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固县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种薯切块大小与切块方式试验研究

时间:2022-08-17 05:08:12

城固县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种薯切块大小与切块方式试验研究

摘要 城固县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种薯切块大小与切块方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种薯切块大小与切块方式对稻草覆盖免耕栽培马铃薯的主要农艺性状影响很大,整薯播种的农艺性状优于切块播种,大切块播种优于小切块播种;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最佳切块大小为50~100 g/块,最佳切块方式为100 g大小的完整薯一切为二播种。

关键词 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种薯切块;产量;陕西城固

中图分类号 S5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3-0088-02

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不仅充分利用了冬季空闲田和抛荒田,而且还可综合利用稻草资源。为了进一步完善城固县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体系,2015年笔者开展了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配套的种薯切块大小与切块方式试验,优选出城固县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种薯最佳切块大小与切块方式,为新技术配套应用提供依据[1-3]。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设在文川镇文西村某农户的责任田内,位于东经107°9′31.3″,北纬33°12′15.6″,海拔523.2 m,年均温14.2 ℃,年降雨量992.6 mm,≥10 ℃积温4 935.7 ℃,无霜期242 d。

试验地前茬作物为水稻,土壤类型为黄泥田,中等肥力,在整地施肥前“S”形多点采集耕层土壤混合样进行分析化验,土壤有机质1.83%、碱解氮126.4 mg/kg、有效磷11.4 mg/kg、速效钾111.3 mg/kg,pH值6.0。供试作物为马铃薯,品种为高山牌早大白,由辽宁省本溪高山薯业有限公司提供。

1.2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9个处理,分别为50 g小种薯整薯播种(50 g/块)(处理1);50 g小种薯一切二播种(25 g/块)(处理2);100 g小种薯整薯播种(100 g/块)(处理3);100 g小种薯一切二播种(50 g/块)(处理4);大种薯切成25 g/块播种(处理5);大种薯切成50 g/块播种(处理6);大种薯切成100 g/块播种(处理7);大种薯切成150 g/块播种(处理8);大种薯切成200 g/块播种(处理9)。设3次重复,共27个小区,小区面积30 m2(5 m×6 m),随机区组排列。处理间和重复间各设宽0.4 m、深0.3 m的灌排水沟,田块四周设2 m宽的保护行。每小区播12行,每行20穴,行距40 cm,穴距30 cm,每小区共播240穴,折合播种80 010穴/hm2。

1.3 试验实施

试验采用稻草覆盖免耕栽培,2015年1月28日播种,选用田间自然风干的稻草,覆盖量为22.5 t/hm2,施肥量具体为尿素(含纯N 46%)487.5 kg/hm2、磷酸二铵(18-46-0)487.5 kg/hm2、硝酸钾(13.5-0-44.5)1 012.5 kg/hm2,按小区用量准确称量后统一作底肥施用。各处理小区直接在稻茬田面上施肥、摆种、盖草,其他田管措施同当地习惯[4-6]。

1.4 记载项目及标准

试验统一以80%的马铃薯出苗、现蕾、开花、成熟的时间为出苗期、现蕾期、开花期、成熟期;晚疫病在田间观察,计算发病率,用百分数表示;单个薯块重量大于75 g的完整薯为商品薯;小区产量以收获时实际产量计算。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马铃薯生育期、出苗率及抗性的影响

对各处理生育期、出苗率和抗病性调查结果见表1。各处理的生育期以处理9最长(60 d),处理5最短(73 d),其他处理在62~71 d;各处理的生育期随着薯块增大而提早,同样大小的薯块,切块播种比整薯播种的生育期提早。出苗率调查表明:处理8、9出苗好,高达99%,处理5较差,只有82%,其他处理均在85%以上;各处理的出苗率随着种薯的增大而提高,同样大小的薯块,一切二播种出苗率好于大薯切小块的出苗率,切块播种的出苗率好于整薯播种的出苗率。从整齐度和抗病性来看,随着种薯切块的增大越来越整齐,晚疫病也越来越轻。

2.2 不同处理对马铃薯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试验于2015年6月12日收获,各处理马铃薯的农艺性状见表2。由表2可知,株高以处理9最高,处理2最低,各处理的株高随着薯块增大而增高,同样大小的薯块,整薯播种的株高高于一切二播种的株高;根茎粗以处理9最粗,处理5最细,各处理的根茎粗随着薯块增大而增粗,同样大小的薯块,切块播种的根茎粗高于整薯播种的根茎粗;单株茎叶鲜重以处理9最高,处理2较低,各处理的单株茎叶鲜重随着薯块增大而增加,同样大小的薯块,整薯播种的单株茎叶鲜重高于切块播种;单株根鲜重以处理9最重,处理5最轻,各处理的单株鲜根重随着薯块增大而增加;单株结薯个数以处理8最多,处理2最少,各处理的单株结薯个数随着薯块增大而增加,同样大小的薯块,整薯播种的单株结薯个数多于切块播种;单株商品薯个数以处理8、9最多,处理2最少,各处理的单株商品薯个数随着薯块增大而增加,同样大小的薯块,整薯播种的单株商品薯个数多于切块播种;单株薯块重量以处理8最高,处理2最低,同样大小的薯块,整薯播种的单株薯块产量高于切块播种;最大单个薯块大小以处理8最大,处理5最小,各处理的最大单个薯块大小随着种薯块增大而增加,同样大小的薯块,整薯播种的最大单个薯块大于切块播种。

2.3 不同处理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各处理实产结果见表3。各处理的总薯产量以处理9最高,处理5最低,随着种薯块增大而增加,同样大小的薯块,整薯播种总薯产量高于切块播种,一切二播种总薯产量高于大薯切块播种;商品薯产量以处理9最高,处理5最低,商品薯产量随着种薯块增大而增加,同样大小的薯块,切块播种的商品薯产量高于整薯播种,一切二播种高于大薯切块播种;商品薯率以处理7最高,处理5最低,商品薯率随着种薯块增大而增加,但增加到100 g后又会有所下降,同样大小的薯块,切块播种的商品薯率高于整薯播种,一切二播种高于大薯切块播种。

对试验各处理商品薯产量进行方差分析,各处理间差异达1%极显著水平,表明各处理之间产量差异极为明显;进一步对试验结果进行新复极差法LSR多重比较(表5)表明:处理9与处理5、6相比,有极明显的增产效果,达到1%极显著水平;处理8、7与处理5相比,有极明显的增产效果,达1%极显著水平;处理4与处理2相比,有明显增产效果,达5%显著水平;同样大小的薯块,整薯播种与切块播种之间差异不显著,小薯一切二与大薯切小块之间差异不明显。

2.4 不同处理对马铃薯经济效益的影响

各处理的经济效益分析见表6。可以看出,处理9产值最高,处理5最低;节本增效处理4为最高,达14 729.83元/hm2,处理9最低,为5 697.5元/hm2。这主要是由于处理9生产投入过大,虽然产值最高,但种薯大切块加大了用种成本。试验结果表明:在马铃薯免耕覆草栽培中,种薯的切块大小以50~100 g/块为宜,种薯过小,产量较低,效益不高;而种薯过大,产量虽高,但种薯成本大幅增加,效益降低。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种薯切块大小与切块方式对稻草覆盖免耕栽培马铃薯农艺性状影响很大,整薯播种的农艺性状优于切块播种,大切块播种优于小切块播种。这主要是由于整薯或大切块营养充足,有利于马铃薯提早长根和出苗,地上部分在短期能形成较大光合群体,地下部分匍匐茎增多,

结薯个数增加,薯块提早膨大成熟上市。从商品薯产量、经济效益等方面综合分析,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最佳切块大小为50~100 g/块,最佳切块方式为100 g大小的完整薯一切二播种。

4 参考文献

[1] 姚志刚.整薯和切块播种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及分配的影响[J].广东农业科学,2013,40(21):24-27.

[2] 陈耀福,黎保序,蓝廷芳,等.马铃薯免耕栽培切块种薯播种方法对比试验[J].广西农学报,2006(6):7-9.

[3] 王朝海,龙国.马铃薯不同生产来源脱毒种薯整薯、切块作种与产量关系研究[J].种子,2004(10):67-68.

[4] 许庆芬,张荣华,徐宁,等.克新18号马铃薯种薯适宜切块大小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2012(8):87-88.

[5] 聂绍科,杨胜先,龙国,等.毕薯5号马铃薯种薯切块播种效果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5(20):57-58.

[6] 尤晗,金光辉,刘喜才,等.大垄双行不同种植密度下切块与整薯播种对‘垦薯1号’马铃薯植物学性状和产量的影响[J].中国马铃薯,2016,30(2):87-92.

上一篇:水稻不同栽培方式生产力与经济效益比较研究 下一篇:兴化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