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与实施研究

时间:2022-08-18 08:40:56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与实施研究

【摘要】加强和规范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工作,明确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组织考核等内容,对提高大学生职业成熟度有着重要意义,文章对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进行初步研究,以期起抛砖引玉之效。

【关键词】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构建 实施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的通知》(教高厅〔2007〕7号)要求,高校要高度重视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工作,切实保证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就业指导课强调培养学生了解就业形势政策、掌握求职面试技巧以及求职权益保护和适应职场的能力,属于一门理论性、实践性、技能性、操作性非常强而且极具研究性的综合类学科。

一、就业指导课建设目标与教学任务研究

根据教高厅〔2007〕7号要求,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总目标是以创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融知识传授、实践模拟、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实现对学生进行职业发展教育、职业素养、求职技能等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求职竞争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关心社会。具体目标包括:学生态度层面,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增强自己的政治责任意识;学生知识层面,让大学生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掌握基本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相关的职业分类、求职法规知识以及创业的基本知识;学生技能层面,引导大学生掌握自我探索技能、信息搜索与管理技能、求职技能、职业适应技能等,也包括如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等各种通用技能。

就业指导教学内容及任务包括:第一,高校就业政策及就业形势分析,帮助大学生认清、了解并把握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本形势,提高大学生就业的紧迫感和积极性。第二,就业观教育,激发大学生的潜在意识,教育大学生正确理解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和择业目标,引导大学生把个人职业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第三,求职过程指导,使学生提高求职技能,增进心理调适能力,维护个人合法权益,进而有效地管理求职过程。第四,职业适应与发展,使学生了解学习与工作的不同、学校与职场的区别,引导学生顺利适应生涯角色的转换,为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五,创业教育,使学生了解创业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创业意识与创业精神,提高创业素质与能力。第六,社会实践教育,教育大学生认识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培养大学生社会实践意识,提高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加强大学生实践锻炼,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和素质。

二、就业指导课建设实施研究

加强组织建设,成立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组织协调工作由学校就业指导服务中心负责,负责教学师资的选拔配备、教学大纲的制定、教学课件的制作、教学团队的培训与联系、课程的考核、与相关部门的协调、经费的申请与分配核拨等等。二级学院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成立学院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对学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院主管学生工作领导为组长,全面负责本学院的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相关工作,包括学校相关精神传达、任课老师的联系、教学交流、工作考核等,将就业指导课纳入学校日常教学管理体系。

就业指导课程应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更要注重态度、观念的转变。教学过程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引导学生了解就业形势和政策、树立正确科学的就业观、通过求职技能的锻炼,注重引导学生开展模拟、讨论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课程应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授与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可采用课堂讲授、典型案例分析、情境模拟训练、小组讨论、社会调查、实习见习等方法。深入挖掘各种教学案例,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包括职业测评工具、参考图书资料和专题讲座等等。

重视教学团队建设,在全校范围内公开遴选德才兼备的教师和干部担任就业指导课任课老师,条件上应该满足:政治和思想觉悟高,拥护相关政策和规定,有较高的思想水平、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知识面宽,教学态度端正,责任心强。熟悉大学生的思想、学习等情况,具备丰富的与大学生交流的经验,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能坚持面上指导与个性化指导相结合,区分类别教育。按时参加学校组织的相关培训和学习。学校根据工作需要和考核情况,每年对教学团队成员进行更新与调整,教学不合格者予以撤换。

重视课程教学考核,一方面,教师教学评价采用过程和结果评价相结合、定量和定性评价、自评与互评的方式,注重过程评价,由学校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统一进行评估管理,不定期组织听课检查,或与学生访谈的方式进行评价与考核,全面掌握教师授课质量。另一方面,学生成绩考核,采取考查方式,分配好平时考核和课程考试所占比例。

三、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与实施的注意事项

高度重视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工作,高校应切实把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作为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和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工作视为一个重要项目摆在重要位置进行重点推进,并要积极创造条件,完善设备、设施、课件、经费、实习基地等课程建设的支撑体系。

任课老师需执行课堂授课规范,建立完整的、科学合理的授课计划,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多采用参与性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情境模拟等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切实负起责任,以高效、务实的态度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争取最佳教学效果。

建立定期交流机制,学校将定期组织相关专家和任课老师,对课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难点进行研讨,更好地指导下一步的工作。规范考核方式与内容,要求考核内容能够考核到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理论参与招聘活动的能力。二级学院结合学校的课程建设方案,制定本学院的课程建设实施办法,进一步规范此项工作。

上一篇:基于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 下一篇:高职《大学英语》课程现状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