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人体解剖学课堂教学方法

时间:2022-08-17 04:20:16

浅析人体解剖学课堂教学方法

(沈阳市中医药学校110300)

【关键词】人体解剖学;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效果;提高

【中图分类号】R287.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9-0107-02

课堂教学效果的好与差直接反映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医学教育中,人体解剖学是重要的医学基础课之一,医学中1/3以上的名词术语都来自于解剖学,但其内容多而琐碎,有些内容抽象而枯燥,而中专生文化基础薄弱,理解能力低,学好这门课很困难。本文对如何提高中职卫校人体解剖学的课堂教学效果提出几点建议

1 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即教师在讲课时尽量抓住机会,多设置启发式问题,促使学生带着问题积极思考和讨论,调动学生思考和探索问题的积极性,既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比如在介绍”人体解剖学姿势”时,可以先设置提问,如“什么是上和下”、“什么是前和后”,“它们的依据是什么”等等,经过学生讨论后,再引出“人体解剖学姿势”,学生释然,记忆深刻,教师也达到教学目的。

2 利用歌诀,韵律激趣。

对于内容繁多且枯燥乏味的章节,在学习时尽量联系生活常识和临床知识,应用有节奏、有韵律的文字,创作一些方便记忆,琅琅上口的歌诀,既降低记忆难度,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12对脑神经的记忆口诀:“一嗅二视三动眼,四滑五叉六外展,七面八听九舌咽,十迷一副舌下全”。运用歌谣口诀记忆的方法,使书本的内容由枯燥乏味变为生动活泼,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有趣,而且记忆牢固,不易遗忘。

3 巧用教具,直观激趣

实践证明,学生对于模型,挂图、投影、幻灯、录像、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的兴趣要远远大于教师不断地讲,学生机械地听的“填鸭式”教学要好。例如在讲解口腔时,可提前要求学生上课时携带一面镜子,在讲课同时可观察相应的口腔结构。这样使许多抽象的理论、复杂的概念、疑难的问题,顷刻间,豁然开朗,一目了然。在解剖学的教学中,恰当地运用集声音、图片、动画、文字于一体多媒体教学更形象、生动、直观。比如我在讲解胆汁的排出途径时巧妙地运用了这一技术,一边点击鼠标,一边讲解,通过动画使得学生对肝外胆道有了一个全新的直观的认识,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更为深刻。

4 结合临床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今,很多学生的厌学情绪较为严重,通过对部分学生的调查,我了解到有些学生认为解剖课名词多、内容繁琐、难记忆,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解剖课属基础课不如临床专业课有意思。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针对以上种种情况“对症下药”,尽量地联系一些临床病例,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讲解鼻旁窦时,我列举了一些鼻窦炎的病例,鼻窦炎是常见疾病,有些学生本身或者其亲朋好友就患有这种疾病,因此他们的求知欲非常的强烈;在讲解阑尾的解剖特点时,也适当地给学生穿插了一些有关阑尾炎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等有关内容,不仅增加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而且为以后的专业课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5 借助比喻,联想激趣

教学中借助自然界的某些物体和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现象,结合书本内容发挥丰富的想象力,通过联想,把乏味的理论与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联系起来理解。如讲授眼球的结构时结合照相机来解说:把瞳孔比作镜头,把晶状体比作调焦结构,把视网膜比作胶卷;为了区别肋间内、外肌的肌纤维走向,可用顺插口袋是肋间外肌,反插口袋是肋间内肌来比喻。通过比喻,使学生触类旁通,既活跃课堂气氛,又活跃学生思维。6、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实验课不仅能加强学生对书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也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在上实验课时,为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实验的自觉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首先,让学生认定本次课的实验目标,使学生心中有数;然后,由学生根据目标结合实验指导动手解剖、观察、寻找、辨认,教师在旁指导、矫正、帮助;再者,结合标本、模型、活体开展小组竞赛;最后,进行针对性总结,指出本次课的重点、难点以及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学态认真的加以表扬、肯定,对学态马虎的现象,提出批评,对学生理解不够透彻的内容加强课后辅导,以促使目标达成。以上做法,能避免学生存在依赖心理或只充当参观者的角色,避免学生走马观花的应付实验。

总之,以上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点体会,“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在解剖学的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具体内容灵活运用激趣法,不断突破教学的难点,促使学生学习解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形成,培养学生学习解剖学的浓厚兴趣,为向社会输送“实用型”人才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柏树令.中国的解剖学教育[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5,7(4):350-352.

[2] 任洪琴.多媒体在人体解剖学中的应用[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6,28(1):101.

[3] 张兰红,刘跃贞,张绪坤.基础护理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体会[J].卫生职业教育, 2006,12:24

上一篇:浅谈门诊护士的职业道德要求 下一篇:妊娠期合理用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