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合并胎膜早破116例临床分析

时间:2022-08-18 08:47:19

早产合并胎膜早破116例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873(2012)03-0051-01

【摘要 】目的探讨早产合并胎膜早破(PPROM)的诱因、分娩方式与妊娠结局。方法 将2007年9月至2011年9月在我院诊治的116例胎膜早破合并早产患者分为两组,A组孕周28-34+6 59例,B组孕周35-36+6 57例,回顾性分析两组临床资料。结果 PPROM以胎位异常、多胎、羊水过多等为主要原因;A、B两组分娩方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平均体重有显著性差异(P

【关键词】 胎膜早破 早产 妊娠结局 分析

胎膜早破(PROM)指临产前发生胎膜破裂,,其发病率为2.0-3.5%,为产科常见并发症,胎膜早破的产妇常合并早产,对围生儿的健康和生存构成极大的威胁,临床处理较为棘手[1,2]。因此,胎膜早破应被广大产科工作者高度重视,尽早发现并恰当处理早产合并胎膜早破,以保护母婴健康、减少围生儿死亡。现将我院2007年9月至 2011年9月胎膜早破合并早产11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7年9月至 2011年9月住院分娩的PPROM病例116例,均符合诊断标准[3];其中年龄20-41岁,平均(26.4±3.2)岁;初产妇99例(85.3%),经产妇17例(14.7%);孕周28-366+周,平均(34.14±0.89);单胎106例,双胎10例;根据孕周分为两组,A组孕28-34+6周59例,B组孕35-36+6周57例,经比较两组在年龄、孕次、基础病等一般临床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诊断标准 早产是指妊娠满28周但不满 37周终止妊娠者,胎膜早破是指临产前发生胎膜破裂者,两者同时满足条件则可诊断为早产合并胎膜早破;胎膜破裂到分娩发动的时间为潜伏期。

1.3 治疗患者入院 核对其孕周后,安排卧床休息,保持会阴清洁,行常规肝肾功能,血、尿检查,B超复查胎儿及羊水情况,排除胎儿畸形。A组给予宫缩抑制剂,口服舒喘灵(4.8mg,3次/d)及静脉滴注25%硫酸镁20 ml,肌肉注射地塞米松6mg,1次/12h,共6次,促进胎肺成熟;B组不使用宫缩抑制剂,仅肌注地塞米松6 mg,1次/12 h,共6次;同时所有产妇均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密切观察其体温、心率、宫缩及定期复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如发现胎位异常,宫颈不成熟、胎肺成熟,伴有羊膜腔感染和胎儿宫内窘迫,应根据情况适时行剖宫产术终止妊娠。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1.0统计软件统计数据;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胎膜早破的诱因 A、B两组胎膜早破诱因有:胎位异常18例(15.5%),生殖道感染15例(12.9%),羊水过多12例(10.3%),双胎10例(8.6%),早产流产史9例(7.8%),妊高征6例(5.2%),性生活5例(4.3%),瘢痕子宫3例(2.6%),外伤1例(0.8%),不明原因37例(31.9%);由此可见PPROM以胎位异常、多胎、羊水过多等为主要原因。

2.2 分娩方式 A、B两组分娩方式见表1,从表可知两组分娩方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

表1 两组分娩方式比较[n(%)]

组别 自然分娩 阴道助产 剖宫产

A组(59例) 38(64.4) 12(20.3) 9(15.2)

B组(57例) 36(63.2) 13(22.8) 8(14.0)

2.3 新生儿结局

两组新生儿共116例,A、B组平均体质量分别为(2167±143)g、(2695±167)g,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潜伏期新生儿结果比较见表2,由表可知A组新生儿窒息、硬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感染、死亡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孕34周后新生儿窒息率及围生儿病死率均明显下降;孕34周后新生儿窒息率及围生儿病死率均明显下降;其中A组RDS发生率在不同潜伏期组有统计学意义(P24 h者明显高于≤24h者(P

3 讨论

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又称足月前胎膜早破,发病原因还不明确,且其对母儿影响较大,约80%在1周内分娩[4]。胎膜破裂后,羊水减少,一方面脐带胎盘受压,胎儿血循环受阻导致胎儿缺氧,胎儿窘迫,以及新生儿肺发育不良、慢性肺部疾病的发病率、HIE、死亡率均增高,另一方面宫腔压力降低,体积缩小,诱发宫缩,使早产不可避免。胎膜早破一旦发生就不可能逆转,因此正确处理PPROM,对降低新生儿发病率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我们的体会是:在严密监测孕妇的体征下,提倡采取期待疗法,正确使用宫缩抑制剂延长孕周,糖皮质激素促进胎肺成熟,同时使用广谱抗生素预防和治疗感染。

本研究发现PPROM以胎位异常、多胎、羊水过多等为主要原因;两组分娩方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率并没有随着孕周的减小而降低,反而孕周越小对胎儿的预后越不利;经比较A组新生儿平均体重明显低于B组(P>0.05),且A组新生儿窒息、硬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感染、死亡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其中A组RDS发生率在不同潜伏期组有统计学意义(P24 h者明显高于≤24h者(P

总之,PPROM应采取体化评估原则,通过估计母体、胎儿和新生儿并发症,积极发现并处理高危因素,有效地防治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尽可能地降低母婴并发症及新生儿病死率。

参考文献

[1] 郭松岭. 234早产合并胎膜早破患者临床诊治探讨[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 4(4): 59-60

[2] 乐杰.妇产科学[M]. 6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92-145

[3] 任守凤, 陈颖, 孙维亚. 胎膜早破合并早产173例临床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16): 80-81

作者单位:610036 成都市金牛区人民医院妇产科

(上接第79页)

本文得出参照组的失血量、用时、粘连、排气情况均优于分析组,说明在二次剖宫产中受到新式剖宫产(首次)的影响严重。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该术式中剥离的面积较大,粘连情况严重,所以在二次手术中造成的损伤更大,引发大量出血的现象,而二次手术中需要将粘连的部位分离,增加了操作量,所以延长了手术用时,过多的分离操作使病患需要更长的时间恢复排气。在新式剖宫产中,应选用横切口操作代替分离,并给予缝合[2],以降低粘连的发生率。建议有进行二次剖宫产想法的病例在首次手术中尽量不选择新式剖宫产。

参考文献

[1] 李海英,冯立民,张生澎,等.下腹部横切口二次剖宫产术中盆腹腔粘连发生的原因分析[J]. 山东医药,2009,49(25):78―80.

[2] 马庆玲,赵小晴,张赛,等. 改良新式剖宫产二次手术粘连的临床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19):45―46.

[3] 冯树芳,兰彩英,王玉芬,等. 新式剖宫产术后第2次剖宫产腹腔严重粘连1例[J]. 中国医学创新,2009,6(13):61―62.

作者单位:614100 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妇幼保健院

上一篇:吸入特步他林雾化液治疗中老年慢性支气管哮喘4... 下一篇: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治疗感染创面的临床应用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