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菌素类药物79例不良反应的回顾性分析

时间:2022-08-18 06:28:15

头孢菌素类药物79例不良反应的回顾性分析

[摘要] 目的 了解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提高其用药合理性。 方法 对本院2010~2011年采集的头孢菌素类药物79例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在新生儿和老年患者中较多,与给药途径、给药剂型和给药浓度相关,主要为变态反应。 结论 医生应该充分了解各种头孢菌素类药物的特性,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制定给药方案,提高其临床合理应用水平。

[关键词] 头孢菌素;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 R978.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9(a)—0158—02

近年来,伴随生活节奏、饮食结构及用药习惯等的改变,遭受细菌感染的患者数量日益增加,头孢菌素类药物因其适用范围广、变态反应低、临床疗效高、对酸及β内酰胺酶较稳定以及毒副作用小的优点,在临床上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1]。头孢菌素类药物在给患者带来福音的同时,关于其不良反应的报道也日益增加。本文中对头孢菌素类药物的79例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准确分析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和趋势,并且提出相应的控制对策,促进其临床的合理规范使用。

1 资料与方法

本文资料来源于2010~2011年本院在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中所致的不良反应相关病例共79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43例,按照《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1号)附则的相关规定,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79例患者的性别、年龄、给药情况和不良反应等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性别和年龄情况

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性别和年龄情况见表1。由表1可知,在79例样本中,新生儿和老年患者在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时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最大,分别为26.58%和22.79%。本组患者中,男性为36例,占45.57%;女性为43例,占54.43%,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但无显著性差异。

2.2 不良反应所涉及的药物品种

本组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所涉及的药物品种为11种,第1~4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均包含在其中,结果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引发不良反应数量最多的前3位分别为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头孢曲松,它们均为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

2.3 不良反应所涉及的剂型和给药途径

本组患者所涉及的剂型中,除1例为颗粒剂、3例为胶囊剂外,其他药品均为注射剂。本组患者所涉及的给药途径中,4例为口服给药,2例为肌内注射,其余73例均为静脉给药。可以看出,注射剂所引起的不良反应最多,为94.9%,而胶囊剂和颗粒剂所引起的不良反应较少。

2.4 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

头孢菌素类药物所引发的不良反应较多,其中,变态反应是最主要的不良反应,此外还有胃肠道反应、肝胆毒性和肾损害等。本组患者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见表3。

2.5 不良反应的转归

当本组患者在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出现不良反应后,医生立即针对所使用的药物种类和患者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大部分患者(占总数的73.42%)在停药后不良反应迅速消失,其余患者(占总数的26.58%)在医生对症处理后均在1周内好转,全部患者均治愈。

3 讨论

3.1 不良反应在新生儿和老年患者中较多

本组患者中,新生儿和老年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最高,分别为26.58%和22.79%。新生儿由于其肝、肾等尚未发育成熟,因此,在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时很容易发生超剂量的现象;老年人由于其机体功能不断衰退,头孢菌素类药物及其代谢物很容易在体内蓄积,因此,对这两类患者必须密切关注[2]。对老年患者给予头孢菌素类药物时,很容易造成血药浓度的超标,因此,在临床给药时要对其血药浓度进行监测,及时调整剂量和给药方案;在对新生儿给予头孢菌素类药物时,要采用减少药物剂量的方式来防止药物在体内的蓄积[3]。

3.2 不良反应涉及的药物品种众多

本组患者中,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头孢菌素类药物品种共11种,第1~4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均含有。其中又以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涉及的种类和病例最多,6种药物所引发的不良反应为47例,占总数的59.49%,这主要是由于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药品限定日费用较低、抗菌谱较广且抗菌活力较强,因此在本院的使用频度最高[4]。

3.3 不良反应涉及的剂型以注射剂为主,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为主

本组79例患者中,75例不良反应的剂型为注射剂,73例不良反应的给药途径为静脉给药,而口服给药方式所引起的不良反应例数较少。这就提示我们在临床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时,轻度感染者可以接受口服给药的,一定要尽量采用口服给药方式;重度感染者在静脉给药病情有所好转后,要考虑尽早转为口服给药[5]。

3.4 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众多,及早治疗可全部治愈

头孢菌素类药物所引发的不良反应有多种,如变态反应、胃肠道反应和肝胆毒性等,但以变态反应为主[6]。本组患者中,变态反应的例数为39例,占总数的49.37%。因此,在临床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时,医生要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并且在使用前做皮试,一旦发生变态反应及其他不良反应,必须立即停止给药并且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7]。

在临床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时,必须有明确应用指征时才谨慎使用该类药物,同时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药品种类、给药方式和给药剂量,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血药浓度,力求做到合理规范地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8]。

[参考文献]

[1] 张幼云. 头孢菌素在临床应用中的原则及不良反应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1,9(22):73—74.

[2] 杨丽. 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对策[J]. 中国医药导刊,2010, 12(1):103—104.

[3] 张铁忠,彭六宝. 头孢类药不良反应的统计与综合分析[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04,7(4):560—561.

[4] 全心荣. 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70例分析[J]. 临床医学工程,2009,16(1):31—32.

[5] 杨月平. 310例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临床观察[J]. 中国医药导报,2010,7(12):164—165.

[6] 王亚军. 2009—2010年我院头孢菌素类药物使用调查分析[J]. 中国医药导报,2011,08(12):140—141.

[7] 马辉,耿凤英,杨月明. 头孢菌素类药物严重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J]. 医药导报,2011,30(3):391—392.

[8] 孙媛媛. 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临床不良反应与防治[J]. 中国实用医药,2009, 4(10):147—148.

上一篇:安徽合肥周谷堆市场:今年上半年农产品行情分析 下一篇:大城市现代农业的成都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