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米产业革命

时间:2022-08-17 04:24:40

稻米产业革命

传统的水稻单一加工转变为精深加工,除了生产出优质、精选的大米之外,稻壳还能发电,稻壳灰可制取出白炭黑,大大提高了稻米产业的附加值。这一新型稻米产业变革,预示着粮食、食品等相关产业的新一轮投资机遇。

中国北方,黑龙江各地的农民趁天黑悄悄往路边倾倒在他们看来没用的稻壳;中国南方,橡胶企业却以每吨20万元至30万元的高价进口国外的白炭黑。

这一现实将很快得以改变。在佳木斯,一个新型的稻米精深加工产业链条正在稻米上做文章,不但能用稻壳发电,还能制取白炭黑。在这一新型产业链条中:1吨稻米加工后,留下的稻壳经过燃烧可以发电,稻壳灰可制取出0.02吨白炭黑;米糠可提炼出可食用的米糠油,榨油后形成的米糠粕还可提纯出米糠蜡、卵磷脂和谷维素等高附加值产品。

目前,以上述稻谷及稻谷副产品精深加工为主导的稻米产业投资正在成为粮食产业投资的热点。

“榨净”每粒稻谷

在黑龙江三江平原的稻米产区,以水稻加工、米糠榨油、稻壳发电为内容的水稻综合加工,大幅提升其附加值的产业模式正在兴起,成为当地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农业增效的示范。

位于佳木斯市的益海(佳木斯)粮油工业有限公司和益海(佳木斯)生物质能发电有限公司是由新加坡丰益、上海益海企业发展有限公司、佳木斯粮食中转库三方共同投资设立的大型综合性粮油深加工企业,一期总投资近2.5亿元,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大米综合加工企业之一。

据益海(佳木斯)粮油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志华介绍,2007年,益海(佳木斯)年加工水稻20万吨,米糠6万吨,稻壳发电能力2160万千瓦时/年。

吴志华告诉《小康•财智》记者,该公司经营的粮食综合加工项目包括水稻加工、米糠榨油、稻壳发电,形成“良种选育――订单种植――精深加工――产品名牌化――副产品综合利用――高科技产品研发” 一系列产业链模式。

“在稻米生产中,新鲜的米糠中含有14%〜16%的米糠油,这也就意味着米糠油的含油量与国产大豆的含油量差不多。” 吴志华说,作为一种高档食用油料,国内现在产量很小。占据国际市场的米糠油,大多产自日本。

通过开发出新的米糠食用油,将有效补充中国的食用油资源。目前,中国食用油依赖进口,缺口极大。据统计,去年中国国产大豆1.4千万吨,进口大豆达3千万吨。

而中国的水稻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如果全国的1.87亿吨水稻都采用这种工艺进行加工,除了生产出优质大米外,还将增值1300多亿元,可产出220多万吨米糠油,等于增加了1.1亿亩大豆的种植面积。

记者了解到,将稻壳作为燃料发电,大大提高了水稻附加价。如益海(佳木斯)公司发的电已经直接输送给国家电网,还享受到政府财政的特殊补贴。在益海生物质能发电有限公司,1.75吨稻壳就相当于1吨标准煤。产业链的拉长,使得农产品的附加值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在该公司生产车间,记者看到,在机声轰鸣运转的生产链条上,经过机器抛光、色选,稻米变成了优质的品牌米。稻壳燃烧发了电,米糠炼出了米糠油。

这一产业链到此还没有完结。米糠榨油后形成米糠粕,还可以继续深加工,提炼出米糠蜡、卵磷脂与谷维素等高附加值的产品;稻壳灰可以制取白炭黑。

一粒稻谷的加工生产,无废料,无污染,全利用,这个“全身是宝”的工艺,在这里成为现实。

记者了解到,米糠蜡的目前售价在每吨7〜8万元;谷维素国内售价每吨约50万元,而从日本等国外进口的谷维素,1吨甚至要花费100万元以上。

从稻壳灰中制取白炭黑经济效益更为可观。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研究所副所长吴江全告诉《小康•财智》记者,该能源所研究该技术已有20年历史了,但真正使研究成果得以应用转化,还是在今天的这一产业链上。

白炭黑又名水合二氧化硅,是橡胶、塑料、涂料、油墨、造纸、农药及牙膏等行业不可缺少的优良助剂。随着轮胎等产品的需要逐年增加,白炭黑供不应求。美国纳驰咨询公司的市场研究报告称,白炭黑的市场需求量预计将以每年4%的速度递增,从2003年的110万吨增加到2010年的150万吨。

“国内主要的白炭黑生产是从矿石中提取,既污染又浪费资源。而从稻壳灰中提取,成本低廉。目前,仅中国每年就需要50〜60万吨白炭黑,其中90%靠进口,而进口国外的高档白炭黑成本每吨在20〜30万元之间。”吴江全说。

吴志华说:“上述生产技术,在佳木斯,马上就可以规模化生产。而这里丰富的原料是最大的竞争优势。”

引发粮食产业变局

据了解,中国每年有2800多万吨稻壳,1000多万吨米糠,1700多万吨碎米,100多万吨谷物胚,尚处于未开发利用阶段。

近年来,粮食连年丰收,储粮难、卖粮难的矛盾也不断加剧。除品质问题以外,主要与粮食总量平衡有余直接相关。问题的症结是中国长期以来粮食的转化能力和技术水平很低,除了人们吃和作为饲料以外,几乎没有更多的粮食转化途径和相应的技术措施。

此外,传统稻米加工还存在产业链分离的情况。水稻生产由农业部门负责,粮食加工、贮藏由粮食部门负责,各行其职,产业链的分离影响了优质米的生产发展。农业部门的责任是尽力提高水稻的产量,各级农业推广部门也主要推广高产品种和高产栽培技术,缺乏经济的调控,主观上优质品种的意识淡薄。粮食部门的责任是收储和加工稻谷,对水稻品种的特性不了解,稻谷混乱存放,不仅使稻米不能因品质而用,而且影响到米的转化利用。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经委主任郝奎霖向《小康•财智》记者介绍,在当地,每年的大米加工都会留下无数的稻壳、米糠。稻壳需要5年时间才能降解,对环境又是不小的污染。他形容:“农民随意倾倒,道路两旁,随处都是金黄的稻壳飞扬。不但影响了形象,还影响了交通。”

郝奎霖认为,由于本地优质米加工企业的发展速度还很缓慢,难以创出品牌,加上水稻价格不稳定、供大于求、积压现象严重,生产效益下降,极大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没有深加工,变不来钱,农民吃饺子钱都受限制。”这些问题曾使佳木斯的粮食加工行业陷入发展瓶颈。

可喜的是,当地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并下决心改变现状。“当时政府已经意识到,要走出困境就要引进资金和先进的技术,让传统的水稻单一加工转变为精深加工,不能单单靠大米这一样东西,要提高水稻的附加值。” 郝奎霖说。

01

这一思路与有投资嗅觉的益海企业不谋而合。当得知益海有水稻循环经济的项目规划时,佳木斯市政府便立即对该集团实力、技术做了全面了解,对项目的细节、可实施性等各个方面做了详细的研究,综合考量后得出结论: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发展机遇。

2005年,佳木斯市政府与新加坡丰益集团签订了项目议定书。这一新型稻米产业模式走进三江平原。

在益海的产业模式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订单农业。从培育优良品种入手实施订单农业,生产附加值高的粮油作物,通过企业的精深加工,实现农产品的不断增值,从而直接带动农民增加收益,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佳木斯市建国乡的长发农场,是一个有着3000多亩农田的大型农场。该农场场长郭凯回忆,以前,由于粮食价格低,全场只有300多亩地用于种水稻。农民种完还必须自找销路,自己找车辆运粮,甚至发生过运粮汽车翻车事故。

“一些小粮库缺乏诚信,价格谈妥后,农民千辛万苦把粮食运到,却被他们以各种理由拒收,此时再运回便赔得更多,无奈之下农民只能将价格一降再降,农民种粮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 郭凯说。

2007年,郭凯和农户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将农场30%的农田作为订单农业的“试验田”,和益海签订了水稻种植合同。

到了年底,益海派人到每户收水稻,除了节省了运输成本外,在市场粮食价格下跌的情况下,益海的收购价还比市场价每斤高出6分钱。

尝到“甜头”的农民纷纷自愿“旱改水”(旱地改种水稻),这使佳木斯的水稻种植业得到发展。在当前佳木斯市的粮食作物中,种植面积分别为:大豆850万亩,水稻500万亩,玉米170万亩,小麦30万亩。而此前,主要以种植大豆为主,水稻的种植面积在200万亩左右。

郝奎霖做了一个直观的比较,按照新型稻米产业模式,种一亩水稻,除了可以生产出优质大米外,还可以榨出13斤米糠油;而同样种一亩大豆,能生产出来200斤大豆,仅能榨出34斤豆油。

“这也就意味着,同样面积的大豆改种稻米,除产出米糠油外,还多出了五六百斤优质大米。对比种植大豆而言,每亩增收500〜600元,这必将改变现有的农业种植结构。” 郝奎霖称。

有专家指出,就生产规模和产量而言,益海(佳木斯)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关键在于该公司所走的发展之路,有着积极的示范作用。

稻米产业投资空间巨大

据统计,2007年中国粮食加工规模企业11000个,其中大米加工厂就高达7698个,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11.2%,外资企业0.3%,而占据绝对数量优势的是民营企业,占到所有大米加工企业的88.05%。遍布乡村的小作坊、小加工厂更是难以统计。

2007年,全国总生产约1.4亿吨大米。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分布在全国城乡的日产15〜30吨的小型大米加工机组不下10万台(套),其年加工能力超过1亿吨。与小麦相比,目前中国稻米的加工尚处于粗放水平,产品品种少,质量平平,技术创新能力差,使得稻米资源的增值效应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就不好,导致中国的优质米几乎退出世界粮食市场。

郝奎霖说,仅在佳木斯市,之前就有大大小小740多家大米加工企业。有些企业一年仅生产十几吨大米。“这造成了优质稻米的极大浪费。很多就是一个碾子,大米、米糠都在一起了,最后卖的只是价格低廉的大米。”

由于粮食行业是个利润薄、回报低、回报周期长的产业,一般企业不愿意参与此类投资。这就导致了中国粮食产业在品质、技术、产业链充分挖掘等方面,还处于较低水平。

佳木斯市自从引进了益海等五六家大的粮食加工企业以后,地方上的小型大米加工企业一半以上都已被淘汰。

据了解,益海、北大荒等5家采用了新型产业模式的大米加工企业,年加工大米在100万吨左右,占到佳木斯稻米总生产量的37%。

黑龙江一家位于佳木斯市望江镇的中型稻米加工企业,2002年投资1500万元建成投产。一段时间,还曾经是佳木斯比较有起色的行业企业,可自从去年开始,传统的产业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的市场竞争,到今年上半年,效益开始下滑,并且出现亏损。目前,该公司也已筹措资金上马电厂,围绕稻米产业,发展循环经济,打算做稻壳发电、米糠油加工。

上一篇:你的股票分红了吗 下一篇:沙漠掘金 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