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健全我国电影投融资管理体系研究

时间:2022-08-18 12:23:42

建立健全我国电影投融资管理体系研究

摘 要:文化产业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电影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乃至排头兵,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时期。由于电影产业投资者与融资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缺少制作过程控制和中间机构,存在各种风险。本文从投资管理方、商业银行、电影版权评估、完片担保和版权信托等多方面考虑,提出了建立健全我国电影投融资体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电影;投融资;管理体系

1 中国电影投融资存在的问题

1.1 中小电影企业融资困难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电影制作公司不仅有中影、上影、西影、华夏等国有企业,还有华谊兄弟、博纳影业、新画面、乐视、光线传媒、小马奔腾等拥有丰富制作或发行经验的大型民营电影企业,可以通过担保公司和版权质押等方式获得银行贷款。而对于中小电影企业来说,主要制作中小成本电影,没有足够的固定资产作为抵押,轻资产企业获得银行贷款。

1.2 版权抵押留存于形式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电影版权质押存在以下几方面困难,一是缺少电影版权评估的标;二是国内缺少专业的电影版权评估机构;三是电影版权作为无形资产变现的可行性。由于电影版权的变现方式不同于一般的财产质押处理方式,商业银行缺少处理无形资产变现的有效途径。

1.3 夸大电影投资和票房收益,资金管理混乱

由于目前外界没有了解电影真实成本的渠道,只能听信片方向外界公布的数字,这给电影企业留下了巨大的利润操纵空间。

1.4 缺少完片担保制度

电影从制作到上映过程中会遇到多种情况,如遭遇天气、外界环境等不可抗因素影响不得不更改拍摄计划,导致拍摄延期甚至终止;电影前期预算不足,或者导演临时变更拍摄计划,需要投资人多次追加投资;涉及危险镜头的电影遇到演员受伤或死亡时,需要重新拍摄或者终止拍摄。要妥善解决这些不可控因素带来的损失,降低投资人的风险,国外早已经建立了完片担保制度。

2 建立健全我国电影投融资管理体系

中国电影要实现产业化发展,需要为电影企业和投资者建立更加完善的投融资环境,势必要建立健全我国电影投融资管理体系使电影企业、商业银行、版权评估机构和完片担保公司等相互合作,相互促进,使电影投融资要遵循理性、客观,实现从“拍脑门”到“用数字说话”的转变,根据标准化的投资流程进行项目可行性评估。

2.1 设立投资管理方,兼顾双方利益

产业内外投资者都需要投资管理方,架起投资方与融资方之间的桥梁,负责管理投资方资金,对电影项目的剧本内容、制作团队的能力、预算、上映档期票房收入等进行全方位的评估,为评估合格的项目提供融资,具备业内丰富的人力物力资源,联合业内著名的导演、制片人、制作团队、发行方、院线、数据分析机构和金融机构等,为电影项目提供支持,开拓多种电影版权收入渠道和电影衍生品回收渠道,致力于投融资双方合作双赢。

2.2 鼓励商业银行与电影产业对接

由于商业银行对电影的制作流程不熟悉,拍摄成影片之前无法判断电影版权的价值,另外电影企业以轻资产为主,投资回报率不确定,因此,商业银行与电影产业的对接仍然处于探索阶段。

2.2.1 建立电影企业信用体系

随着电影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电影产业的投资遍及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从电影制作、发行到上映,电影企业正如雨后春笋一般迅速建立起来。商业银行应该抓住机遇,通过资料审核可以获取电影企业的庞大信息库,提炼有关企业信用信息相关的内容,评估电影企业的经济实力和了解信用记录,为发放银行贷款提供了最真实的数据信息资料。

2.2.2 贷款风险管理体系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指商业银行用系统的方法对风险进行识别、评估、防范和处置。电影制作流程中存在各种风险,是电影产业链上风险最大的环节。商业银行需要全面评估电影制作的风险,如拍摄许可风险、版权风险、完片风险和政策风险等,商业银行需要在签订合同前确保这些风险因素可控。

2.2.3 加强金融服务和信贷产品创新

商业银行应该从基础业务上为电影企业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设立并监控票房收入专用账号,做到专款专用,监督资金流向,协助电影企业做好资金管理。一是通过银行贷款监管账户,银行可以查明制片方资金的用途、监督拍摄进度及计划,同时控制贷款资金的使用情况,对资金的收入和支出进行全程封闭管理,以降低项目风险;二是通过银行贷款监管账户可以追踪电影制作、发行和放映等各个环节的资金落实情况;三是跟踪电影产品的票房回款。另外,电影企业应该加快开发电影类金融产品,如类似 “娱乐宝”的众筹模式,满足大众对电影投融资的需求。

2.3 完善电影版权评估体系与版权价值开发

电影版权领域迫切需要知识产权权威机构建立起一套类似于债券评级、房屋价值评估一样的的评估体系,并在电影产业链的环节开发版权价值。

2.3.1 电影版权评估

目前对版权价值评估主要采用收益现值法、市场法和成本法三种方法。比较而言,版权的价值评估采用收益法比市场法和成本法更可靠,一方面因为版权价值的未来收益预测是动态的,对票房收入的预测考虑到了剧本、导演、主演、上映档期等多方面因素;另一方面,折现率是投资人的期望报酬率,考虑到了投资的时间成本,满足投资者最低收益率的合理要求。目前,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银行、社会力量等在着手建立版权价值评估体系。

建立统一的版权评估标准的同时,由政府机构为电影企业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专业的版权评估报告,公允地评估电影版权的价值,为版权抵押融资创造更好的价值衡量标准。

2.3.2 版权价值开发

版权价值开发需要从内容、渠道运营、粉丝经济等三方面挖掘版权价值,开发衍生品市场,不仅包括出版物和纪念品,还包括将电影改编为电视剧、游戏或者将电视剧、游戏改编为电影,开发电影主题公园等。同时,随着技术的发展,有更多版权价值开发方式可以利用,如充分利用电影空镜素材的价值,可以将高质量、难以捕捉到的拍摄和时效性强的空镜头素材转化为经济价值,并且可以实现多次交易。

上一篇:浅谈化工集团科技研发过程中的知识管理 下一篇:现代国际物流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