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幼教管理制度,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时间:2022-08-17 06:12:36

健全幼教管理制度,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摘 要:在幼儿教育时期,我们应该在关爱孩子发育成长过程中,适当加上一些“挫折性教育”的成分,让他们能够初步体会到人生的五种全味――酸甜苦辣咸,对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关键词:幼儿基础管理 挫折教育 幼教工作

人常说: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促进孩子快乐成长和健康发展是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这种说法本身没有可以质疑之处。然而,在当今社会里尤其是各种教育过程中,却因对“健康”含义的误解和曲解,而把这句充满哲理的人生寄语当成纯粹性的良好祝愿,只是挂在口头上,忌讳触及它。我认为,对于人生之挫折和困难的正确做法是既然无可避免,不如早作防备。否则,仓促应对只会有这样的结局:要么是付出巨大代价后安然通过,这算是令人欣慰的;要么是“壮志未酬心亦死”,这还是值得人理解和同情的;还有就是“壮志未酬身已死”,这种情况在现实社会中引发的惨剧还算少吗?对此,我结合幼教实践,针对幼儿的挫折性教育话题,谈谈自己的见解,以抛砖引玉。

一、适度开展挫折性教育,应成为幼教工作的必修课程。

在现实教育中我们经常发现:当受到表扬和他人羡慕的时候,小朋友就会神采飞扬,甚至四处张扬和炫耀;而当受到老师或者家长批评的时候,有的小朋友就会满脸不高兴,甚至会哭;哪怕是没有得到一朵小红花,也会“晴转多云多雨”。同样,遇到一些小麻烦,也显得慌张无措,不是求助其他小朋友,就是找老师帮忙。而一旦有一位幼儿遇到困难,其他小朋友却不能帮上忙,就跑去找老师解决。这样的情况举不胜举。从中足以说明一点,当今小孩子的性格和心理太过脆弱,生活自理能力、自助自救能力和遇事处理能力较差,确实令人担忧。因此,开展幼儿挫折教育,十分必要和急切。当然,挫折教育必须把握适度和“因材施教”的原则,切不可用一个标准衡量孩子们,更不可“一根棍子打人”。如积极实施的挫折性教育要遵循“最近发展区域”的原则。平时教师可以有心设计隐含一定难度的任务,鼓励幼儿能够“跳一跳,摘桃子”,逐步培养他们的“跳跃“能力。再如,在孩子犯了错误或是遇到困难表现退避的时候,可以作出一些必要性的批评,增强他们的“是非”意识,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而不能因为不忍心就一味地迁就。同样,当孩子承受挫折时,我们需要给予必要的鼓励,给他们传递面对挫折的勇气、迎难而上的信心、解决问题的智慧和办法。一言以蔽之,没有挫折不行,挫折太过也不行。这才是真正的“健康教育之道”。

二、适度开展挫折性教育,讲求正确灵活的艺术方法。

对幼儿开展挫折性教育,必须讲求艺术和方法,以免适得其反甚至弄巧成拙。一是在锻炼孩子耐挫个性的基础上,让他们感知成功来自于努力的道理。有一次,本班的餐饭不够分配,我就点名让平时胆小的小女孩去隔壁要一个鸡蛋。当她即将推门进去的时候,忍不住回过头来望着我,几乎准备放弃。我故意调整目光假装没有看到。就在她犹豫的时候,隔壁班老师主动问她来干什么,她这才鼓起勇气说了原因。当她又蹦又跳地成功拿来后,又得到了老师的鼓励和表扬,小脸蛋乐得像开花一样。此后,她表现得越来越活泼大方。二是利用困难情境锤炼品质意志,让幼儿从中增强克难求进的勇气和信念。幼儿的活动范围是非常有限的,因此,我们除利用自然情境之外,还要有心创造另外的机会,以此磨砺他们的耐挫能力。在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中,适当增加一些难度,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如走“独木桥”爬障碍物,自己解决小朋友之间的矛盾,独自去低矮的暗箱里取东西,等等。再如适当延迟竞赛等体力消耗活动、增强劳动强度等。三是培养和挖掘典型,产生教育效应,充分发挥榜样的学习和辐射作用。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幼儿之间免不了会发生一些如摔伤、擦伤之类的小事情,老师要注意多鼓励他们,如“小朋友摔疼了不要哭,学会勇敢些。”“出一点血不要紧的,老师给你包扎一下,很快就会好起来的。”与此同时,要号召其他幼儿向他们学习勇敢的精神和行为。此外,还要善于利用各种媒体中小英雄人物或坚强勇敢的动画故事,教导他们怎样坦然面对突如其来的挫折。

三、适度开展挫折性教育,努力实施家园携手联合共进。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老师又是孩子们的“教父教母”。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让家园充分地联起手来,共同承担教育孩子的大事。当然,许多家庭和年轻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应包含在内),他们因为没有经验或是其他因素,不能或者难以像专业教师那样,对孩子们施以比较正确的教育方式。对于这样的情况,幼儿教师们应当充分利用自己的非权力因素的影响,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与他们多联系多沟通多交流,如家园互访、互通电话、网络交流、召开家长会议等,让他们充分认识家园携手的作用和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的意义,争取赢得家庭的理解、配合、支持和响应;还可以教会家长一些正确的教育方法,通过他们对孩子进行“转手”教育。否则就会家园脱节,甚至因两者教育的方法不一致而产生互相抵制或者此消彼长的现象,导致孩子们思想混乱、左右不是、无所适从。这样,不但会失去挫折性教育的作用和意义,而且会使之变成危害性教育,因为幼儿正处于可塑期。古今中外,诸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很多实例应当成为开展幼儿挫折教育的有效借鉴。

上一篇:论环境与和谐 下一篇:喜“新”莫要厌“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