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设计与节能减排

时间:2022-08-18 02:22:10

绿色建筑设计与节能减排

摘要:本文论述了建筑学科的性质、作用和特点,以使人们对该学科有全面整体的了解,目前我国的建筑业属于高能耗产业,发展绿钯节能建筑刻不容缓。我们在建筑设计时,要做好整体规划、合理布局,通过提高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减少建筑物的能耗,并且要积极利用持续能源,减少能源的浪费。

关键词:绿色建筑;生态;节能;建筑设计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iscipline of nature, func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so people on the subject have overall understanding, at present our country's construction belongs to rein in the industry,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palladium energy-saving building is urgently needed. We in architectural design, want to make the whole planning, rational layout, through the increase of retaining structure of the thermal performance, reduce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the buildings, and to actively use continues to energy, reduce the waste of energy.

Keywords: green architecture; Ecological; Energy saving; Architectural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建筑学是研究建筑物及其环境的科学,学科旨在总结人类建筑活动的经验,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以指导规划与建筑设计,创造某种形体环境,其内容包括技术和艺术两个方面。传统的建筑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建筑设计与理论、城市规划设计与理论、室内设计、风景园林和村镇规划设计。随着时代的演进和发展,目前大体分为建筑学(含室内设计)、城市规划(含区域规划和村镇规划)、风景园林等三个方面。我国是建筑大国,但我国每年的新增建筑中约有80%~90%未达到国际节能标准,属于高耗能建筑,建筑能耗已经占到全社会能源消耗总量的25%以上,能源浪费现象严重。因此中国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绿色建筑与节能建筑刻不容缓。

一、绿色建筑的含义

绿色建筑的内涵已有许多的论述。归纳起来就是“资源有效利用”的建筑。有人把绿色建筑归为具备4R的建筑。即Reduce,,减少建筑材料、各种资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Renewable,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材料;Recycle,利用回收材料,设置废弃物回收系统;Reuse,在结构允许的条件下重新使用旧材料。因此,绿色建筑是资源和能源有效利用、保护环境,亲和自然,舒适、健康、安全的建筑。

二、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

绿色建筑首先要关注的还是以人为本,为居住者提供舒适健康、安全使得的居住场所,在使用功能上满足人们的要求。但有别于传统的建筑体系,绿色建筑关注的不仅仅是建筑自身,加强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保护自然资源,体现“绿色”化,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才是实现绿色建筑的关键。

1、绿化。建筑物的存在必然侵占原有的植被或是绿地。好的设计可以改善绿化、植被被破坏的程度,甚至通过立体的绿化措施创造出更富趣味的绿化场所。

2、交通。人、车流线和数量和增加加剧了城市人车争道的机会,汽车的增加占用空间且污染环境。好的设计会竭力避免流线的交叉并增加人流通行的机会。同时减少汽车占用行人道路。

3、能源。建筑的加入增加了城市供水、电、气、暖的数量。同时加剧了城市处理污水的压力。好的设计应把节能措施作为重要的设计原则,减轻能源的消耗。

4、城市功能。无用或有害的功能破坏了城市的效率和秩序。好的建筑设计应增加居民的活动空间,和城市生活的趣味性。

5、文脉。一个优秀的建筑外观往往成为一个城市的象征。而恶俗的设计让城市失去或消减了原有的特色。

6、空间。有趣或是适当的空间吸引人们在其内驻足、休憩。这种空间应该是有活力、动人的场所。一个社会公共机构的空间必须不仅容纳人群的活动,而且还应该更好的促进公众的活动,因此应该促使这些空间转变为我们所能接受的有意义的、值得改变的空间。

三、绿色建筑设计方法

建筑设计是个综合全面的过程,需要建筑设计师的全面把握,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以下五个方面。

1、现场设计

选定建筑的建设地址后,对建设地段进行现场设计是保证建筑与自然环境和谐的必要条件,只有与自然环境协调的建筑才能称得上绿色建筑。绿色建筑的现场设计应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绿色建筑现场设计应重视以下几点:(1)现场设计要保护现场的生态完整性和生物的多样性;(2)尽量减少现场因暴雨造成的水土流失,尽量减少使用自来水进行浇灌;(3)尽量减小现场的热岛效应。(4)绿地面积满足要求;(5)绿地配置合理,局部环境内能够保持水土、降低污染和隔绝噪声。

2、建筑平面设计

合理的朝向设计能使建筑从阳光中获取大量的能量,住宅往往需要平行布置,并且朝向南面,同时彼此之间要留出足够的间距保证冬季的日照时间。建筑的体形系数直接影响建筑能耗的大小,体形系数越大,单位建筑空间的散热面积越大,能耗就越高。在相同体积时分散的布局模式要比集中布局的建筑热耗大,从节能的角度宜首选高层和中高层建筑。具体设计时减少建筑外墙面积、控制层高。建筑层高固定时,对于确定的建筑面积,都有与之相适宜的最佳节能楼层数。减少体型凹凸变化,采用规则平面形式,合理的建筑布局可以充分利用现场的资源来减少建筑耗能以及改善室内环境质量,仔细划分建筑内的使用功能区,使不需要窗户的功能区域尽量安排在建筑物的北面,使具有相似使用功能的功能区域尽量位于同一区域。

3建筑节能设计

建筑业是耗能重要产业,全世界有近30%的能源消耗在建筑物上。建筑耗热量主要是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构成,在传热耗热量所占份额中,其中屋顶约占7~8%,外墙约占23~34%,门窗约占23~25%,可以看出,外墙传热耗热量所占比例最大,必须采用高效保温墙体降低其耗热量,其次是窗户。改善建筑门窗的保温性能和加强窗户的气密性是节能的关键举措。

按照标准进行建筑热工的节能设计和建筑节能设计的综合评价,应采用高效保温隔热外墙及情面体系,选用高效门窗、幕墙系统及高性能的玻璃,以利于建筑的高效与节能。外墙设计要满足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要求,减少对电器设备的依赖,设计时采用明厅、明卧、明卫、明厨设计,努力提高室内环境的热稳定。

4、绿色建筑设计策略

绿色建筑设备策略首先要足于本土,根据国情,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低耗为核心,走低成本的精细化设计之路。本人认为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个主要策略。

(1)基地策略

基地环境的整体组织与利用是一个项目的首要考虑,因其决定着建筑小环境的质量及其大环境的关系协调。在营造自然环境的同时,另一方面就是如何通过建筑的空间组织,有效的利用这一环境资源,这是最基本的生态设计手段,也是最为有效简单易行的。

(2)采光通风策略

采光是影响人工环境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可以将其分为人工照明和自然采光两种方式。采光的低能耗策略就是在人工照明与自然采光之间形成一种平衡,即尽量减少人工照明,而充分利用自然光。对于自然风的利用是体现可持续性与生态设计的另一重要方面。有效的自然通风可以创造一种清新自然的人工环境,同时减小依靠机械通风的能耗。

(3)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策略

以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在建筑使用能耗中的所占比例或基于现状建筑二氧化碳排放平均水平上的减排贡献率来定义太阳能建筑,是符合当今社会和技术的发展现状。太阳能热水器的研究和生产已经成为国家重要的产业,太阳能发光发电,太阳能供热水,太阳能采暖,太阳能制冷空调,太阳能通风降温以及可控自然采光等高新技术也逐渐走进了建筑设计中,还有风能发电,生物物质的高效清洁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前能源紧张的现状。

(4)水资源的利用策略

雨水的收集和污水的处理回收利用是建筑节水的有效措施,通过低技术的建筑处理及后续工种的配合,收集的雨水可用于浇灌,用于景观水景,改善了建筑的生态环境。污水的回收利用是建筑内的洗漱污水经由特殊设备的净化处理后,再用于冲厕,或者浇灌等。

要实现人与自然、建筑与环境共生的绿色建筑,需要对传统的建筑理念进行反思。任何一个绿色建筑的实施离不开绿色建筑的策划,科学、合理、有序的策划有助于绿色建筑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参考文献:

[1]齐康,空间•时间•建筑,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2009,39(5)

[2]胡晓青,孙晓非,街道与生活[J],华中建筑,2009(11)

[3]王建国,现代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1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浅述泰州市中干河闸站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下一篇:浅析城市高层建筑排水最优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