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

时间:2022-08-18 07:22:45

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是学生认识世界,表现自我的具体体现,是学生语文知识和语文实践能力的综合表现,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由于各种原因,写作成了困扰语文教师和学生的一大难题。在教学中,学生作文没有少写,老师也没有少改,可是学生的作文水平就是提高不快,久而久之,作文教学陷入了高耗低效、事倍功半的泥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引路人。

我们知道学习活动是学生个体的认识,活动的主体是学生个人,任何人无法代替其学习。教师可以把学习的材料讲解给学生听,演示给学生看,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提出要求让学生记忆和操作,但是学生是否听,是否看,是否记却是另一回事,能否听明运用更是另一回事。教师对学生的听、看、想、记、做可以施加影响,而影响的程度如何直接与教学质量的优劣发生联系,其结果的好坏则要看教师的引导方法。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呢?

一、加强兴趣引导,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一切智力的东西都依赖于兴趣”等许多至理名言中告诉我们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关键,作文教学也是如此。作文教学时我常通过以下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1〉作文起始课时用富有魅力的语言或生动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2〉根据儿童对未来充满幻想的特点,将明天的理想同眼前的写作结合起来,让学生写作前憧憬美好的未来,从而形成写作的动力;〈3〉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将作文教学巧妙地富于有趣的活动中,使学生玩中学,学中玩,调动写作的积极性;〈4〉抓住学生在写作中的闪光点,多肯定,多表扬,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通过多种方法的结合使用,学生的写作兴趣会不断培养并且提高。

想象力是创造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足培养和发挥学生想象力的有效途径。富于想象和联想是少年儿童的天性,他们思维活跃。常常“想入非非”或“异想天开”,因此作文教学中饔注意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大胆想象,让学生在广阔无边的想象空间肆意驰骋。如描写白云舒卷,晚霞灿烂。引导他们想蒙成各种动物、植物和某种现象等形象;描写明月朗照,群星闪烁,结合看影视动丽节目,引导他们想象太空景象,写简单的童话、科幻故事,以及许许多多可以由此及彼的联想等。可以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作文教学中有极大的卒问去发挥、去利用。应该让学生去大胆想象,七积极刨造他们心目中的各种形象。

二、注重方法指导。

“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受益无穷。”由此看来,学会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学习作文也是如此,在作文教学中,我采用以下方法引导:〈1〉中心词审题法,抓住题目中的中心词,揭示作文内容和范围;〈2〉比较审题法,通过与其它作文题比较,把握作文的中心,选材的重点;〈3〉类比审题法,将作文中遇到学过的某些文章的题目相类似时采用类比审题法。通过各种方法对比训练,使学生在作文中不论遇到什么要求的作文都能准确把握作文内容和写作范围。

三、加强作文修改指导。

作文修改是作文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小学生的作文修改更为重要,我们知道小学生的意志品质极不稳定,思维不成熟、用词功底差,所以在作文中修改更必不可少,在作文教学时我常用以下几种方法交换使用:〈1〉学生自己修改;〈2〉同桌互相修改;〈3〉小组共同修改;〈4〉师生共同修改等方法。经过多种形式让学生从中学会他人的修改技巧,弥补不足。

四、加强课堂内外妙词佳句的积累。

我们知道读是吸收,写是表达。学生通过阅读,学习他人的表达方法,学习他人的词语运用的能力和认识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养成佳词妙句的积累习惯实则是学习他人的精妙表达技巧。当积累的词、句有了一定的基础,学生在写作时就能灵活地借鉴运用他人的表达技巧,从而提高作文水平。

五、内外结合,为学生提供创造性学习与实践的机会

语文谰程标准指出,舞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瓷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的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作文教学自然不例外,要重视创设作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作文实践的机会。

教师要增强“大作文观 ,要0f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建进生活,去观察、去了解,去认识、去体会,使作文“小课堂”与自然、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如有目的、有组织地带领学生去观察云卷云舒、花开花落,欣赏山水田园,参加生产劳动,参观访问,春游野炊等来开阔视野,增加积累,丰富体验。

上一篇:戏剧表演教学法在幼儿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社会思潮研究》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