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运行事故应急的协调与处理对策

时间:2022-08-17 08:54:38

变电运行事故应急的协调与处理对策

摘 要: 近年来受恶劣天气以及变电设备老化等因素影响,变电故障时有发生。本文作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分析了值班人员在处理突发的电网事故中所面临的问题,通过完善制度、加强培训、熟悉流程、培养过硬的应变协调能力等措施来提高快速处理事故能力,以最短时间恢复电网的安全运行。

关键词: 变电运行;培训;事故应急;措施

中图分类号:B845.67

前 言

目前,油田电网不断发展壮大,网架结构也明显清晰,但近年来一些恶劣天气等自然灾害也频频袭击电网,跳闸事故也频频出现,电网在这些恶劣因素面前也显得很脆弱。而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很大程度取决于能否把握好运行工作中的安全关,而变电站作为系统的骨架,一旦发生故障,轻者影响对用户的正常供电及设备损坏,重则导致电力系统振荡或瓦解,造成大面积停电,对油田建设和油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因此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切实保证变电站的安全运行。

变电站的安全运行最重要的两项工作就是操作和事故处理,前者很大程度取决于规程制度的执行情况,而后者则由于事故的突发性及不可预见性给运行人员带来相当大的考验。因此正确并快速处理变电设备事故是控制事故扩大和减少危害的基本措施,因此,作为电网安全运行的守护神,变电站运行值班人员必须有过硬的素质与技能,才能从容应对突发事故,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电网运行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就如何提高运行人员快速处理事故的能力进行几点浅要的阐述:

1 开展培训演习,提升技术素质和心理素质

变电运行专业已逐步发展为电网的核心主流业务,必须具备一支高素质的运行队伍。近年来,油田电网自动化水平不断提升,500千伏变电站也基本实现综合自动化。当突发事故来临时,尤其是复杂的电网事故发生时,事故信号犹如洪水般蜂拥而至,此时,事故音响、监控机上出现的光字牌、SOE事件同时发出,这些足以让一个经验老道的值班人员忙乎半天,如果是一名运龄不长的年轻值班员,一定是慌忙而不知所措,紧张万分。而此时,克服紧张心理,从容应对就显得非常重要。一些突发性的变电事故,常伴随着有许多不正常的工作状态出现,如保护拒动、开关拒动、直流消失、所用电源消失等。在这种情况下,要求我们变电运行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技术素质和心理素质,特别是主岗位人员、值班负责人。如果我们缺乏良好的事故应变及处理能力,就极有可能在处理中发生误判断、误指挥、误操作,造成事故的扩大,比如未能判断清越级的情况下盲目供电,将会再次对系统造成冲击;或由于慌乱而走错间隔,造成误操作;以及延误事故处理的最佳时机,甚至给事故后的检验带来极大的困难等,所以变电运行工作应注重人员技术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提高。除了扎实做好现场日常反事故演习活动,使演习尽量贴近实战氛围,努力提高运行人员的事故应急能力之外,还应多开展变电站一、二次设备的相关知识培训,熟悉所设备的性能。

2 加强值班长的事故应急和组织协调能力

处理变电事故,有好的组织指挥能力是关键。由于事故往往是突发性的,在事故发生时值班员很容易就会出现一种不知所措的感觉,能否很快地正确判断,与各人的业务水平,反应能力,实际经验有很大关系,而值班长作为一个当值的领头人,是当值的灵魂,在这种情况下,就应突出其“中心”作用,此时一声正确的号令就能将全值人员唤醒,指挥众人各司其职,迅速控制事故范围,恢复受影响设备送电,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损失,相反如果值班长经验不足,或管理水平不高,就会自乱阵脚,整个局面将会陷于群龙无首,而造成事故处理不及时,甚至扩大事故。很多事例证明,在运行中的重大事故处理过程中,如果没有统一的组织指挥,整个局面将是一盘散沙,此时作为值班长对事故征象的判断,关键操作处理的决断,人员搭配和安排等许多问题都要进行全盘的考虑,这就既要考验他的技术水平,又要考验他的组织指挥能力,因此值班长在日常工作中就必须注重组织指挥能力的培养和加强。

3 熟练掌握事故处理的原则、规范和程序

在突发事故发生时,除了第一时间将跳闸情况汇报各级调度做好现场事故处理外,还必须加强监视其它元件的负荷潮流情况,发现过载过稳定后立即向调度进行了汇报。一般情况下,变电运行人员在处理各类事故时均按各级调度规程、变电运行规程、现场运行规程、事故处理预案及相关的事故处理、汇报程序,同时及时与调度及有关上级部门取得联系,反映所发生的事故情况、原因及运行方式的变化情况,在值班调度员的正确指挥下进行事故处理。所以,应强调各种规程的正确性和可操作性,特别是现场运行规程和事故处理预案应符和现场实际并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对于现场运行规程和事故处理预案应按照正常、特殊运行方式下现场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并根据总结的经验教训和工作中积累的运行经验不断的进行修编和完善,使其能够在运行人员进行事故处理中真正起到指导性的作用,并通过对规程的不断学习,使运行人员熟悉各种方式下事故处理的原则、规范和汇报程序,确保事故处理的正确性,将事故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事故处理过程必须严格按规程执行,规程是用教训和鲜血写成的,其保证安全所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而在事故发生的情况下隔离故障点的操作处理很多,现场不可避免地很忙,这时就一定要做到忙而不乱,将规程制度牢记于心,严格遵守规程,决不可因任务多,操作忙而出现违反规程的事或成为借口,在这方面因为忙乱而忽略规程制度最终导致事故扩大的事例实在太多了,大量通报的事故都证明了不合规程条件下工作和习惯性违章是引发事故和扩大事故的主要原因,我们要认真吸取教训,所以说严格执行规程制度是安全运行的保

障。

4 建立并完善事故处理记录卡

近年来,标准化作业已推广运用到电力生产的各个专业,事故处理也可以实施标准化作业,运行人员可以根据各级规程、制度等建立一份事故处理流程卡,规范事故处理的各种行为,指导运行人员按照流程处理事故。同时在熟悉各种方式下事故处理的原则、规范和汇报

程序的基础上,有一项很关键的工作不可忽视,就是当值运行人员在简单汇报故障情况之后,必须赶到保护室收集各种保护详细动作情况和信号。常规做法通常是到相关的保护屏上根据保护动作情况、屏上信号灯进行手抄记录,同时到故障录波器打印动作报告,但此种做法

往往要花去很长时间,不能快速汇报调度指挥人员,延误事故处理。实际上这些工作可以提前完成,即:由运行人员将变电站内的每套保护装置量身定做一张故障信号表,罗列该套保护动作类型、信号、故障测距情况,将此表打印数份放置保护屏内备用,当遇故障时,运行值班员赶到保护屏现场进行简单的打勾等记录即可,这样能大大缩减手抄时间而且不会有遗漏,汇报起来也是清晰明了。

5 结 论

总之,在当前大力推广设备标准化检修、状态检修的过程中,我们还应确保设备检修质量及设备验收质量,作好设备缺陷的闭环管理等工作,毕竟设备本身是安全运行的先决条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好变电运行事故的快速处理与防范工作,从而确保电网的安全可靠的运行。

参考文献 [1]许丰博.防止变电运行事故的对策[J].电力安全技术,2005(8).

上一篇:测温光纤系统在自燃发火煤层中的应用 下一篇:供配电系统的经济运行方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