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作文要千锤百炼

时间:2022-08-17 05:55:15

好作文要千锤百炼

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中的半壁江山,可是目前写作教学中有一个较突出的问题:学生怕写作文,教师怕批作文――即使辛辛苦苦批了改了,学生也只是往书包里一塞,看也不看,何谈修改与提高。如此循环,收效甚微。鲁迅说:“我的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俄国作家契诃夫也说过:“写作的艺术,其实并不是写的艺术,而是删去写得不好的东西的艺术。”十分文章,三分写作,七分修改。可见,一篇成功的文章是离不开修改的。但平时学生写作文,却总不重视修改,文章写完,也就万事大吉,殊不知这是大错特错的。所以教师在写作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至关重要。

修改作文可培养学生推敲词句的能力,使语言尽量得体适当,变笨拙为巧妙。在作文训练方面要讲究方法,指导学生怎样把经历的生活形成文章,使已成型的文章更加完美,教师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在作文指导中应注意学生自改、互改这一环节,教师应激发学生自改、互改的兴趣,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提高他们作文的能力。

一、激发起学生评改作文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评改意识,兴趣是关键。

1.名人榜样法。古今中外许多著名作家都有修改文章的轶文趣事。古有文人贾岛“推敲”的典故,近有著名语言学家熙先生一丝不苟评改作文的故事;列夫托尔斯泰说“不要讨厌修改,而要把同一篇东西,改写十遍、二十遍。”曹雪芹写《红楼梦》“增删五次,批阅十载”;托尔斯泰写《安娜卡列尼娜》写了五年,改过12遍;杨沫写《青春之歌》修改了六七次;等等。这些文豪大家的例子数不胜数,应该以此来激发学生的评改兴趣,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学生养成自主修改的好习惯。同时,这也是在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自我反省意识。

2.评语激趣。根据学生喜欢表扬的特点,采取写评语鼓励的方法激发学生改文的主动性,培养学生改文的兴趣。在学生的作文本上,不仅评点立意、选材、构思,还抓住学生修改中的闪光点,写些鼓励性的评语:“这句话改得很好,说明你认真对待了这次作文的修改。”“这个结尾改后比原来好多了,说明你听讲评时很专心。”这些鼓励修改的评语费时少,效果好。学生从这些评语中,品读出老师对他们的爱。实践证明,老师常把情感倾注在笔尖,化作热情的批语,写在学生的作文本上,往往会激发学生改文的积极性,会产生良性的连锁效应。

3.比较引趣。先在小范围内启发几个学生修改作文,然后张贴出正稿和修改的原稿,再请学生参观议论。学生一对照比较,看出修改后的作文有了明显的进步。结果,先走一步的学生尝到了成功的乐趣,还引得其他学生跃跃欲试。

二、评改方法的具体指导

让学生掌握常见的评改符号及评分标准,先让学生了解常见的修改符号和评点方法。规范使用增、删、调、换等修改符号,再进一步明确错字、病句、精美语言和段落的评改符号。为了强化学生的高考意识,可在高二训练阶段,组织学生学习高考作文的基础和发展两级评分标准及具体细则。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规范训练,打好基础,明确先抓住基础分,再力争突破发展分的写作指导思想。但这一环节不要搞得过早,不要让高考作文的镣铐过早地铐住学生的写作热情。同时还要教会学生眉批、旁批的批阅方式,学会说明式、评述式、提示式等评改方法。三、授法――铺路架桥

1.示范修改。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在引导学生学习修改作文的初始阶段,老师要下水示范,带学生走一程,让学生心中有个样子。具体做法是:一是先教会学生掌握各种常见修改符号后,并且简单地说明修改的理由和方法;二是每次习作,有目的地选取若干个学生习作中的典型片段,进行评改。

2.讲评试改。即老师把某次习作的主要问题梳成辫子,进行讲评。有时着重评遣词造句及文采,抓语言关;有时评选材、立意,抓审题内容关;有时评构思,抓篇章结构关。通过讲评,指导学生了解这次习作主要改什么,怎么改。

3.集体评改。一是选一篇中等水平的习作打印发给学生,老师提出适当的修改要求,然后人人动手修改。老师再对修改的情况进行评讲,对改得好的,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并随机指导如何修改。二是利用电教手段,把有代表性的习作打在屏幕上,请全班学生根据本次习作要求,各抒己见,进行口头修改。

认真地改好一篇文章,其价值可能大于连续写上十篇,因为修改的过程是对自我的否定与提升。在指导学生修改作文的过程中,学生由被动转变为主动,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一篇:产业转移中自主创新体系解构对策研究 下一篇:浅谈中学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与语文课堂教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