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因素主导下的江南聚落空间研究

时间:2022-08-17 09:16:59

不同因素主导下的江南聚落空间研究

摘要:通过安徽宏村和浙江诸葛村两个案例的对比分析,揭示了不同的江南传统聚落从形成因素到空间布局都存在很大差异,并且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宏村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自然地理的变化规律。而诸葛村有着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人文因素在其发展过程中占主导地位。

Abstract: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Anhui Hongcun and Zhejiang Zhuge village two cases analysis, reveals different Jiangnan traditional village is different from the formation of factors to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analyzed the reason. Change law of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ongcun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natural geography. Zhuge village has a speci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humanistic factors dominated in the process of its development.

关键词:聚落空间;环境;规划布局;民居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Key word:The settlement space;Environment;Planning layout;Residence

引言

江南传统的乡村聚落空间,是江南地区乡土文化组成的重要部分,也是探索江南地区经济、社会、人口、文化、环境与资源的主要内容。它是关系着民众的生活与自然高度结合的生存空间,是一个地域人文智慧的高度结晶。从历史的宏观角度上审视江南不同聚落空间的生态文化演变,研究与传承蕴含在聚落空间的人文精神,深化对现代地理聚落空间的认识,具有一定的文化意义。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将选取两个不同地域,同时都较为具有代表性的古村进行研究,这两个古村分别为:安徽宏村以及浙江诸葛村。

宏村,位于安徽省黄山西南麓,距黟县县城11公里,是古黟桃花源里一座奇特的牛形古村落。宏村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公元1131――1162年),距今约有900年的历史。【1】宏村最早称为“弘村”,据《汪氏族谱》记载,当时因“扩而成太乙象,故而美曰弘村”,清乾隆年间更名为宏村。

诸葛村位于浙江省兰溪市。是三国时期蜀汉名相诸葛亮后裔的聚居地,坐落在兰溪市高隆之西。诸葛村中现居有诸葛亮后裔近4000人,为全国诸葛亮后裔最大聚居地。

一.聚落空间环境的形成过程:

1.1宏村――依水而建的牛形村落

宏村位于安徽省黟县东北部,整个村落依山傍水,村后以青山为屏障,地势较高,可挡北面来风,既没有山洪暴发冲击的危险,又有仰视山色聆听泉水的愉悦。八九百年前的建村的先人们便有了先建立水系后依水系而建村的高瞻远瞩,所以使它有了水一样的灵性,这也正是它比其他徽派建筑的村落更具魅力的原因,被誉为“画中的村庄”。

1.1.1宏村的初步形成

明永乐年间,宏村76世祖三次聘请风水先生何可达进行查审。何认为宏村的地理风水形势乃一卧牛,必须按照“牛型村落”进行规划和开发。

首先利用村中一处天然泉水,扩建成半月形的月塘,作为“牛胃”;然后,在村庄西面吉阳河上横筑一座石坝,用石块砌成有60多厘米宽400余米长的水圳,引导西流至水进入村庄,由南转向东流出,绕着一幢幢历史悠久的楼舍,并贯穿“牛胃”,这就是“牛肠”。沿河建有踏石,供浣衣、灌园之用。“牛肠”两旁的民居里,大都有栽种着花木果树的庭院,砖石雕镂的漏窗矮墙,曲折通幽的水榭长廊,小巧玲珑的盆景假山。弯弯曲曲的“牛肠”,穿庭入院,长年流水不腐。然后在村西虞山溪上架四座木桥,作为“牛脚”。从而形成“山为牛头,树为角,屋为牛身,桥为脚”的牛形村落【2】。(图1)

1.1.2宏村的演变与最终成形

据说开挖月塘时,很多人主张挖成一个圆月型,而当时的76世祖妻子重娘却坚决不同意。她认为“花开则落,月盈则亏”,只能挖成半月形。最终,月塘成为“半个月亮”。

后来的风水先生认为,根据牛有两个胃才能“反刍”的说法,从风水学角度来看,月塘作为“内阳水”,还需与一“外阳水”相合,村庄才能真正发达【3】。明朝万历年间,又将村南百亩良田开掘成南湖,作为另一个“牛胃”,历时130余年的宏村“牛形村落”设计与建造告成。

1.2诸葛村――依山而建的八卦村

诸葛村独特之处一是全国最大的诸葛亮后裔聚居地;二是按照九宫八卦阵布局而建的村落内外部结构。

1.2.1诸葛村的选址与建立

九宫八卦图建筑布局是由迁居诸葛村的诸葛大狮规划的。根据《宗谱》中有关诸葛八卦村先贤事迹中记载所述,诸葛大狮精通堪舆之术,认为原先族人所居住的葛塘地形狭隘,不会兴旺,便亲自去另找吉地,及到高隆(即今诸葛村),才很高兴地说:“这里才是我称心如意居住的地方。”便用高价买下,族人遂举迁至此【4】。

纵观诸葛村的地形,很符合形式宗堪舆家的理想模式。“从大处说,它是丘睦边缘最后一处冈阜起伏的地方,而冈阜起伏正是形式宗风水的基本依托,它西北高而东南低,背靠山峦而面对溪水,这是形式宗所追求的‘天地之势’。从小处说,诸葛有一个由小山丘封闭围合的完整的小环境。诸葛大公堂正在村中央的‘龙穴’上……诸葛村的格局是:左有石岭溪,右有高隆市,前有不漏塘,后有高隆冈,这是一个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灵守中’的风水格局。”【5】 这体现了浓厚的传统中国的建筑风俗,民俗学家张紫晨先生在谈及建筑民俗时, 认为“凡住宅,左有流水谓之青龙,右有长道谓之白虎,前有污池谓之朱雀,后有丘陵谓之玄武,这是最贵之地。”

1.2.2诸葛村的最终格局

纵观整座村镇,是坐落在周围八座小山当中,而这八座小山又同时符合古时八卦的方位,东西北三面环丘,南方则有开阔的水田和水塘。村中又有八条小巷向外辐射,形成内八卦,周围自然环境与屋宇井巷配成双重八卦,充分反映了诸葛后裔的精湛的堪舆术(图2)。

1.3不同聚落空间的形成原因

从宏村的例子可以看出,许多江南传统聚落的环境形成与各自的地形地貌特征是息息相关的。它们既符合自然地理变迁的规律,又体现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去构设自身生存的生态环境,是祖先最优化营造聚落空间的生态智慧。

而诸葛村的案例表明,聚落的形成除了地理特征的形象以外,人为的因素也是很重要的。居住其中的人因特殊的文化历史背景,也会形成独特的聚落空间。

二.聚落空间的规划特点

2.1宏村――人工水系

宏村的水圳建于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3年),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总长1200多米,绕过每家每户,长年有清水流过。宏村人的祖先很会利用自然的溪水,他们在宏村的上游初始的溪河上拦河建石坝,用石块砌成的数米宽的人工水渠,利用地势落差,把清水引入村中。水圳弯弯绕绕,穿堂过屋,经过月塘,最后注入南湖,出南湖,灌溉农田,浇果木,重新流入濉溪,整个村庄得到了滋润,并且有了动感,创造了一种“浣汲未防溪路远,家家门前有清泉”的良好环境【6】。

2.1.1水系的功能

这人工水系,丰富了村落景观,和谐、多变又富有灵气(图3)。这样的水系主要形成了六类功能:一是防火;二是饮用;三是洗涤;四是灌溉;五是发电;六是调节小气候,改善气温和湿度,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2.1.2水系的特色

水圳沿途建有许多小渠踏石,人们洗涤、浇花灌园都非常方便,是古代村落的“自来水”。当年村民饮用、浣洗都在“牛肠”里。汪氏祖先当年曾经立下规矩,每天早上8点之前,“牛肠”里的水只能用来饮用,过了8点,村民才能在这里洗涤。更为奇妙的是,这牛肠的水位,无论天晴下雨,总保持在一定的高度――水位总是低于小桥以下一段距离,十分奇特。

2.2诸葛村――九宫八卦

中国人历来重视血缘关系,乡村更是如此,因此祠堂、宗庙等建筑一般居于村落的中心位置。建设者全面规划、精心布局,以钟池为中心(图4),八条小巷向外辐射,形成内八卦,四周拱卫着大公堂、怀德堂、崇信堂、丞相祠堂等建筑,组成了一个宏伟机巧的“九宫八卦”图形的迷宫式建筑群;更为神奇的是村外八座小山环抱整个村落,构成外八卦,正好与文献上记载的“八阵图”相吻合,有很强的防卫功能与观赏价值【7】。

据传盗贼进村会因巷道交错复杂、难觅出路而被擒获。抗战时期,日军从岗下大道经过,由于四面环山,茂林修竹,未能发现这一繁华村落,从而免受劫掠之灾。

2.3不同因素主导的聚落规划

从规划布局上,宏村是比较明显的利用水系作为规划上的亮点,既有利于居民的生产生活,又成为环境的一大特色。而诸葛村这类人为因素较为明显的规划,更多的是考虑了整个村落的形态和功能,有其他更深层次的寓意。

三.聚落空间的民居建筑

3.1宏村――徽派建筑的代表

宏村的建筑主要是住宅和私家园林,也有书院和祠堂等公共设施,建筑组群比较完整。其中的各类建筑都非常注重雕饰。木雕、砖雕和石雕等堪称细致精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村内街巷大都邻水而卧,民居也都围绕着月沼布局【8】。比较典型的建筑有南湖书院、乐叙堂、承志堂、德义堂、松鹤堂、碧园等。

宏村的古民居,以正街为中心,层楼叠院,街巷婉蜒曲折,路面用一色青石板铺成。两旁民居大多为二进单元,前有庭院,辟有鱼池、花园,池边多设有栏杆。从远处看,马头墙层层跌落,额枋、雀替、斗拱上的木雕姿态各异,形象生动(图5)。

3.1.1徽派建筑的典型

被誉为“民间故宫”的“承志堂”是黟县保护最完美的古民居。它正厅横梁、斗拱、花门、窗棂上的木刻工艺精细、层次繁复、精雕细镂、飞金重彩、人物众多,堪称徽派“四雕”艺术中木雕的精品。此外还有古朴典雅的敬修堂和气度恢宏的东贤堂、三立堂等。月沼平滑似镜,南湖碧波荡漾,青石街道古朴而有韵味,古木参天,这些景致构成了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与此同时,这样的建筑也反映了悠久历史所留下的广博深邃的文化底蕴。至清代宏村已是“烟火千家,栋宇鳞次,森然一大都会矣”。

3.1.2建筑形制的由来

宏村能够形成如此宏大的建筑遗产,主要来源于当地曾经拥有的深厚经济基础。明清时期,徽商崛起,徽州文化繁荣,有的亦儒亦商,亦官亦商,官商结合。宏村又是盐商居多,他们积累大量资金回乡置产、修桥铺路、兴修水利、开书院。因此,该村文化氛围浓厚,文人蔚起,科甲连绵。在文化名士、徽商之外,该村还出过不少名医。其中有些是中医世家,世代相传。

徽派建筑是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比较成熟的建筑流派,它的工艺特征和造型风格主要体现在民居、祠堂、牌坊和园林等建筑实物中。其中最具特色的又数传统民居,主要是因为它们集中地反映了徽派建筑的主要特征。

3.1.3民居的特点

徽派民居多为多进院落式集合形式(小型者多为三合院式),体现了徽州人“聚族而居”的特点。民居一般为坐北朝南,倚山面水,讲究风水价值。布局以中轴线对称分列,面阔三间,中为厅堂,两侧为厢房,厅堂前方为天井,做采光通风之用。民居当中院落相套,造就出自足性家庭的生活空间特点。民居外观整体性很强,高墙封闭,马头翘角,墙线错落有致,黑瓦白墙,色泽典雅大方。在民居的装饰方面,清砖门罩、石雕漏窗、木雕楹柱与建筑物融为一体,堪称徽式建筑的一大特色。

徽州的祠堂和牌坊也是徽派建筑中的重要建筑形式。每个村落都有祠堂,祠堂建筑规模宏大,富丽堂皇。

散落各地的各式牌坊,是古代徽州人文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3.2诸葛村――农耕文化和市井文化的融合

3.2.1民居分布的由来

诸葛村的民居建筑是构成该村落的基本部分,其数量远远超过宗祠建筑。随着家族的扩大,宗派的繁衍,诸葛村的民居越来越多。虽然数量在不断增加,但这些民居建筑都没有超出最初的布局构思。据《宗谱》记载,诸葛氏历代后裔建造房舍,都是“确守先训,不以改图”――即围绕宗祠建筑,有序地安排民居建筑【9】。由于诸葛村的地形中间低、四周高,初时的宗祠建筑已占据了中心位置,所以民居建筑基本围绕宗祠建筑逐步向外发展。因此出现了高低错落、鳞次栉比的状况,甚至连巷道也是高低不平、蜿蜒曲折(图6)。

3.2.2民居建筑形制的形成原因

诸葛村民居的基本形制与浙西、皖南、赣北的民居建筑形制大致相同,都是独立、封闭、内向的小天井院落。但诸葛村的民居建筑也有自己的特色。从现存的明清建筑看,大多数民居都适应商人的生活方式,反映他们的文化品位。这主要是因为诸葛后裔的经商意识相对较强。据《宗谱》记载,从明代中期到清代,诸葛氏族人“远而经商者比比皆是”、“运输贸易半个中国”,尤以诸葛药业“驰名浙东”,堪称“商战之雄”,诸葛氏因经商而“卓然自立,声施粲然” 【10】。

经商发家后的诸葛氏族人当然要置田置地,建造房屋,以光宗耀祖。因此,诸葛氏族人在修建住宅上比较讲究。他们会把其他地方住宅的建筑形制、装饰风格融入到自己的住宅中。但由于村中地势的限制、传统的农耕文化的影响、以及族中文化人不屑“末业”的舆论干预,富裕人家的民居也不敢过分张扬。

3.2.3民居建筑形制特点

诸葛村的民居一般是一家一室自成结构,基本上体现传统的耕读文化风格。然而这些民居在安全性能上加大了防范力度――住宅院落外墙越建越厚,防盗设施也越来越讲究。除此以外,内部装饰比之先前更加精细。所以诸葛村的明清民居建筑精巧、对称,大多数民居以三间二厢一天井为主,条件更好的,则建四合院,最大的住宅是三井两明堂,但这种形制在诸葛村数量并不多。

村中几乎所有的民宅一律是青砖灰瓦马头墙,大多数民宅都有大小不同的私家花园。在装饰方面,门面都较为气派,青石柱、门梁顶上都加以装饰。内屋的梁柱结实,横梁、牛腿、窗格雕刻讲究,精细华丽。一般雕有福禄寿喜、虫鸟花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等;较有文化的,则雕刻渔樵耕读、琴棋书画、笔墨纸砚、八仙过海等,体现出传统的农耕文化的特色。

3.3民居建筑的对比

作为传统的建筑流派,徽派建筑一直保持着其融古雅、简洁、富丽于一体的独特艺术风格。宏村的民居是徽派建筑的典型代表,而诸葛村的民居也受到徽派建筑的影响,但表现出与当地其他村落明显的差异。诸葛村中的部分人家,特别是在外经商衣锦还乡的大户人家,其住宅雕饰则毫不掩饰地体现出商业文化气息。其中最常见的是细木窗格嵌着以钱串子为题材的雕饰,花板上则刻着聚宝盆。

四.小结

传统聚落形态是长期适应外部自然人文环境的产物。外部环境系统是包含多种要素的复杂系统,每一要素都会对聚落形态的演进发生作用。外部环境系统的组成结构上,主要分为两个部分,自然地理因素对聚落形态的影响是长期的、稳定的、根本性的。社会人文因素对聚落形态的影响是直接的、多变的、高效的。两种因的矛盾反映了聚落从原始自然转变为人化自然过程中,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基本立场。

宏村的村落选址、布局和建筑形态,都以周易风水理论为指导,独特的水系是实用与美学相结合的水利工程典范。而诸葛村无论是规划布局、空间形态,还是礼制建筑、民居建筑,都充分体现出诸葛氏家族独特的文化意蕴。两座村落的形成发展,都有其各自的主导因素。宏村的空间布局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更为密切,而诸葛村的规划更依赖于文化背景。两座村落都有极为重要的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海英. 明清江南地区与其他区域的经济交流及影响. 社会科学[J],2003(10).

[2]陈晓燕,包伟民.江南市镇[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版.

[3]李立.乡村聚落:形态、类型与演变――以江南地区为例[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版.

[4]丁俊清,杨新平.浙江民居[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12月版.

[5]段进,季松,王海宁.城镇空间解析――太湖流域古镇空间结构与形态[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1月版.

[6]丁琦.江南六大古镇文化研究[D] .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7]钟惠华.江南水乡历史文化城镇空间解析和连结研究[D] .浙江大学,2006年.

[8]黄敏捷.宋代江南市镇初探[D] .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9]李婷婷.关于传统民居普查的研究[J]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

上一篇:工程造价中介咨询与施工企业合作初探 下一篇: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裂缝分析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