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书法的墨韵与神采

时间:2022-08-18 07:34:13

关于书法的墨韵与神采

一幅书法作品没有墨韵和神采,就难成一幅好的书法作品。但书法作品的墨韵和神采又不是一个能用语言表达清楚的问题。

之所以不能说的太清楚,是因为书作作品极妙之处就在这千变万化、出神入妙、造险、造势之上,书法的“墨韵与神韵”是书法笔墨意境的两种综合概括描述。

先说墨韵,墨是指我们写字时无论是微墨还是墨汁,还是自己研的墨,总之调试要与所用宣纸相适宜,不干不涸。用毛笔饱蘸墨用不同的运笔方式或中锋或侧锋,或干或涩,虚实、转折、顿挫、强弱、轻重之变化,不同的速度和力量在宣纸上呈现出的富有节律感的状态,只有这样才会有韵。

所谓韵是指韵律,表现音阶、音色、音值构成音乐的“韵”。其实书法的“墨韵”也是一样的,“书法是无声的音乐,音乐是有声的书法”。书法笔划的轻重缓急、中锋侧锋的运用、浓重的运用就构成了音乐的起伏,音乐的“韵律”。这种韵律有时只能感觉到。唐代书法理论家孙过庭在《书谱》中曾说:“夫心之所达,不易尽于名言,言之所通,尚难形于纸墨。”有了墨韵才会有神采。

神采与墨韵既有联系又有不同。王增虔在《论书》中曾说道:“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神采为上,则是对书法造型整体精神的把握,神采以千姿变化的墨韵为基础,但又不是简单的墨韵的拼合。

何为神采呢?我们观王羲之的“兰亭序”,观颜真卿的“祭侄文稿”,都不难发现是以神采为第一位的,没有一些排列的整齐,没有一些规范的笔划,没有行与行之间的相对,都是在心手两忘的意境中挥毫而就的。只有心手两忘才能达到神采的意境。我们观俞丽拿老师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她绝对是手忘于弓、心忘于弦,想到的只是在祝家庄发生的故事,从而抒发内心对忠贞爱情的诠释……颜真卿在写“祭侄文稿”时已经忘了手中的毛笔,砚中的墨,奋笔疾书的只是满腔的愤怒,以及对亲人的怀念……

书法作品的创作,首先要多写、多练,熟能生巧,量变产生质变,没有娴熟的技法,达到心手两忘也是不可能的。只有多看、多临、多写、多练,加上对艺术的感悟,才能有墨韵与神采。

上一篇:天暖心香 第12期 下一篇:美国医生的“死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