交换,这是金属货币的基本特征。

不过,即使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交换,人们卖出商品取得货币并不是为了追求金属货币的商品使用价值。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的是媒介作用,即流通手段的职能,人们获得货币是为了接着购买的支付。货币是交换的手段,不是交换的目的。人们卖出商品、换回货币,关心的不是流通手段本身有无价值,而是能否换回自己需要的与卖出的商品同等价值的物品。因此,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可以是不足值的,也可以是无内在价值的符号。[6]

再来看金属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在商品流通中的特点。起初,富商巨贾、王公贵族为方便流通,省去称量手续,在自己的金锭银块上标注成色、重量、名号等,这些金锭银块凭其信誉就可以直接按标注的名义价值――也是实际价值――流通;再后来,国家铸币流通。无论是金属块还是铸币,在其流通过程中都会出现磨损,足值货币就变成了不足值货币,但仍按其面值流通,这时货币的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逐渐分离,不足值货币也能充当足值货币行流通手段职能,也就是说,作为流通媒介的货币不必采用足值的实体商品形态。

格雷欣法则发生于典型的金银复本位制――双本位制――条件下,双本位制的特征是,国家和法律规定金、银两种铸币的固定比价,两种铸币按国家比价流通,而不随金、银市场比价的变动而变动。[7]格雷欣法则的结果是不足值的劣币充斥市场,足值的良币退出流通。综上所述,不足值的劣币充当流通手段,媒介商品的流通,是商品流通发展和货币流通职能发挥的内在要求,也就是商品流通对货币媒介的符号化、信用化和虚拟化的内在要求和稳定趋势,后来信用货币的出现和不同信用货币形态的演变正符合这种趋势和机制。

顺便说一下,“货币媒介的信用化、符号化和虚拟化”中的中心词是“信用化”,它意味着存在某种外在的强制力量――如传统的、道德的和法制的力量,特别是法制的力量――维持着交易双方的信用关系,让卖方能够接受信用货币,能够维系“劣币驱逐良币”状况,否则,交易双方将按价值规律实行等价交换。

二、格雷欣法则是一种套利机制

所谓套利,是指在同一市场或不同市场上,当某种资产――实物资产或金融资产――具有两个不相同的价格时,交易者以较低的价格买进,较高的价格卖出,从而获取收益的一种行为。如果该金融资产是外汇,则称为套汇。格雷欣法则反映出的市场套利机制有两种:一是利用金属货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价格差异低买高卖,从中获利;二是在国内市场上利用金属货币法定比价与市场比价的差异套利获益。对于前一种,利用金属货币在国内外市场价格上的差异进行套利活动与普通商品或资产的套利活动并无二致,这里只要我们把金银两种货币中的任一种理解成商品就可以了。如前述格雷欣法则机制的第一个例子中,假如我们把金当成商品,则金在世界市场上的价格高,而在英国便宜,这样就可以从英国购买金而销到世界市场上去,假设不必考虑交易成本,每1单位金就可获利0.3个单位银。

两国市场上的格雷欣法则反映出来的套利活动简单而直接,也就是金银各自按在两国市场上内含的实际价值进行交换,这里,不必考虑是金属块还是铸币,暗含的假设是两国市场上金银的法定比价与市场比价一致,无论金锭银块或铸币,在两国都按法定价值也就是实际价值进行交换或交易。如果要区分金锭银块或铸币进行交换或交易,则两国交易者都可持金属块无成本地向对方国家申请铸币。两国市场交易者具有关于金银在两国不同比价的完全信息,没有信息不对称现象。与利用国内外市场上金银差价套利相比,在国内利用法定比价与市场比价的差异进行套利的程序稍显复杂和转折,主要区别在于国内外之间的套利交易的假设条件在国内市场上都不存在。

首先,国内市场上金银货币之间严格执行法定比价而不是按市场比价进行交换,如前例,1单位的金币只可交换到10单位的银币,货币按面值交换,实际价值低的银币可以交易到实际价值高的金币,这样才能为套利活动埋下伏笔。其次,金或银作为商品进行交易时,即金币与银块、银币与金块、主要是金块与银块之间的交换或交易,遵循价值规律,实行等价交换。

国内如果上述两步货币兑换与商品交换能够顺利运作,就能套利获益,可以看出,前提还有一个,那就是交易者之间信息不对称,否则,交易双方如果具有完全信息,不管法律规定如何严格,不会有人拿出良币去交换对方的劣币。不过,这样会出现另一种“劣币驱逐良币”机制,即在其他商品交易或债务支付中买者或债务人使用劣币支付,卖者或债权人被法定强制接受劣币,大家都如此操作,同样,良币遁迹,市场充斥劣币。

三、关于格雷欣法则的原因

“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与人们的直觉相矛盾,引发人们探讨其背后的原因,有的认为,货币的本性在于排他性和独占性,格雷欣法则产生的条件是金银复本位制,单本位制下没有金银两种货币的比价问题,所以,不会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格雷欣法则的根源在于货币的排他性和独占性。

实际上,这样的解释是经不住推敲的。首先,不必形而上学地理解货币这个概念,认为货币就是货币,品种单一,品质不变。货币史上虽然有单本位制这样的货币制度,但作为交易手段的货币从来不是排他的、独占的,只是在某个时期或某个地区,作为一种主要交易手段而已,除了货币以外,其他实物商品、信用工具都会充当交易媒介,充当货币;而且,即使是货币本身,主币之外还有辅币,有价值上的良和劣之分;同一种货币因供求变化、时期变化以及预期变化,也会发生升值或贬值,各种交易手段所媒介的商品数量每时每地都在变化,因此,格雷欣法则在市场上一直存在。

其次,即使市场上有两种材质的货币,也不必然会发生格雷欣法则现象,如在两种货币的法定比价与实际比价相等时就如此。只有在法定比价与实际比价不相等时,才有可能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而在现代信用货币下,却大多出现“良币驱逐劣币”的反格雷欣法则现象,这些说明,格雷欣法则的原因不在于货币的独占性和排他性。结合前面的分析,实际上,格雷欣法则的根源在于国家和法律关于货币制度的强制规定,以及市场套利机制本身。

参考文献

[1]彼得・伯恩霍尔兹,汉斯・格斯巴彻. 格雷沙姆法则:理论[A].彼得・纽曼,默里・米尔盖特,约翰・伊特韦尔.新帕尔格雷夫货币金融大辞典(第二卷)[C].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278-280

[2][4][5]Francois R. Velde. Gresham's Law[A]. Steven N. Durlauf, Lawrence E. Blume. The New Palgrave Dictionary of Economics 2nd edition volume 3[C].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2008: 768-771

[3]王怀宁.金本位制的崩溃[A].中国大百科全书图文数据光盘[M/C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

[6]戴国强.货币金融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6:19

[7]戴国强.货币金融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29

作者简介:谢桂英,(1968-),女,江苏淮海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部主任,中国注册会计师,中国注册资产评估师。

上一篇: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的研究 下一篇:安宁市农村居民收入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