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管理中对工程变更的控制

时间:2022-08-17 09:10:39

造价管理中对工程变更的控制

摘要:适当工程变更有利于实现项目的目的,但过于频繁、不合理的工程变更会严重阻碍项目的实现。工程变更对造价管理工作带来的影响往往是负面的,必须针对不同变更内容采取相应控制措施。

关键词:造价管理;工程变更;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工程变更的定义

变更的意思就是改变,包括作用对象、作用位置、作用方式及作用来源等。变更包括两种类型,一是合同变更,包括合同的性质和主体变化,这种变更相当于项目的重新开始;二是工程变更,它保证在合同界定的主体与内容不变的框架下,对工程范围、数量、价格或做法等进行更改[1]。一般将工程变更分为设计变更和其他变更两大类。

2工程变更的种类

2.1 工作范围变更

工作范围变更是指业主或工程师指令承包商完成的工程范围与原合同规定的工作范围不一致,对工程范围作出改变的一种活动。工作范围的变更是最为普遍的工程变更现象, 通常表现为工作量的增加或减少。

2.2 施工条件变更

施工条件的变更是指由于实际的现场条件与招标文件、施工合同中描述的现场条件不同, 为使工程顺利进行, 承包商不得不增加一些必要的措施来实现施工合同规定的任务, 增加的工作必须通过变更令的形式实施。

2.3 设计变更

在施工前或施工过程中, 对设计图纸的任何修改都属于设计变更。业主、工程师、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均可提出设计变更。如业主对项目功能的局部改变而提出设计变更, 设计单位因对原设计图纸修改和完善会提出设计变更, 工程师和承包方对项目合理的建议也会产生设计变更。

2.4 施工变更

施工变更的情形主要有:加速施工;施工顺序的调整;施工技术方案的改变。

2.4.1 因加速施工所造成的施工变更。又可细分为两种情况:(1)承包商应业主要求对某些工作加速施工;(2)由于承包商自身原因造成某些工作工期延误, 需加速施工。

2.4.2 施工顺序的调整。因施工顺序调整所造成的施工变更可分为三种情况:(1)由于设计变更, 造成变更相关工作的施工顺序发生调整;(2)监理工程师指令某些工作的施工顺序发生调整;(3)因承包商原因造成施工顺序调整。

2.4.3 施工技术方案的改变。由于施工技术方案造成施工变更的情形有:(1)由于设计变更, 造成与变更相关工作施工技术方案的改变;(2)由于监理工程师的指令,改变了某些工作施工技术方案;(3)因为承包商自身的原因造成施工技术方案的改变。

2.5 技术标准变更

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业主出于投资和进度控制的考虑,可能要求承包商提高或降低工程质量的技术标准,或者改变材料质量和类型, 或者由于工程质量、技术标准的改变和施工、设计法规的改变,引起的设计和施工修改[2]。

3 工程变更对造价的影响

合理的工程变更对项目是有利的,具有正面的推动作用,但是不合理的、过于频繁的工程变更将对造价造成不良影响:

3.1造成工程费用超标

工程的建设标准、材料、设备及工艺的变更,会直接对工程的造价产生影响,一般会引起工程造价的增加,而当增加的额度超过工程预算时,变更引起的工程造价总额将超出工程总造价的控制目标,降低了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

3.2 引起工程索赔

当发生工程变更后,施工方增加额外的费用支出,施工方一般会向业主方提出索赔。由于建筑市场竞争十分激烈,许多施工单位在合同订立阶段以较大的幅度让利,而在施工阶段通过创造索赔机会,弥补谈合同时的让利。工程变更对工程造价将会产生至少10%的影响,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

3.3 造成工程量、施工方案或工程成本的变化

工程变更包括设计变更、进度计划变更、施工条件变更、技术变更、合同变更及工程量清单的变更等。由于工程变更往往较工程进度滞后,当发生工程变更时,往往对工程已完成的部分造成影响,从而产生一定的费用增加。

4工程变更的控制

笔者认为,应该采取相应不同的控制措施应对不同的变更,以达到有效限制工程变更的目的,使建设工程的目的得到更好的实现。

4.1 范围变更控制

根据变更工程量的大小不同,针对不同的范围变更应采取不同的措施:

(1)对于工程规模小、费用低的额外工程, 工程师应通过变更令实施

承包商往往考虑与业主关系,同意实施范围变更, 但会提出重新商定额外工程的单价, 因变更工程量较小, 工程师通可过协商认可新的价格, 实施额外工程。

(2)对于变更工程量适中、变更费用不高的额外工程,工程师应尽量避免采用变更令, 可以采用“承担小任务的承包商清单”的变更控制手段。采用这种机制可不通过竞争形式发包新增工程, 而且避免承包商通过变更令获得额外的间接费与利润。

3) 对于变更工程量大、变更费用高的额外工程, 可采用邀请招标确定中标单位, 承担额外工程施工。

4.2 施工条件变更控制

施工条件变更要区分情况进行控制。

(1)当招标文件以及施工合同中描述的现场条件与实际现场条件存在差异时, 工程师应审核此项变化是否构成变更, 判断的依据是:施工现场条件的差异是不是“一个有经验的承包商预先能否合理预料到”的?如果这些差异是一个有经验的承包商在投标报价时就能预料到的, 则工程师可以认为这些施工现场条件的改变不构成变更,工程师不需要发出变更指令, 因为这些施工现场条件的改变而产生的费用,以及相应的风险,承包商在投标报价中应该已经考虑;如果这些差异是一个有经验承包商在投标报价时无法预料到的, 则可以认为这些变化构成工程变更, 工程师可变更令实施工程变更。

(2)不明的施工现场施工条件, 如地质情况、恶劣的天气等, 是一个有经验承包商无法预料到的, 此项改变构成变更, 工程师应变更令实施变更。

4.3 设计变更的控制

对于设计变更的控制,可以按照以下思路进行:

(1)根据设计变更的责任进行控制。设计变更事件发生后, 工程师应分析设计变更产生的原因。

设计变更产生原因可归纳为:

业主从使用角度出发, 改变工程局部功能;

② 勘探、设计图纸深度不够;

③ 设计图纸矛盾, 方案不合理, 设计图纸错误;

④ 监理工程师和承包商提出合理化建议;

⑤ 设计规范的修改;

⑥ 监理工程师指令错误或指令不及时;

⑦ 承包商擅自修改设计图纸或不按图施工。

对于前6种原因, 产生工程变更的责任者是业主, 设计变更产生费用及工期延误由业主承担,但是对于第7种原因, 工程变更责任者是承包商, 变更费用由承包商承担, 工期不得顺延。

(2)设计变更图纸的控制。设计变更涉及到设计图纸的修改, 设计变更的图纸一般必须由原设计单位提供, 或虽然可以由承包商提供设计图纸, 但必须由设计单位审查并签字确认。除设计单位外, 任何项目参与者提供的图纸均为无效。业主可对此作出这样的规定: 设计变更一般情况下若没有设计单位提供的变更图纸, 不得进行变更价款的结算。另外, 为保证设计变更图纸的合理性及可施工性, 设计单位提供的设计变更图纸均应由总监理工程师审查, 经审查批准后的图纸才作为承包商实施变更的依据。

4.4 施工变更的控制

根据国际惯例,通常情况下施工方案变更造成的损失由承包商负责。另外, 承包商有权改变施工技术方案以及施工顺序, 而这种改变的责任应由承包商承担, 无须按变更程序来处理。而对于设计变更引起的施工技术方案的改变、施工顺序的改变以及业主要求的加速施工,应按正式变更程序来处理。

4.5 技术标准变更控制

对于技术标准的变更,必须通过工程师发出变更令来执行。

参考文献:

[1] 姚斐工程变更对造价管理的影响研究[J]科技风2012年12月

[2]吴书安工程变更的分类控制[J]建筑经济2007年第七期

上一篇:应用于城市道路的SMA配合比试验研究 下一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选型及设置要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