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激前行培训促成长

时间:2022-08-17 07:53:37

学习激前行培训促成长

作为一名将近三十年教龄的教师,也渴望成长,也期盼自己具有大师的风采,举手投足能有足够的魅力和内涵去吸引、诱导自己的学生,让他们能在学习、生活、美德的道路前行地更远,因此我潜心学习,且行且思。最近,参加了2012年和2013年的数学国培,反复聆听了汤老师的《自主发展取向的教师专业成长》,闭目沉思,感受颇深,有被理解被关注的感动,可更多地又唤起了自己深深地思考。

身为一线教师,工作压力大,待遇只是够保证生活而已,在晋升的路上屡屡拼搏,家长的不理解,学生的种种“意外”,工作的环境渐变,人际关系的微妙,少有不慎便会带来了多种意想不到的问题。即便如此,面对“素质教育”旗帜下的“应试教育”,升学和考查的压力,我们真像上了弦的陀螺不停地转,却逐渐失去了自我。今天,听了汤老师的讲座,意识到改变现状的重要和必要。回顾几十年来自己的成长经历,我认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是由学习到实践,再回到学习的过程。

一、学习,在导师的指引下前行

我刚从教时,由于当时是“毕业分配”,开始从事的是教学工作,空有一腔热情以及和现实相差很远的理论。工作之余,坚持利用闲暇时间学习初中各册教材和“教参”,还记得1983年底,湖北省举行第一次分学段中小学教师教材教法过关考试,最终以93分的成绩获得全县初中数学学段第二名,就因为在教材分析里没有用到“同解方程”和“方程的同解原理”而比第一名少得3分。也因为这个93分让我站在三尺讲台上,我自信满满。

可是一节课结束,看到学生那茫然、疑惑的眼神,我顿时惶然失措。学校的领导和老教师看到我的恍然,给我讲解了很多备课的理念,课堂教学的技巧,作业设计的方法。还有当时的县数学教研员秦老师的关心、信任与指导,之后,每每有大型的教科研活动,领导也指名让我参加。前瞻的引领、教育的呼唤、零距离的专家引领、教授的培训让我顿然开朗,再站在那三尺讲台,手握那三寸粉笔时,我也能满面春风,娓娓道来。是这种“帮扶”方式,让我迅速成长起来。

随着课改如火如荼的展开,使我明白了教师要有一种强烈的资源意识,自觉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和知识结构,以便更好的为教育教学服务。时代的飞速发展,让我们及学生接触了新生事物,广阔的课内课外学习资源为他们知识的积累提供了的机会。我们在学校学习的那点知识,已经远远不够了。要想成为研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不学习怎么可以,怎么能胜任现在的教育教学工作?生活是一个广阔的学习的课堂,有很多东西是我们所不了解的,为了使自己不被社会所淘汰,只有加快学习的步伐!明白:一个优秀教师应该抓紧一切时间增加知识储备,只有这样才能用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和学生共同进步。

二、实践,在教学教研中绽放精彩

在整教学活动个中,课堂便是其展示知识能力、发挥专业影响力的基本场所,当在课堂上教师能力发挥到了较高的效度时,便较好地实现了其专业水平在课堂中的价值。课堂是检验教师知识、能力水平的最好平台,也是见证教师专业发展历程的最佳视觉。

2006――2010年参与由教育部北师大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北师大版教材《初中数学探究式学习课堂结构研究》实验,教研员的指导,同事的切磋,三年中所写的论文《两种教学情形之比较》(2006年3月)和《“回顾与思考”教学初探》(2009年3月)在《初中数学教与学》。同时2009年6月所写的《日历中的方程教学设计》在中国数学教育学会的专业杂志《中小学数学》上发表。记得在一个暑假参加市骨干教师培训期间首次接触《几何画板3.0》,回到学校没有可供教学使用的电脑,渐渐地随着办学条件的逐步改善,也渐渐加强了对《几何画板》的应用研究,解决了数学教学中难以呈现的“形成”效果,并为参与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主持的《Z+Z在数学教育中的应用》奠定了很好的技术基础,为学校的课题研究起到引领作用。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常常利用网络资源丰富自己的备课内容,学习他人的优点,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加以运用,在结果中比较优缺和差距,通过这种实践,我的课堂常常也精彩纷呈。从此,我相信: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三、反思,在思考中促成长

回顾教学探索的过程,常常因为要达到一个小小的目标,寻求一个小小的策略而冥思苦想。比如汤教授在讲座中说到:“我不能控制别人,但却可以掌握自己”。刚走上讲台那会儿,眼里是容不得沙子的。学生上课不用心听讲,非常生气,就会责怪学生,这样一来跟学生关系搞不好,学生有敌对情绪,上课就更加不用心,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后来,慢慢认识到这点,学生上课听讲用不用心,我是无法去控制的,我不可能一双眼睛盯着五、六十个学生。我试着检查自身,是不是我的教学方式有问题,是不是我的理解不够透彻,是不是我平时太严肃了,是不是……认识到这些后,我开始从自身着手,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以及个人素养。后来我慢慢发现,学生上课听讲用心了。不是有句话说得好:教师要用人格魅力来教育影响学生。每个学生都有他的可爱之处,都有一颗明亮的心。只要我们用心去和每一个学生交朋友,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我们与这群孩子们之间是可以建立了一种牢固的,既是师生又是朋友的关系。

但正是在这样的“逆境”中,让我深刻认识到了反思的重要。当我成功设计了一节课,我会及时将这个成功的过程进行记录,并反思自己缘何成功,便于今后能在这方面驾轻就熟,在继承中创新。当我的课堂教学中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时,我会冷静地思考失败的原因是什么,用什么样的策略,怎样的方法能加以改变,并不断地寻求方法反复进行试验,直到成功为止。正如别人所说:写三年教案不如认认真真写半年反思。可以说,我也在反思中成长,在反思中让自己的课堂日益生动,在反思中让学生想我的课。为此在参加编写湖北省教研室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练习册时就注重了突出基本知识和易混点。2011年12月在听了向慧英老师的“反比例函数的定义”的课堂教学后我及时反思、总结撰写的《联系实际巧设计 生成新知见实效》在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专业委员会会刊《中国数学教育》上发表。

今后的路还长,坎坷挫折肯定还会很多,我不求样样胜利,但求事事尽力,这样才能化失败为动力,逐步走向成功!最后,我想说学习是无止境的,教师的成长是无止境的,但我相信在如今的信息时代,在多元的培训模式下,不会因为年龄偏大而落伍,我将走得更远更好!

上一篇:浅谈德国的电力发展状况 下一篇:浅谈日本经济与政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