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与惩罚相结合才是教育的真谛

时间:2022-08-17 11:52:10

赏识与惩罚相结合才是教育的真谛

摘 要: 出于对中国传统“棍棒式教育”的反思,以及对西方教育方法的片面学习,近年来中国大力提倡“赏识教育”,却造成了“惩罚教育”的“隐退”。实际上,赏识与惩罚是教育中的一对矛盾统一体,犹如鸟之两翼缺一不可,只有将二者艺术地结合在一起,才能获得最优化的教育成果。

关键词: 赏识 惩罚 教育 矛盾的统一体 教育艺术

中国有句俗语:“棍棒底下出孝子。”心理学上也有句话:“人在受到赏识的时候,工作或学习效果最好。”人们有的执著于前者,有的认同于后者,于是出现了“惩罚型”和“赏识型”两种教育方式,在以前者为理念的家庭和课堂上,我们听到的是呵斥和打骂;在以后者为中心的境遇中,“你真行!”“你真棒!”此起彼伏。那么到底孰是孰非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

中国自古以来都以“惩罚型”教育为主,这种方法的思想基础很简单:犯了错就要受罚,出于对惩罚的害怕,孩子便会不再犯错。此种方法显然有其可取之处,中国几千年的教育成果也显出其优势所在。但是,这种方法也有诸多的弊端:首先,被斥责的孩子常常会产生颓丧心理,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变得“破罐子破摔”,从此一蹶不振;其次,打骂有失手的时候,媒体曾报道父母望子成龙打死孩子的事情。

正是因为这类事件的发生,也基于对心理学的信任、对西方教育方式的羡慕,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赏识”教育的观念便在中国扎下了根,整个教育形式为之改观,重表扬轻批评、重奖励轻处罚,强调尊重与宽容,学生在赏识的环境中生存,能充分感受生命的色彩,感受前进的动力。显然,“赏识”教育体现了对学生生命与人格的尊重,是教育进入良性循环的重要前提,教育界终于盼来了春天。

但是,任何事情都不能走极端,“赏识教育”的风靡造成了“惩罚教育”的隐退,一时间中国大地无人再敢提及惩罚,仿佛一旦提及便是逆教育真理而行之,于是孩子错了也赞一声:“你是好样的!”只要批评一句,家长便会觉得你不懂教育。实际上,任何一种教育方法都有优缺点,过了都会造成弊端。大量的“小皇帝”、“小公主”出现在中国社会中,这虽然与独生子女的政策相关,但“赏识教育”在中国的普及与此也绝非毫无关联。

我班有个学生,不爱学习,做事从不顾及他人,班里只要出事几乎都跟她有关,真让我伤透了脑筋。她妈妈有一天来找我,第一句话就是:“老师,我这孩子都叫她爷爷奶奶惯坏了!”我以为孩子的祖父母因不懂教育而溺爱孩子,谁知道远非如此,孩子的爷爷奶奶都是退休老师,教育书籍看了很多。她妈妈告诉我,家里除了自己,所有人都坚持“赏识教育”,自小不管孩子事情做得怎么样都大加夸奖,而每当做错事自己想惩罚她,就被其他人以“不懂教育”为由拦下来,最终造成了现在的状况。

听完了这番叙述,我思绪万千。其实,这个孩子的祖父母对“赏识教育”存在“误读”,与我们惯常所说的“溺爱”并无太大区别,具体表现在对孩子的行为不加辨识,一味夸赞,使孩子看不到自己的短处,长此以往,孩子就会产生模糊的是非观,眼中只有自己的存在。这样的孩子在学龄前倒还没有什么,因为那是一个封闭的小圈子,而一旦进入学校、进入社会便不同了,学校是集体教育,不可能以某一个人为中心,而在“赏识”中长大的孩子心里只有自己,他怎么能顾及别人的感受?更重要的是现在的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社会上对“赏识教育”的误读也绝对不在少数,因此聚到一起的都是家长的“心头肉”,这就给学校教育带来了更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不肯吃一点亏的学生越来越多,集体荣誉感也越来越淡漠。还有一种表现是学生不能承受一点挫折,我们不是常常能在一些新闻报道中看到,一些平时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学生,因为一点小小的挫折就想不开,做出极端的举动吗?这其实也是一味“赏识”造成的恶果,因为孩子在心中一直认为自己是“最棒的”,一旦有一天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十几年的自信一下子土崩瓦解,他怎能轻松得面对这样的自己呢?

面对这样的教育现状,教师是应该像他们的父母那样“赏识”他们,还是转而“惩罚”他们呢?

前者显然是不可取的,这只能助长他们的娇纵气焰,使他们更加无法无天。在小小的学校环境尚且无法与同学和睦相处的人,走上社会将会出现什么样的情景就可想而知了。

那么,在学校中使用“惩罚教育”便可改变这种状况吗?显然也不行,长期被斥责的孩子会对自己丧失信心,再说如此行事不是又落入旧教育思路的窠臼了吗?心理学家杰米斯莱尔曾说:“赞扬就是给人类心灵带来温暖的阳光,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它。”一个人的辛勤努力如果长期得不到肯定,那就有可能失去继续努力的动力,而孩子由于年龄幼小更是如此,父母、老师对他的闪光点加以恰当的赞扬,会使其光芒更加耀眼,甚至照亮他今后的人生之路。

可见,“赏识”与“惩罚”都不是万能的,过犹不及,什么事做过头了都会造成危害。“赏识”与“惩罚”也都是必要的,缺少任何一个也都会造成教育的失败。其实,“西方教育主张对学生应当‘尊重’、‘激励’、‘赏识’,只是仅仅强调了一面,而另一方面,西方教育特别强调在张扬学生个性的同时,必须以尊重他人和严格遵守社会公德为前提,对因自己的过失和故意行为而产生的后果必须有承担责任,接受惩罚的勇气”。[1]可见,“赏识”与“惩罚”不是对立的,而是教育艺术两个必不可少的方法,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它们就像鸟之两翼,缺一不可。每个学生都有可以赏识的地方,自然也有可批评之处。正确的赏识,可以给学生以极大鼓舞,恰当的批评,也会促使学生进步。只有将赏识与惩罚结合起来,只有针对孩子自身特点来决定赏识多一些,还是批评多一些(性格懦弱的孩子多一些符合实际的鼓励,骄傲的孩子多一些针对情况的批评),才是成功的教育

“赏识”,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是指教育者应该着重去发现、发掘每一个被教育者的“闪光点”,注重被教育者的优势和长处并加以鼓励和赞扬,有助于自信心的树立,以及自卑怯弱心理的克服。[2]请注意,这里“鼓励和赞扬”的是被教育者的“闪光点”,而不是他的全部,也就是说,“赏识”不是笼统的,而是有针对性的。在具体的实施中要注意两个关键点,一是把握好“尺度”,找准“闪光点”;二是找准契机,语气真诚。

第一个关键点强调赞扬的“真实性和适度性”。虚假的赏识就像空中楼阁,感觉到这种虚假性的孩子会对此不屑一顾,甚至不再相信师长,感觉不到这一点的则会助长骄傲情绪。赞扬当然也不能过分,“久居兰室,不闻其香”,如果孩子一直生活在“赞扬”之中,就感受不到赞扬的存在了,并且会滋生自以为是的情绪。

第二个关键点注重的则是赞扬的时机问题和方式问题。赞扬早了显得虚假,晚了则可能挫伤孩子的积极性,如果表扬时态度虚伪,则会让孩子觉得家长和老师是在嘲弄他,总之,赏识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和时机,抓住时机、态度真诚,这才能让他如沐春风,感受你对他的尊重,进而产生好的效果。

“赏识”不能将学生赞扬得仿佛是个完人,而应该有扬有抑。找到孩子特定的“闪光点”,真诚地指出她的长处和短处,才能营造融洽的交谈氛围,收到预期的效果。

和“赏识”相比,“惩罚”更需要艺术,因为一个不好,后果便不可收拾。

首先,惩罚的前提是尊重学生,目的是教育帮助学生,让学生产生向上的渴望,因此不能出现任何羞辱学生的手段,更不能是人格侮辱和人身伤害。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能让儿童心中‘成为好孩子’的火花熄灭。而羞辱学生只能让孩子产生自己是‘坏孩子’感受,进而破罐子破摔,从此一蹶不振。”细细分析新闻报道中一些教师在惩罚上犯错的例子,都存在羞辱学生的现象,应该绝对杜绝。

其次,惩罚一定要有真凭实据,不能不经调查断下结论。对此我曾经有过一次惨痛的教训。有一次我听学生说班级的一个女孩子晚上在宿舍抽烟,我便在第二天找到她,跟她讲了半天抽烟的危害性,然后告诉她在宿舍内抽烟产生了非常坏的影响,罚她写一份检讨。谁知话音刚落这个女生就哭了起来,直说我冤枉了她。经过调查才知道是她上铺的女孩坐在下铺抽烟,因为没开灯,所以大家搞错了。虽说后来我向这个被冤枉的学生道了歉,但仍然产生了不好的后果――这个学生从此就开始躲着我了。从这以后,我在发现问题找学生谈话之前,一定多方调查,确定事实无误之后才实施惩罚,效果就好多了。

再次,正因为惩罚不是目的,对于学生的过错应该给他一次悔改的机会,并严肃告知如果还不改正便加重惩罚。这个方法能区分偶尔犯错的孩子与习惯犯错的孩子,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当然,悔改的机会只此一次,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退让,那么不但达不到劝诫的效果,反而会助长其犯错的气焰,绝不可取。

第四,惩罚应该有时效性,并且要就事论事,失去了教育的时效性,再好的惩罚技巧也无用。

最后,惩罚的措施要公平、公正,相同的错误用相同的方法惩罚。惩罚之前一定要找学生谈话,让他明白自己的错误(也可以之后谈话,因事而异,因人而异)。

“赞扬”与“批评”、“惩罚”和“赏识”就像地球的两极,是对立的统一体,在教育实践中缺一不可,缺少了“赏识”,教育就会有“粗暴化”的趋向,学生会在棍棒和呵斥下变成缺少创造力和自我意识的“呆子”;缺少“惩罚”,教育便会得“软骨病”,学生将在赞扬声中沾沾自喜,最终一事无成(这正应了“糖衣炮弹”这个词)。只有将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获得最优化的教育成果。赏识与惩罚结合在一起,才是教育的真谛

参考文献:

[1]温德峰.表扬、批评、惩罚、奖励一样都不能少[J].当代科学,2003.10.

[2]曹梅,杨眉.教育需要多元化――浅谈赏识与惩罚在教育过程中的运用[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25.4.

上一篇:论赏识教育对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 下一篇:让语文课堂有“疑”有“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