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善喻”的校长

时间:2022-08-17 09:59:10

古人云:“善喻者,以一言明数事,不善喻者,百言不明一事,百言不明一事,则不听也。”此言道出了“喻”的重要性。其实,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面对错综复杂的教育现象,校长一味地就事论事,直言相告,也只能起到“百言一事”的作用,达不到“一言数事”的功效。所以,在学校管理中,校长应做一名“善喻”管理者,让学校管理在“无声胜有声”中不断发展前行。

学校管理借用暗喻明事。学校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面对一些棘手的教育问题,校长要抛弃抱怨、逃避等不明智之举,巧借机智的“暗喻”,在“四两拨千斤”中促进学校发展。我校是一所城乡结合的农村小学,面对生源差、教育设施设备差、师资力量薄弱,教学环境不如意的现象,许多教师产生了懈怠、敷衍的“被工作”的心态,如何让教师走出困境,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了学校管理者的头等大事。与其低效的说服教育,不如另辟蹊径效果更好。于是,学校每周一的例会便有了“校长讲故事”环节,“蚂蚁团”“地狱和天堂”等故事的出现,让教师在倾听中明白了“与其抱怨环境,还不如踏实而行”。学校在此基础上展开了关于一系列的专题讨论,教师把自己的见解发表在学校网站、博客中,“一个人一种思想,相互交换就有两种思想。”教师在感悟、自省、交流、碰撞中,提升了思想认识,增强了前进动力,呈现出你追我赶的效果。一些原来不敢想的荣誉接踵而至,学校的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

校园文化融以明喻寄寓。校园文化作为师生发展的重要载体,其作用不言而喻。如何发挥其“潜移默化”的作用,于校园文化寓教育意义,开启师生积极向上、奋力进取的精神,应是校长所要关注的。我校是冯玉祥将军创办的25所“武训小学”之一,为此,学校便有了“历史和时代并举,继承和发展并重”的校园文化理念。学校的三条主要道路分别命名为“至真路”“至善路”“至美路”,呈“品”字形设计,分别代表着“做真人”“讲善行”“走美路”的寓意,并加以绿化美化。至真路上,随处可见以冯玉祥、范明枢等事迹的介绍牌;至善路中,时有冯玉祥将军的善言善行;至美路里,立有向娜、吴金棋等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迹介绍。学校还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宣传,如,在国旗下演讲,主题班会,文明礼仪活动月等,让师生人人都应知应会。尤其是每周一升旗时,师生站在立于三条路中心的国旗前,看着冉冉升起的国旗,真、善、美的种子在润物无声中悄然扎根。师生在看得见、摸得着中实实在在的被教育者、感化者,无声的教育发挥着神奇的效果。

教师发展巧用善喻导行。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核心,而教师发展绝非是一帆风顺。教师在发展中,势必面临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生活、工作的压力,发展的高原期,职业的倦怠期等,致使教师产生不利于成长的情绪,如不加以引导极不利于教师的发展。作为一校之长,就应与时俱进,真正起到“给方向,添活力”的作用。为此,学校的网站专门开辟了“校长大讲坛”栏目,定时刊登校长的文章。“忙,也是一种营养”“你总得买张彩票”“一分钟能做什么”等相继刊登,每周三的校本培训中,“5分钟的教育故事”演讲,“校长点评”等,教师在碰撞中,提升了职业幸福感,助推了专业发展。没有什么大道理,更没有什么“读书抄笔记”的强硬,学校巧用善喻给予教师“行”的方向指引,达到了“长于比喻,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的意境,我们常说教育是“春风化雨”,何以至此?唯有善喻也!

(作者单位:山东泰安市泰山区上高街道中心小学)

上一篇:教师培训:路在何方 下一篇:智能交通信息采集平台总体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