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新教材“集合”的几点体会

时间:2022-08-18 06:02:59

学习新教材“集合”的几点体会

从2006年秋季起,我省高一年级统一使用新教材。下面,我对新教材“集合”的学习,谈点体会。

1.教材分析

1.1 内容。集合,子集、全集、补集、交集、并集,含绝对值的不等式解法,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

学生在小学或初中数学学习中,已经接触过集合,对于诸如数集(整数的集合,有理数的集合)、点集(直线、圆)等,都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首先结合实例引出了集合与集合元素的概念,并介绍了集合的表示方法,然后,从讨论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包含与相等关系入手,给出了子集的概念,此外,还给出了与子集相联系的全集与补集的概念,接着又讲述了集合运算的交集、并集的初步知识。鉴于不等式内容,目前初中数学只讲了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考虑到集合知识的运用与巩固,又考虑到下一章讨论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的需要,最后安排的是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与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1.2 作用。学习有关集合的初步知识,其目的主要在于应用。具体的说,就是学习其他知识时,能读懂其中的简单的集合概念和符号,在处理简单的实际问题时,能根据需要,运用集合语言进行描述。

1.3 特点。

1.3.1 新符号多。根据国家新标准,定义自然数集N含元素0,而用N+表示正整数集,“”都是表示包含关系,“”表示真子集,“CuA”表示U中子集A的补集。

1.3.2 概念引入更符合学生认识水平。①采用“象+(典型例证或典型操作)+(形式的共同特征)”定义概念。②先定义包含关系再定义子集。③先定义补集再定义全集。④通过文氏图观察,定义交集、并集而且同时进行。

1.4 重点。有关集合的基本概念。

学习集合的初步知识,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中出现的集合语言,更好地使用集合语言表述数学问题,并且使学生运用集合的观点研究、处理数学问题,这里起重要作用的就是有关集合的基本概念。

1.5 难点。有关集合的各个概念的涵义以及这些概念互相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学生是从本章才开始学习集合知识的,这部分内容包含比较多的新概念,还有相应的新符号,有些概念、符号容易混淆,这些因素都可能给学生学习带来困难。

2.新旧教材的对比

2.1 知识的编排次序作了调整。①把“有限集、无限集”的概念渗透到集合的表示方法之中,同时提出集合的图示法,把常用数集的表示提前到集合概念之后。②把“子集、交集、并集、补集”分成两小节,即“子集、补集,全集”与“交集、并集”。此外,先介绍“包含、相等”关系,再介绍“子集”,先介绍“补集”,再介绍“全集”,“交集、并集”的概念同时介绍。

2.2 概念的引入能够用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例,基本上遵循“由特殊到一般,由一般到特殊”的基本原则。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体现了研究性学习的新特点。

2.3 增加了“引言”与“阅读材料”。引言给出了一个实际问题,目的是导出本章的内容。首先,分析这个问题,要用数学语言描述它,也就是把它数学化,这就需要集合的知识。其次,问题的解决也需要集合的知识。阅读材料的编排既是对本章内容的巩固,同时扩展了学生的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2.4 删减了一定数量的习题。删减习题的目的在于减轻学生负担,真正实施新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

3.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1 注意概念的教学方法,不有意拓宽或加深。

3.1.1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结合实例引出概念,理解概念后再会应用。特别是在处理简单实际问题时,能根据需要,运用集合语言表达。在安排训练时,要把握一定的分寸,不要搞偏题、怪题。例如,有关集合的证明,一般不要求学生掌握,又如,有些可能混淆但在实际问题中并不多见的关系,就不必故意编排在一起,让学生去辨析,象{}、、{0}等。

3.1.2 讲清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让学生从本质上认识元素与集合之间的从属关系,集合与集合的包含关系,及属于集合运算范畴的交、并、补。

3.1.3 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及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3.2 组织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强调科学素养的培养。

数学教学不应该只是一种模式:“复习引进——讲授新课——练习巩固——小结作业”,更不要把教学模式八股化,应该从实际出发,以服务于学习主体为本,努力实现教学形式或教学手段的创新,有时甚至可以冲破一节课的时空限制,不一定追求所谓形式的完整,因为学习主体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明白”与“不明白”的界限是模糊的,而且随时处于互相转化的状态,知识的明白,只有当学习的主体认识结构完整形成才可能实现。

3.3 容易出现的问题。

3.3.1 ∈与的区别:∈是表示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是表示集合与集合之间关系的,不能写成2N。{1}∈N。

3.3.2 a与{α}的区别:一般地,a表示一个元素,而{α}表示只有一个元素a的一个集合。

3.3.3 φ是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如{x|x2+2x+3=0}。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3.3.4 挖掘教材的教育功能,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3.5 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上一篇:如何提高中学生的情商 下一篇:韩国神话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