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进生学习激励方法的研究

时间:2022-08-18 06:37:11

后进生学习激励方法的研究

每一个学生都是家庭的希望,祖国未来建设的生力军,他们健康成长与否,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和谐发展。后进生问题不仅牵涉着千百万青少年和千百万家庭,更是影响民族素质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问题。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们教师有责任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引领他们走上一条健康的人生道路。所以做后进生激励方法的研究非常重要。

所谓后进生,就是班上学习落后,纪律较差或二者兼有的学生。这些学生学习不上进,作业马虎,上课不专心听讲,还经常逃课,有逃课、偷盗行为,常常给学校、老师带来很大的麻烦。这类学生的行为还影响到其他同学,在学校的教育中最头痛的就是这类学生。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和提高学生素质的前提和保证。因此,这项工作应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重任。现就这方面的问题,谈点个人的体会。

事实上,每一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总会因为智力,主观努力,学习习惯,家庭熏陶等各方面的原因慢慢地产生一些或大或小的差距。时间越长,差距越大。而这个差距的拉大也将使学生最初学习时的兴趣与热情逐渐减退。当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受到挫折的打击后,便会慢慢地对自己失去信心,破罐子破摔,最终沦为差生。提高后进生最主要的应该是对孩子因材施教,在学习和生活中多给他们更多的鼓励和关怀,了解他们,做他们的良师益友,给他们恢复自信的机会,慢慢恢复孩子的自信心,然后教师和家长多给孩子一些心理的安慰或鼓励,不要一看孩子成绩差就不问原因或者是狠狠地大批一通,把所有的错都归及在孩子一人不努力上。这样缺少了父母和老师的关爱,孩子更容易自我放弃或者是破罐破摔。所以,我们要切实加强家校联系与合作,双管齐下。希望我们真正地落实到实际上,去关心我们的每一个孩子,特别是薄弱生,让他们脸上充满自信,让他们内心充满阳光!让他们对学习多一些动力和激情,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孩子们慢慢会在原有的基础上尽可能的提高的!

一、分析问题成因

在和班上差生相处中,我发现一般造成后进生跟后进生的成长环境、家庭背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心理因素等问题有关。

1. 环境原因:学生受到生活环境不良风气的影响,沾染上一些不良习气,喜欢看热闹、聚众骂脏话等现象,加上我们学校门口环境的影响,学生思想浮躁,不安心学习,都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2. 家庭原因:父母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的家长没有担负起教育子女的责任,不过问子女的思想和学习情况。有的家长对子女要求不严,引导督促不利,有的家长以粗暴的方式对待孩子,严重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致使孩子成为家长的对立面。有的家庭父母离异,学生得不到温暖和教育,给子女造成巨大的心灵创伤,这样就致使学生在学习和行为上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3. 学校教育原因:学校目前的评价机制,导致教师对学生进行成绩排名,致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信心。后进生接受能力弱,同学瞧不起,后进生便滋生自暴自弃的心理。

4. 学生自身的原因:学生自身没有端正学习态度,没有吃苦的精神,不愿多用一点时间学习,学习没有自觉性,全凭老师和家长的督促,光知道享受,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除此之外,生理因素和性格因素,也是后进生心理障碍产生的主要原因。中学生处于特定的年龄段,在这个年龄段,学生既有积极向上的心理活动,也有不少消极的心理活动。后进生比一般学生的消极心理更多一些,对自己往往缺少正确的认识与评价,看不到自己的长处,遇到问题不愿与他人沟通,总感觉心里抑郁,以至产生心理障碍。

二、多方位探索途径,激励后进生进步

1. 以人为本,倾注师爱

尊重每一位学生,“以人为本”,是对每一位教师的基本要求。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这样老师才会产生热爱之情。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

2. 良师益友,宽容以待

老师应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应宽容以待之。在学生群体中,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过于直率,尤其是批评他们的时候太严肃而接受不了。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故应“宽以待人,容人之错”。在通情达理中暂时性的容忍宽恕学生的错误,采用灵活委婉的方法去教育他,鼓励他。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促进了师生的情感交流,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抓住优点及时表扬

利用课堂回答问题,协助老师处理一些班上小事或在他们的作业书写等方面,寻找他们自身优点,树立自信心。我班的胡杰妃是一个内向的小女生,不爱说话,虽合群,但不爱与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从不主动参加小组集体活动,发现在参与活动中总有退缩行为,畏惧心理,最明显的特征是自信心不足。课堂上回答问题几乎没听到她的声音,回答问题,只见嘴动,没有声音,要么就语气神态很特别,上课时容易走神,真令人心焦。

一次语文课上,我请孩子们回答了问题,她畏畏缩缩地把手举起来。我请她站起来回答问题。她回答完以后,我发现她的声音像百灵鸟的声音一样动听和甜美。我表扬了她,并让她再读一遍。她把声音放高读了一遍,我和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她笑了。接下来,每次上课,我都会请她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渐渐地,她对语文这门学科再也没有了强力的排斥感,而是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来。读书越来越大声了,我布置的任务总能够按时完成,学习一点一点地在进步,和班上的同学也打成了一片,积极地参加班上或学校举行的活动。她从一个讨厌学习的孩子变成了一个在语文学习上,不懂就问的好学生。

4. 制定合理的目标,让后进生循序渐进地进步。

制定目标的前提是了解和熟悉,才能够“对症下药”,所以要全面了解学生后进的原因,针对他学习和心理障碍,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给予后进生充分地信任,宽容和尊重,解除他们的精神困惑和心理障碍,培养他们积极健康的心态,能正确面对同学和老师,可以进行平常地交流和沟通,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和压抑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从一个较低的目标开始,所谓的较低目标,就是指后进生经过努力就可以达到的目标(包括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成绩的提高等方面)。当他们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学习在原始的基础上有了进步,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之后,他们就会对学习产生兴趣从而更积极认真地去学习。实现后进生的转化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事情,在后进生转化的时候,也常常在进步了一段时间之后,成绩开始又开始出现下滑的趋势,这种学习成绩反复是与后进生的基础有关,这个时候,要教育学生追求目标,重在过程,要淡化结果。布鲁姆掌握学习的理论认为,能力差一些的学生并非不能完成指定的任务,只是他们需要完成任务的时间更长一些。教师应把学生的成败引导到积极的归因方式上,让学生明白,只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就能取得成功。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转化后进生也非一朝一夕的事,因此只要我们对后进生充满热情和信心,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寻找适合后进生心理特征的教育方法,以足够的爱心、耐心和恒心给予他们鼓励,提高后进生的素质和学习成绩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就像歌词里唱的那样:“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只要每一位老师多献出一份关爱,后进生们将会拥有一个美好的明天。整个社会乃至整个国家将会有一个更美好的明天。

上一篇:如何让“生活化”在小学数学中充分体现 下一篇: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心理学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