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激兴趣 创新手段促提高

时间:2022-08-17 12:01:37

创设情境激兴趣 创新手段促提高

摘 要:初中英语新课标对教师教学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就是要以以素质教育为目标,把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作为主要教学手段,从而不断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完成这一任务,需要教师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便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本文对中学英语情境教学与学生兴趣的培养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创设情境;创新手段;情境教学;学生兴趣;培养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大意是说,人们获得知识时,求知不如喜爱,喜爱不如为乐。对于教育工作来讲,它向我们揭示了这样的道理:要使学生要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就必须想法激发其兴趣。初中英语教学也不例外,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十分重要的。那么,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怎样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创新手段,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呢?

一、英语情景教学法及其原则

所谓英语情景教学法,主要是指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出发,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教育教学内容,用各种手段尽可能多地创设具体生动的英语语言视听环境,使学生在切身接触和感受英语的过程中,激发学习英语兴趣,培养求知欲望,提高英语语言理解和思维表达能力,进而促进综合能力的提高。英语情境教学具有直观性、科学性和趣味性的特点。英语教学情境教学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可接受性原则,就是要求情境的创设要考虑到学生能不能接受,情境创设要采用恰当的方式;二是真实性原则,就是要求教师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情境创设要注重通过学生的生活情感体验来设置;三是交流性原则,就是要求教师善于创设富有感染力的立体视听情境,为学生创设多姿多彩的英语交流情景。

二、创设英语情景激发学生兴趣的策略

1.鼓励学生自主参与

英语是一门语言,语言的交际性特点使得英语教学必须重视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让学生主动参与,与学生积极交流,同时,通过鼓励学生积极进行自我评价,大胆投入实践,使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学习主体,使学生在参与和练习过程中培养语言潜质,提高交际能力。

2.善于激发学生想象

从心理学上讲,人的想象力是无限的。因此,英语教学要抓住知识有限、想象力无限这一金钥匙,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要努力挖掘所有与英语课程相关的因素,据此给学生创设富有无限发挥空间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的思维在由点及线、由线及面、不断发散的过程中,创造出新知识的形象来。

3.注重信息技术应用

当今时代是个信息化的时代,教师要通过利用丰富的教学元素,来构建多样化信息化教学情境。比如,讲授新课前,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对教学内容进行引导展示,导入新课;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创设故事性的多媒体情节,把大量抽象的、难以理解的信息,转化为具体的、灵活的画面和语言,通过模拟真实的手法,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三、创设英语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应注意的问题

1.创新情感交流要注意学生个性差异

人是感情动物,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如何,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有道是:“亲其师而信其道”,意思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融,决定着学生学习的自愿度。教师要注意学生个性差异,通过自己的一举一动去影响和感染学生,使学生对英语课程发生兴趣。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每个学生身上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教师只有让每个学生切身感受到老师的亲切,感受到对自己的友好、信任和尊重,才能使师生之间始终荡漾着一股情感的暖流。对于学生身上的缺点和不足,教师要因人而异、倍加关爱地指出改正的方法,能表杨转化的决不批评,能赞扬激励进步的决不训斥,让学生体会到师生关系的融洽,积极感受学习的快乐,体验胜利的喜悦,激发强列的兴趣。初中学生年龄小,心理尚处处发育阶段,由于英语科的自身特点,部分学生会感到学习英语比其他科目难,特别在遇到困难的情况下,极易产生学不会的恐惧心理。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小组和同桌英语学习快乐实践活动等方式,创设互助合作的学习气氛,积极消除学生的恐惧情绪,使学生都能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取得最佳学习效果。

2.激发学生兴趣要结合学生思维特点

按照皮亚杰(J.Piaget)关于个体智力发展年龄阶段的划分,初中阶段(12―15岁)正是“形式运算”阶段,具有特定的思维特点。这个阶段的学生头脑中可以把事物的形式和内容分开,可以离开具体事物思考问题,可以根据假设进行逻辑推演,能运用形式运算来解决一些逻辑课题。但尽管初中生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但有时思维中的具体形象成分还起较大作用。根据此理论,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根据学生思维特点,创造课堂英语学习情境,比如,在学习家庭成员、动物名称等英语单词时,教师可设置家庭成员、动物卡通画等动画情景,营造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习动机;在提高学生记忆力方面,可以通过开展单词记忆、单词派对和英语朗读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自己的“用武之地”展现才华,获得成就感,增强趣味性,收到好效果。另外,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巧设游戏、口语对答、歌曲演唱等形式,积极活跃课堂气氛,强化学生的认同感,鼓励学生的表现欲,让学生在动“身”和动“心”的过程中,把“乐”做之事当“实”事做,进而不断产生“新”灵感,创造性地思考新问题,使课堂教学达到“信其师、善其道、乐其学”的创造效果。

初中英语教学是一门“活”的艺术。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就会产生一种获取知识的强烈欲望,在这种强烈欲望的驱使下,就能够轻松地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由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学习,把艰苦的学习看成快乐的享受。因此,英语教师只要能正视学生实际,注意个体心理差异,关注不同学习需求,探索兴趣培养捷径,就能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参考文献

[1]杨建生,《中学生英语学习漫谈》[M],漓江出版社,2009年11月

[2]古新萍,《中学英语启发式教学法漫谈》[J],内蒙古教育,2010年5月

[3]秦晓敏,《论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J],,广东教育,2011年10月

上一篇:关于护理配合在麻醉中重要性的实践与探讨 下一篇:中职《广告设计》课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