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黄冈东坡文化发展现状、意义与构想

时间:2022-08-18 08:44:10

浅析黄冈东坡文化发展现状、意义与构想

摘要:本文从东坡文化国际论坛、东坡文化旅游节、东坡文化及其旅游的会议、讲学等活动,以及政府的果断决策,学术社团的兴起,关于黄冈东坡文化与旅游的学术专著、文论几个方面阐述了东坡文化的发展现状,进而从经济价值、旅游价值、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论述了挖掘东坡文化的意义,最后从开发旅游景点、锻造文化强势传媒、开发、整合黄冈旅游资源等方面提出黄冈东坡文化发展的几点构想。

关键词:东坡文化;旅游资源;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4-0081-02

东坡文化是以坡一生的成就而形成的融哲学、历史学、军事学、文学、艺术学、养生学、烹饪学、农田水利学、医学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现象,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黄冈的东坡文化则是以坡被谪居黄州4年2个月,以东坡的游踪为基,历代专家学者对此展开研究的文化现象。由于国家重视传统文化的发展,提倡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可加强中国文化软实力。继而,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传统文化发展热潮,近年来,在黄冈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黄冈东坡文化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下面笔者简要论述下东坡文化发展的现状、意义与设想。

一、东坡文化的发展现状

(一)东坡文化国际论坛,成为黄冈文化走向世界的名片

2010年10月26日,“2010中国・黄冈东坡文化国际论坛”在湖北黄冈隆重举行,这是我国首次举办关于“东坡文化”的专题国际论坛,来自世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参会,世界各地118位专家、学者为论坛提交了106篇论文。与会苏学专家学者提交的论文从“东坡文化”内涵及发源地、苏轼谪居黄州时期思想及艺术等方面均做了深入研究,这对于今后的苏学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从这次论坛来看,东坡文化研究首次进入了中国在职领导干部队伍中,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东坡文化研究已进入了经济建设与发展的主战场,成为当地经济,特别是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各种岗位、不同年龄层次的专家、学者参与其中,苏轼研究队伍新的格局和架构基本形成。此次论坛成功实现了地方文化与国际文化有效的对轨。

东坡文化研究遍及东南亚各国和地区,并逐步发展到了欧美国家。这次东坡文化国际论坛的举办,英国、俄罗斯、日本等国家和台湾、香港地区的20位专家学者踊跃参会,说明东坡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是巨大和深远的。

(二)围绕东坡文化及其旅游的会议、讲学等活动日益活跃

2001年,黄冈市在国庆期间举办了首届“中国・东坡赤壁文化”旅游节,此后历届“东坡赤壁文化”旅游节成为黄冈的重要文化节日,成为黄冈对外宣传的重要文化名片。

古城黄州的旅游文化资源丰富,但开发较晚、力度不够,为开发东坡文化,促进黄冈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近年来,本市举办了一系列的讲座、讲学等活动。首先是“走近东坡赤壁”摄影文学研讨会的召开。2006年11月19日,来自北京、广东、山东、武汉、黄石、黄冈等地的100多名专家、学者、作家、摄影家,齐聚黄州参加了“走近东坡赤壁”摄影文学研讨会。会议期间,摄影家开展了游园创作活动,苏轼研究专家王琳祥作了《苏轼与东坡赤壁》专题讲座。其次是著名文化、学者的讲学活动频繁。2009年9月17日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教授在黄冈宾馆,谈到增加黄冈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文化涵养时说,应做好坡这篇大文章。在《坡突围》中写道:“坡成全了黄州,黄州也成全了坡。”为了弘扬东坡文化,陶冶学员情操,2011年11月3日中国苏轼研究学会副会长、黄冈市东坡文化研究会会长涂普生宣讲《坡与黄州》。12月15日,涂普生教授又为黄冈电子信息学校全体教职工进行了一次东坡文化传统教育。再次是学术讲座活动较多。黄冈师范学院则常年开设名为“东坡大讲堂”的专题学术讲座活动,已有数名专家、教授、学者以东坡文化为主线展开了讲座,校图书馆还建立了坡黄州诗词数据库。

(三)政府的果断决策,学术社团的兴起,充分反映黄冈东坡文化旅游潜在巨大的发展空间

2011年12月14日,在黄冈第四次党代会上,市委书记刘善桥提出,全力打造中国名人之都,借“东坡文化”的东风,将黄州打造成坡的瞻仰地、赤壁文化的缅怀地。

在黄冈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领导下,一条围绕着黄州东坡遗址的城区一日游公交线路已开赴使用;2011年7月5日晚,在国家大剧院内湖北省黄梅戏剧院倾情演出了大型黄梅戏《东坡》,再现了坡被贬黄州的生活历程,为首都观众奉献了精美的文化大餐。

关于东坡文化的研究,较早的有1980年9月在眉山成立的中国苏轼研究学会,该会自成立以来召开全国性苏轼学术研讨会议16届,举行全国性纪念活动或学术研讨会议7次,学术研究成果丰硕,30余年来在东坡文化研究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黄冈的东坡文化研究起步则稍晚,经湖北省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黄冈地区第一个社会科学研究机构――“黄冈东坡研究所”于1985年1月12日在我校成立。该研究所为东坡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做出了贡献。与后黄冈的专家、学者们对东坡文化与旅游方面的研究一直都在努力,尤其是近几年著作、文论颇丰。

2009年12月1日,黄冈市东坡文化研究会成立,大力开展市内东坡文化研讨和传播活动,成绩斐然。该会联合有关单位举办了“坡来黄930周年纪念大会”,“全市首届苏学研讨会”,还组织专家学者编辑了《东坡黄州五年间》,填补了我国苏学研究的一项空白。研究会还编辑了《东坡说东坡》一书,这是我市第一次集中反映国内外专家学者有关东坡文化研究成果的著作。依托《东坡赤壁诗词》杂志刊号,创办了《东坡文化研究》,促进了对外交流。

(四)关于黄冈东坡文化与旅游的学术专著、文论研究成果日益丰富

近年来,本市关于东坡文化与旅游的学术研究成果颇丰。

2001年饶晓明“自然与人文辉映、文化与经贸联姻――从黄冈首届东坡赤壁文化旅游节说开去”一文发表于《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该文以黄冈首届东坡赤壁文化旅游节为楔子,从东坡文化与黄冈多元文化的关系切入,具体而深入地阐述了黄冈自然资源、人文思想,有力地证实了人文资源、自然资源、科技资源非常深厚的黄冈旅游业开发和经济繁荣前景十分可观。

2010年,由张龙飞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东坡赤壁文化丛书》共5部,210万字。次年举办了《东坡赤壁文化丛书》出版暨学术座谈会,来自中国苏轼研究会和我省、市有关专家、学者聚集古城,纵论东坡文化,为黄冈东坡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建言献策。

此外,郭杏芳、饶学刚、刘亚锋等专家学者近年来也发表了黄冈东坡文化方面的论文,为实现东坡文化旅游产业的跨越式发展献计献策。

二、挖掘东坡文化的意义

(一)有利于挖掘东坡文化精神价值

名人文化是激起人们旅游欲的重要动力,崇拜追忆名人及进行文化审美是旅游者的高层次文化需求。黄冈东坡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而且品位较高,具有较大的旅游价值,目前虽处于开发之中,但开发、整合程度偏低,本选题有利于挖掘东坡文化精神价值,再现东坡文化风采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二)有利于深度开发东坡文化旅游价值,促进本地旅游产业优化升级

在目前分布于黄冈各地坡文化旅游景点中,有选择地对若干精品景区进行建设和升级。如对遗爱湖风景区、东坡赤壁风景区进行深度开发、重点建设,实施精品战略,可拉长产业链,促进东坡名人文化旅游产业优化升级。

(三)有利于优化、整合资源,带动地方就业,加快区域经济发展

近年来黄冈旅游发展已初具规模。2010年接待国内外游客819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44亿元,旅游正逐步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开发中的黄冈东坡旅游有望成为这一经济增长点中的重点,建设好东坡赤壁风景区和遗爱湖风景区对拉动黄冈旅游业意义重大。现今的东坡文化旅游开发较晚,价值利用较低、有巨大潜力可挖。

东坡文化发展的几点构想如下。

1.追寻坡当年游踪,选择性地开发旅游景点,丰富旅游资源。旅游业是最有发展前途的产业之一,其投资效益好、容纳就业宽、关联面广,带动作用大,而我市旅游业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初步形成的东坡赤壁风景区由于地域所限,发展缓慢,正在建设的遗爱湖公园之“遗爱”也是来源于坡的作品中安国寺中的“遗爱亭”。然而定慧院、竹楼、临皋亭、朝天门等苏轼笔下古城黄州的亭台楼阁早已失去了踪影,积极筹集资金,修复若干有历史文化依据的东坡在黄州时期的个人生活场所、署衙、寺观等,对传播东坡文化,扩大黄州的影响,丰富旅游资源,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2.开发东坡古玩城、画廊,展示、销售东坡文化产品,以文化立市,以文化名市。建立东坡文化古玩街,展示、销售东坡诗词文赋的各种版本书籍、报刊、杂志、砚台、书画等文化珍品,开设东坡画廊,经营全国书画名家有关东坡诗词书法、绘画作品,可引起海内外收藏家、企业家的关注,邀请书画家来黄州笔会、采风。

3.锻造东坡文化强势传媒,积极开拓国内外客源市场。开展横向交流与联系,进行有关影视文化产品的创作。可利用黄冈电视台、黄冈师范学院、黄冈电视广播大学、湖北楚天黄冈数字传媒有限公司、黄梅戏剧院及其相关知名网站对东坡旅游文化进行宣传、报道,将有利于拓宽本市旅游市场。

4.从整体上做出中长期发展规划并逐步落实,有利于打造文化强市、造福后代。第一,在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文化产业整体化方面切实给予东坡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以高度重视。要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发展理念,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拉长名人文化旅游的产业链条,完善东坡名人文化旅游的产业体系。第二,发展黄冈市内分散的东坡名人文化旅游景点之间的交通运输业。以构建舒适、快捷、通达的“坡在黄冈”旅游绿色通道为目标,建立相关的旅游专线。还可将黄冈东坡文化旅游与红安、麻城的红色文化旅游、黄梅县的戏曲与禅宗文化旅游、李时珍的健康文化旅游结合起来,吸引更多的游客。

上一篇:首都机场导示系统图形分析 下一篇:例说不定积分计算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