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让数学更有魅力

时间:2022-08-17 05:37:07

“桥梁”让数学更有魅力

【摘 要】现在摆在很多中小学老师面前的一个大问题就是怎样衔接好中小学数学的教学,更是现在义务教育亟需解决的问题。现在的初中数学理论性强,内容都很抽象,就会使得数学的学习面临很大的困难,尤其是那些刚升入初中的学生,长时间找不到学习数学的方法就会使得学生的信心减弱,数学成绩更是一塌糊涂,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还是学生不能正确的处理好小学和初中数学的关系。

【关键词】数学;衔接;对策

一、教材内容上的问题

众所周知,现在的小学数学十分的简单,内容也十分的少,需要理解的东西和重点强化的知识点也不多,题目也都很简单。但是当学生升入初中之后,数学的内容就会变得很多,而且上课老师讲课的速度快,抽象的知识点特别多,对于公式的利用要求也特别高,很多知识点需要学生课余时间自己去独立学习,而且需要做的练习题也很多,很多的题目也课本上的知识点有很大的出入,长此以往下去学生就会变得越来越没有信心去学习数学,而且对于初中数学必须要通过不断的去做习题来加深对知识点和公式的记忆和使用,这就对一些懒惰或者眼高手低的学生造成很不好的影响,长此下去就会影响他们对数学的学习。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在小学数学中,我们只会学到自然数和分数,但是到了初中之后,数学知识点中就会出现负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等知识点,这就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初中数学中还会还会有绝对值、相反数以及数轴这些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就会很抽象,对于很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就会很难去理解这些知识点。慢慢的还会学习立体几何等空间,会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的学习压力就会越来越重。

1.在小学和中数学的知识点上第一个衔接点就是数的发展。在小学期间学习整数的时候,教师就应该教给学生不是“整数就是自然数”,而是“自然数属于整数”。在小学期间不涉及负数的含义,但能够表示相反的词还是很多的,比如上升和下降,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时刻为学生今后学习负数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2.第二个衔接点是:方程式的过度。教师在讲方程之前应该先为学生讲解用字母表示数,要让学生明白数学中的数就是由很多字母来进行表示的,这种表示方法简单明确。3.第三个衔接点:由列式解应用题到列方程解应用题。在小学数学中解应用题一般是利用列式来进行解题的,就是通过题干中的已知量来去求题目中的未知量。而初中解应用题一般就是利用方程来进行解题,就是通过某种特殊的等量关系,把已知和未知的量列出方程来进行解题。

二、教学方法的衔接问题

我们知道小学的数学课程老师的讲解速度慢,简单。学生容易理解;而到了初中的时候,由于课程紧张,内容多,老师的教学速度就会变得很快,学生理解能力就会变得很慢。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更多的是一些感性的知识,而初中的数学更多的是理性知识。小学数学很简单,通俗易懂,思维不会那么拐歪;而初中数学就会变得极其复杂,理论性极强,抽象的知识点特别多。比如在小学数学中某些图形主要就是一些二维的空间,主要就是一些对图形与位置的简单认识和理解;但是到了初中,图形的题目就会增加图形与坐标、图形与证明等知识点,更多的还会引用证明来进行演示。

三、中、小学教师之间缺少交流与沟通

现在中国的中小学之间都是一个独立的整体,不是对彼此开放的,相互之间缺少必要的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中学教师在很大程度上对于小学教师的工作和教学方法都不是很了解。而小学教师更不会去对初中的教学工作做简单的了解,在这种情况之下,沟通就无从谈起,相互之间的知识联结就更不会做到合理有效。

四、思维方式的不同

目前来说小学生的学习基本上都是一些机械简单的记忆,不会有发散性的思维和想法,大部分情况下老师都是要求小学生去背诵知识点的。而初中生的数学学习中就会有很多发散性的思维,绝对不能纯机械记忆,更多的是依靠理解和想象。目前中国小学的教材内容都是十分简单的,学生很容易理解,语言十分简单,而且书本中的图片和表格很多,符合小学生的阅读爱好,带有一定的趣味性,小学生很容易就能够记忆下来。但是初中教材就会很严谨和规范,很多的知识点不是简简单单的就给出的,而是通过某些具体的方法导出来的,这就需要学生在理解的时候具备一定的想象能力和发散思维,要善于去了解这些事物的形成和本质,进行更进一步的驶入研究。

五、制定衔接的方法

根据现在的新课程标准,我们能够知道现在的数学教学活都是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简单来说,就是现在的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作为发展的主体,课程的内容也要来自于学生的一些生活和知识经验,要能够完全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现在很多初中生依然是小学生的直观的思维特点,这就需要这些初中生找到具体的办法,努力较好的完成角色的变化。因此现在最重要的还是制定好一个具体的方法来做好初中和小学数学的知识联结。

1.做好新旧知识之间的衔接。我们知道初中数学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在小学数学知识之上进行拓展延伸的,初中数额学的很多内容都是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和综合性的,绝不是对于小学知识的简单提高。所以应当时刻注意区分初中和小学新旧知识之间的的差别,尤其是对于一些相似度很高的知识点要做到严格的区分。

2.增强对学生课前自学的指导。每当学习一个新的知识点之前,我们一定要详细的先明白学习的内容是什么,必须让学生对于新学习的知识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和掌握,在讲解新知识点之前,要给学生制定一个具体的预习的任务,这样就能够积极的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学生学习新知识之前提前预习了,学习心理就会对数学有一种期待感,不再对数学产生恐惧心理,就会使得学习效率更加高。

3.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我们知道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只是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起一个指导的作用。因此一定要为老师和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和学习环境,学生和老师之间也要积极的学会互动。老师在给学生讲课的时候要调理清晰,也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不能只是自己简单的传授,上课的时候学生要准确的做好归纳和整理,对于老师所讲的内容要仔细聆听,充分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上一篇:活用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 下一篇:浅议小学数学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