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分析局限性及对策

时间:2022-08-17 04:26:54

财务报表分析局限性及对策

摘 要: 企业想要站稳脚跟,并且持续的发展下去,就离不开财务报表分析,但是财务报表分析并不能涵盖全部,得出的结果也未必是精确的。在这种背景之下,就应该采取各种手段,最大程度的保证财务报表内容的准确性,这样才能保证评定结果的有效性。

关键词: 财务报表分析;局限性;对策

财务报表分析指的是利用数量众多的财务信息,采取一定的手段,对企业一段时间内的财务情况、经营现状以及变动情况进行分析以及评价。这项工作主要是让企业可以正确的认识自己,从而制定出以后的发展策略。不过现实当中,财务报表分析并不是很完善的,其作用也很难正常的发挥出来,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就是如何做好这项工作。

一、现有财务报表分析不足之处

(一)财务报表资料的不足之处 。涉及财务报表的有关内容不是很客观,这就会影响到最后的分析结果,造成结果有偏差,不能正确的反映出企业的真实情况。现行的会计制度已经规定了如何编制财务报表,会计从业人员在具体工作时,要严格的遵守。举个例子,在对存货进行计价时,企业要结合实际情况,找到最适宜的办法,比如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以及先进先出法等。采取不同的办法,企业盈利情况在账面上的反映也会不一样,这就会导致各个企业对于相同的项目,具有不同的内涵。而且上述的办法也不是很全面,通过数据是很难如实的体现出企业的真实情况,举个例子,在预估无形资产以及固定资产折旧时,主要都是对数额进行估计,而形成报表之后,很难保证其是完全准确的。同时,对财务报表真实性造成影响的还有个别财务信息的弄虚作假以及货币计量的缺陷等。

(二)财务报表分析方法的不足之处 。现阶段,人们经常使用的财务报表分析办法有两种,分别是比较分析法以及比率分析法,它们都可以反映出企业在以往的某个时间段里的经营情况。一般来讲,制定报表的时间会比业务发生时间要晚一些。可以看出,使用以往的资源以及信息来判断现在的情况,或者是预测以后的发展,是存在一定的弊端的。

文章主要选取的是比率分析法,具体的操作就是对报表当中的项目实行比率对比,从而反映出企业的财务情况。而比率分析法当中的比率主要有营运能力比率以及变现能力比率等。它们也不是很完善,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比如:

1.变现能力比率的不足之处。速动比率以及流动比率可以反映出企业具有的变现能力。一般来讲,速动比率为1,流动比率为2时属于比较正常的。但是在现实当中,想要评价这两个比率需要结合企业的现实条件,比如销售模式以及行业范畴等。所以,仅仅通过比率数值是不可能准确反映出企业具有的变现能力的。

2.长期偿债比率的不足之处。已获利息倍数以及资产负债率可以反映出企业长久以来的偿债能力。在这里面,资产负债率可以反映出企业的资本情况,这对于企业经营者、股东以及债权人都有着很大的影响,是做出正确的决策的一个根据。需要我们关注的是,角色不同,在考虑资产负债率时,角度也会不一样。对于债权人来讲,最好是低比率,这说明企业可以偿还更多的债务。对于股东来讲,最重要的是利润,如果盈利,高指标会更好一些。对于经营者来讲,就必须对盈利情况以及偿债的能力进行衡量,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已获利息倍数可以反映出企业的盈利以及利息的关系,如果数值很大,就说明企业可以偿还全部的债务。但是现实当中,对于这个数值,是缺乏统一的对比标准的,所以还应该考虑到企业的现实条件。

3.营运能力比率的不足之处。应收账款周转率以及存货周转率可以反映出企业资产的利用状况。在这里面,存货周转率可以体现出企业存货变现的能力。在分析时,需要衡量企业的生产能力,比如行业范畴、生产季节以及存货周期等,这样才能全面的掌握企业的运营现状。应收账款周期律可以反映出企业对资金的回收能力,如果周期太长,就会造成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在进行分析时,首先应该考虑的因素就是应收账款周期率,站在行业的高度上,深入分析,寻找到形成的原因。

(三)财务人员业务素质会影响到财务报表质量 。相关从业人员根据工作的需要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编制,因为是人工完成,所以很容易出现错误。从业人员也没有认识到财务报表的作用,再加上每个人的品德修养以及专业水平也不一样,得出的分析结果也会有差异。

二、如何对财务报表分析进行完善

(一)将财务报表分析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上来 。对于财务报表分析来讲,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就是人。所以,在平时的工作当中,要定期的开展培训活动,将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提高上来,使他们具备较强的分析以及解读报表的能力。对于从业人员来讲,不但要熟悉管理、财务以及销售等常识,还要熟练应用先进的分析技术以及办公用品,通过实践来积累经验,最终可以根据报表资料,得出正确的结果,帮助决策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二)利用多种分析办法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整体评价

1.将定量分析以及定性分析结合起来。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到企业财务情况,有来自于内部的因素,也有来自于外部的因素,比如国家政策以及相关法律等。上述因素所产生的影响力是很难预料的。在这种情况下,在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时,第一步要明确性质,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评价企业的财务情况以及运行现状。接下来是量化分析,在进行分析时,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较多的工作经验,利用各种先进的分析工具,得出最准确的结论。

2. 将动态分析以及静态分析结合起来。财务报表可以反映出一段时期内企业的经营情况。但是实际上,企业的经营现状并不是一层不变的,通过静态的报表,很难全面的体现出来。所以在进行分析时,要关注企业的这种变动,动态评估企业目前的经营情况,这样有利于以后做出决策。

3.将个别分析以及综合分析结合起来。大部分财务报表的数值都不是绝对的。如果条件不一样,相同的指标代表的意义也不一样。在进行分析时,必须注意这方面。不可以凭借一个指标就来评价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需要考虑到更多的指标,全面的进行分析,这样得出的结论才是准确的。

(三)充分领悟会计报表附注以及注册会计师的意见 。现行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是这样规定的,为了使使用者更加了解财务报表,在编制时,要通过附注的方式解释编制的依据、标准以及办法等。因此,附注的作用是很大的,有利于以后的报表分析工作。此外,在评价企业的经营情况时,分析者还可以结合具有权威的审计建议。

(四)加强对非货币领域的分析。 在执行财务报表分析时,不可以仅仅分析资金,还需要分析非货币因素。举个例子,分析企业的资产结构,可以掌握企业内部是符合配置资源的;分析企业的人力资源工作,可以了解企业是如何配置人才,以及对知识资本的重视程度;分析企业的政策效益,可以掌握企业在财务策划以及税收筹划方面落实情况。可以这样讲,财务报表分析不是简单的分析财务相关信息,也包括分析其他的非财务情况。在实际当中,我们经常看到的非财务因素有很多,比如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潜力、公允价值信息以及风险信息等。这些因素都可以反映出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并且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到最后得出的结果。

三、结束语

概括来讲,现阶段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工作并不是很完善,还有很多弊端,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所要做的,就是采取具有实效性的手段,最大程度的避免错误出现,使最后得出的结果更加的准确,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财务报表分析的应有作用,帮助决策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作者单位:池州学院)

参考文献:

[1] 汤佳音.浅谈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及局限性[J].中国商论,2015(13).

[2] 刘芳.财务报表分析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05)

上一篇:农村普惠金融体系建设策略探讨 下一篇:浅谈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