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融资,让饮鸩止渴走开

时间:2022-08-17 02:18:54

贸易融资,让饮鸩止渴走开

随着经济刺激政策初见成效,进出口贸易融资开始出现回暖迹象。但其间风险不可不防。

号称有数十亿资产,在化纤、地产、投资等诸多领域广泛涉猎的裘德道和他的道远集团,在疯狂扩张了10年之后,突然之间却病入膏肓。有媒体在今年4月曝出,去年下半年道远集团巨亏20多亿元,几尽资不抵债。董事长裘德道更是大病一场,几乎丧失活下去的勇气。

事实上,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包括道远集团等诸多浙江企业尤其是重型企业,其坠入困境或陷于破产都肇始自贸易融资――将国际贸易作为一个融资的平台,以贸易的方式变相获得融资,进而将套取的资金大量投资证券和房地产等领域,而当危机来临时,资金链断裂,企业转瞬崩溃。

道远集团:巨亏始于贸易融资

裘德道1998年开始创业,靠5000元起家,至成为总资产20多亿元的道远集团掌门人,一度风光无限。巅峰时,道远集团旗下拥有杭州四海化纤有限公司、杭州道远实业投资有限公司、杭州德民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澳门德威国际有限公司、香港力远投资有限公司等实力企业,位列浙江省百强企业、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福布斯“中国顶尖企业榜百强”。

2005年,裘德道花费6500万元购买“首相一号”私人飞机,成为中国大陆第二个拥有私人飞机的商人,令其名声大振。2006年,他以1亿元设立道远慈善基金,专门救助患白血病的困难人群,这是浙江省迄今为止单笔数额最大的慈善捐款。裘德道由此跻身国内顶级慈善家,并成为2006年度浙江经济人物。2008年他以个人名义给汶川灾区捐款1000万元。

2003年,是道远集团发展历程中至关重要的一年。这一年,专营PTA、PX等化纤产品生产的道远集团开始将主要精力从工业制造转向国际贸易。“当时我已经觉察到化纤行业低价竞争这个问题,所以把原来的扩张停下来了。”裘德道曾表示,虽然当时道远集团的化纤行业年产已达28万吨,但进一步的盈利空间有限。

这也是裘德道迄今为止对外解释的主要财富积累来源,在国际贸易这一领域,道远集团收获颇丰。“国际贸易这一块,整个公司里包括司机才16个人,人均创利1500万元以上。”2006年,裘德道透露,道远集团当年实现销售额300亿元,利润6亿多元,而国际贸易占了50%,原来起家的化纤制造却只有10%。

但外界对此说法显然有所保留。坊间流传,裘德道3年内能迅速积累财富,全赖于其期货投资。而种种迹象也显示,道远集团其后广泛在金融、地产、能源等领域进行投资。投资的相当部分资金则可能来自道远集团旗下四海化纤的贸易融资。

众所周知,这几年,国际贸易本身不但风险大,而且赚钱速度慢。因此浙江一些企业深谙此道,早在几年前纷纷放弃了做贸易的想法,而只是将贸易作为一种融资的平台,以贸易的方式变相获得融资。在过去经济快速发展期,贸易融资作为一种有效的融资途径曾让贸易流通型企业获得了超过自身承受能力之外的大量资金和额度,浙江的许多贸易型企业由此获得了超常规的发展。一家不到500万元注册资本的公司可拿到近3个亿的额度,前提是只要有足够的贸易业务的支撑,理论上就可以拿到相应的融资需求,于是不少企业不惜一切代价做大贸易量,目的就是为了能获得有效的银行或民间贸易融资额度。

企业利用贸易的名义,大量开立远期信用证(一般都为90天),从国外进口大宗原材料然后在国内以低于成本的价格进行销售,其损失部分即为融资成本。一般行情情况下融资成本在年息20%以内,虽然很高,但相对于浙江一路高涨的民间借贷成本而言,还是属于较低成本的融资,这让很多企业不断铤而走险。套取了90天左右的资金使用期限,到期归还之后再开设信用证,循环使用,从而使资金得到了延续使用的可能性。毫无疑问,这种内耗式高成本的资本运作犹如饮鸩止渴和吸食鸦片,一旦涉足就不能自拔,而且滚动次数越多耗费成本越高。

四海化纤被指就是利用该模式进行大量融资。四海化纤的PTA,2006年一年产能30万吨左右,但是从其进口PTA的量来看,却达到100万吨以上,也就是说大约有近70万吨的PTA是在市场上销售掉,而非企业自身需要,它是通过大量进口PTA给自身和他人融资。这也很好地解释了PTA市场为什么多年来萎靡不振:大量的融资类PTA在市场上以远低于成本的价格进行销售,从而极大拉低了PTA的市场价格。

2008年下半年以来,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彻底粉碎了这些公司的发财梦。由于原材料的大幅度跌价导致贸易融资成本暴涨,以及去年两度失利于期货市场,损失或达20余亿元,关于道远集团“破产”、“倒闭”的说法,开始在坊间流传。网上更有传言,道远集团欠债数十亿元,裘德道不堪重压,于去年11月7日晚试图自杀。与此同时,裘德道的“首相一号”从去年11月开始就不飞了,现已抵押给了北京的债主。

贸易融资模式的两大致命伤

有文章分析,在经济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应该说在2008年之前,整个浙江省虽然偶尔有业务风险出现,但是就贸易融资的发生额和逾期金额相比,坏账率还是非常的小,要远低于不良贷款率,的确表现出了所谓的较低风险业务的特征。其更多原因主要还是由于该类业务有一定的载体和渠道交易的特征,能够一定程度上规避风险。

但贸易融资模式有两大不确定性:来自贸易融资成本的不确定性,以及来自银行和国家宏观调控的不确定性。

前者主要是由于进口的大宗原材料的价格瞬息万变,而从进口到国内销售又需要一段时间,使得融资成本具备不确定性。理论上说,按照2007年的商品市场,贸易融资非但没有成本,反而会出现货物到港后价格大涨,拿了钱又可以赚差价的情况;而到2008年上半年时,利润已经没有了,但很多人出于对流动资金的渴望,仍然持续不断地进口,其间10%以内的亏损基本还算可控,甚至与银行直接融资成本相当,真正的危机出现在10、11两月, 所有产品价格暴跌普遍达50%以上。在原材料的大幅度跌价过程中,这种模式的成本也高达50%以上。

后者表现在:贸易融资最长期限一度达到180天之久,但随着宏观调控的日益加紧,同时外汇政策的日益改变,以及银行对贸易融资的关注,使得期限不断被压缩,最终目前基本上定在90天之内。期限的缩短,对于企业意味着成本增加的同时,也意味着延续性成为不确定。180天的情况下,企业一年只需考虑两次周转,而90天的情况下,一个季度就需考虑是否周转得出来。如果资金归还银行之后,银行出于风险的考虑在大势不好的情况下收缩额度,不让企业继续开证,直接导致企业的信用收缩,动辄几千万的现金流无法持续,如果在正常贸易的情况下,并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有钱多做贸易,没有钱就少做贸易,但是在纯粹套取信用的情况下,就变成了非常严重的问题。因为大量的资金已经实际上被提前予以使用,套取出来的钱已经被投入到了大量的固定资产建设之中,例如房产类项目。企业归还信用证项下的钱很多时候都只是为了临时周转而从大量的民间借贷资本掉头拆借而来,一旦无法周转出来,资金链就要崩溃。

关键在风险控制

除了PTA之外,还有铜、镍、铝等有色金属,由于其价格金额较大,同时用途广泛,市场巨大,容易销售,所以也被作为贸易融资的载体出现,浙江许多进行此类产品交易的企业,以帮助企业融资的名义四处兜售这种融资模式,从中赚取高额的收益:它们帮助企业安排好货物,一般都放在保税区,这样节省了货物运输时间,可以节省成本,然后让企业通过银行开设信用证给它们的境外公司,单据到达之后,银行一旦承兑,它们就安排转口或者别的方式帮助企业将这些货物再转卖给它们的另外一家公司,从而套出资金给企业。它们拿到的是银行信誉做保的信用证,几无风险,银行成了类似模式下最大的风险承担者,收益却最小,基本上仅为信用证金额的千分之几。

而银行之所以这样做,主要原因是:目前银行收入80%以上来自于利差收入,各家银行因此都将中间业务收入作为努力大幅度发展的重点目标,而缺乏很好的中间业务收入产品的情况让各家银行都将着力点放在了国际业务上。国际业务目前是银行创造中间业务收入的最大产品,尤其在浙江这样的进出口大省,中间业务收入中国际业务占了90%以上的比重,主要来自手续费收入、结售汇收益等其他一些资金产品的收益。在各家银行都日益竞争的情况下,许多银行都在国际业务收费上降低标准,导致了纯粹的价格竞争,同时还对风险相对控制较为宽松,都普遍认为有贸易载体下的融资风险相对较小,从而在额度审批上相对会较为简单。尤其在宏观形势良好、融资环境宽松的情况下,各家银行甚至还支持和帮助企业提供各种融资帮助,甚至主动给企业提供各种规避政策管制的办法,以使它们最大限度地获得资金。

分析同时表示,浙江企业普遍投资冲动剧烈,为了支撑这种投资冲动,企业在将现金流压缩到极限的同时,也特别喜好短贷长用,将短期的借款投入到长期的项目之中。但由于贸易融资等短期资金的前述不确定性,一旦遇到宏观形势紧张,其并不具备可延续性,这就直接导致了浙江企业总是特别容易在宏观调控的情况下,因现金流断链而导致大量倒闭。

其实,在那些大宗的、易变现的行业里,都有贸易融资的身影,也不仅是浙江企业在利用贸易融资,全国各地很多贸易公司,背后都是一些资金饥渴的大型公司,其中不乏上市公司,只不过它们隐藏得很深罢了。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贸易融资受到较大冲击,融资规模持续下滑。而随着经济刺激政策初见成效,进出口贸易融资开始出现回暖迹象。但其间风险不可不防。

业内人士称,贸易融资作为融通本外币贸易结算的资产业务,同信贷业务相比具有品种多样、期限灵活、限制较少和手续简便的特点,是银行为进出口贸易提供的主要金融服务。就其本身而言并无问题,但关键在于有效的审核、监控以及风险控制,在促进进出口贸易顺畅的同时,使其不偏离贸易融资的本来目的,不成为企业变相融资的方式,不给银行带来不应有的损失。控制风险的办法则包括加强审核交易真实性,对贸易融资项下的资金进行有效监控等,乃至增加保证金,提高企业融资成本,让其不走变相融资这条路。

上一篇:经济复苏的真实度到底有多高 下一篇:探营A国际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