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策略

时间:2022-08-17 01:32:23

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策略

摘要 如何提高在语文课堂上的效率,很多教授的方法各有利弊,到现在还没有一个令大多数人都接受的方式。笔者不揣浅陋,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5-0018-02

一、组织好课堂教学

只有提前做好课前的准备,才能更好地上好一堂课。对于教学的方式应该和实际相结合,根据同学们的兴趣和性格特点去进行,决不能一味地按照老师的想法去进行。教师要注意随时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让学生的精力集中到教学环节中来。一个班级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整体效果是良好的,只是少数人由于种种原因而使自己的行为失控,进而影响其它同学正常学习。

研究表明:“集中注意、没有受到干扰的学习行为与学习成绩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所以教师有必要运用各种方式干预和制止这些个体行为的发生,既能纠正其不良行为,又能保证整体的学习效果。用语言提示是直接的干预方式,通常用于教师与学生个别交谈,既不公开指责伤害学生自尊,又保证了教学环节的流畅性。例如,当教师转身在黑板上布置课题时,有两个学生互扔纸团,教师可以利用自学或讨论的时间直接对他们点明行为的错误性,以使他们自觉。当教师讲课时,有学生擅离座位,并影响到其它同学的学习,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指出其错误,并要求其放学后一起讨论这种错误行为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我们还可以以非语言暗示来间接干预和制止学生的不良行为。通常是教师利用身体的某个部位对学生的不良行为作出提示,由于其既保留了学生的自尊,又渗透了教师的关爱,所以形式更巧妙,结果更有效。例如,当教师讲课时,有两个同学在座位上做小动作,又担心被老师发现时而抬头,这时,教师可以边讲课边对他们皱一皱眉头,以暗示他们听课;当两个学生交头接耳时,教师可以一边继续讲课,一边走向他们;当有学生精神不振,或打盹或发呆时,教师可以提高嗓门,有意识地对着他们讲课;当大家都在激烈讨论问题,而有两个同学在消磨时光时,教师可以将手搭在其肩上,检查他们已有的结果并加以鼓励,再作出下一步思考的提示。这些非语言暗示都明确地传递了一种信息:“我看见你在做什么,我不喜欢你这样,快回到学习上来。”其优点是不需要打断课堂教学的进程,就能让学生从短暂而不严重的不良行为中走出来,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把握好教学语言的分寸

课堂四十分钟,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主要借助语言来实现。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的课堂语言对提高教学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语言应该是能够让学生接受的语言。教师提问不要过大,过于笼统。否则,学生对于这样的问题要么无法找到切入点,要么不围绕课堂预设,乱说一气。一位教师在教学《我爱故乡的杨梅》的时候,首先让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然后就朗读提问:你了解了课文的什么内容?学生一时也不知道从哪些方面回答才好,于是就出现了冷场的局面。在我看来,这个问题提得有一点大了。其实,老师还不如去问学生:这篇课文写了杨梅的哪些方面?这样也许会好一些。

三、设计好新颖有趣的导入

课堂时间只有短短的40分钟,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和任务要在这40分钟之内完成,一个良好的开端是极其重要的,对于语文教师来说,一节课的开端要从一个新颖有趣的导入开始。一般来说,一个好的开头,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从而为这节课做一个积极的铺垫。甚至可以说,在一节课开始前,导入设置的精妙与否关系到一节课的成功与失败。那么面对着如何开好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个问题,教师的作用就至关重要了。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仔细认真,把握不同文章的特点设计出不同的导入方式。如果是一篇记叙文的话,课堂的开端可以采用让同学讲故事的方式,来讲述类似于此文章内容的一些故事,师生共同参与讨论,在热烈的讨论气氛中慢慢把学生引入主文,达到水到渠成的课堂效果;如果是游记,则可以让学生利用地图和已经掌握的知识内容先查出这个旅游景点的具体地址,再让学生进一步讨论这个地方的气候生态等的特点,或者让去过那里旅游的同学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此时的教师充当着导游的作用,诱导着学生去读文章,看看作者所描述的情境是怎么样的;如果是抒情的文章,则可以配合以音乐,忧伤的或者欢快的,让同学朗诵,把大家带进入到作者所要描述的情境当中,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投入地去学习,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上一篇:在“数学化”中夯实高考复习基础 下一篇:科研院所的文化建设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