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遗产之―云南石林

时间:2022-08-16 11:55:54

世界遗产之―云南石林

云南石林是地质学上的“石林”这个术语的发源地,它地处滇东高原腹地,位于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是一个集自然风光、民族风情、休闲度假、科学考察为一体的著名大型综合旅游区。石林以喀斯特景观为主,以“雄、奇、险、秀、幽、奥、旷”著称,具有世界上最奇特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在世界地学界享有盛誉。

云南石林被誉为“世界喀斯特的精华”、“造型地貌天然博物馆”,石牙、峰丛、溶丘、溶洞、溶蚀湖、地下瀑布、地下河等喀斯特景观在这里都可以看到,这种令人惊叹的地质奇观是如何形成的呢?

大自然三亿年的杰作

石林是地球演化的杰作,经历了近三亿年沧桑巨变,最初的石灰岩形成于大海之中。在2.7亿年前的早二叠纪时代,石林地区为海洋环境,海底沉积形成了数百米厚的石灰岩,后经地壳抬升,石林地区处于湿热古海岸边缘,溶蚀形成了最早期的石林。紧随其后的火山熔岩喷溢,使石林被厚厚的玄武岩覆盖。漫长的中生代至新生代早期,石林地区一直处于剥蚀夷平状态。

约六千万年前的喜马拉雅运动,使石林地区掀斜抬升,转为内陆山间湖泊环境(路南古湖)。之后,石林地区继续抬升,向现代高原河谷环境演进。在持续的抬升过程和不同的地理、气候条件下,可溶性岩石――碳酸盐岩被两组以上垂直裂隙切割,又经水、生物等沿裂隙溶蚀,随着溶沟的加深加宽,石柱被分隔出来而成为形态万千的石林奇观,石林地貌也处在继承、更替和叠置的演变中,老的石林逐渐消失,新的石林不断形成。

这期间石林还被炽热的火山熔岩烘烤过,也被广阔的湖水淹没过,石林的形成是一部真正的地质传奇。它涵盖了地球上众多的喀斯特地貌类型,分布世界各地的石林仿佛汇集于此,其石牙、峰丛、溶丘、溶洞、溶蚀湖、瀑布、地下河错落有致,是典型的高原喀斯特生态系统和最丰富的立体全景图。

今天,云南石林已经被开辟为世界地质公园,受到严格的保护。

石林于1982年被命名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1年被命名为首批国家地质公园,2008年被命名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07年6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1年成为国土资源部 “国土资源科普基地”。

中国唯一多省联合申遗项目

“中国南方喀斯特”是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2007年被收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2014年得到了增补,现由云南石林、贵州荔波、重庆武隆、广西桂林、贵州施秉、重庆金佛山和广西环江七地的喀斯特地貌组成。

1991年,云南省开始尝试将位于昆明以东的石林风景区申遗的道路。后经过不断增补,这个世界遗产项目变成了今天的“中国南方喀斯特”,面积占整个中国喀斯特面积的55%,并主要分布在以云贵高原橹行牡脑颇稀⒐笾荨⒐阄鳌⒅厍斓鹊亍F渥苊婊达14.6万公顷,其中提名地(核心区)面积4.8万公顷。据介绍,受青藏高原隆起等影响,演化至今的“中国南方喀斯特”,已完整形成了一个热带、亚热带喀斯特上升发育区的结构系统和演化序列,对研究现代区域水文网及长江三峡的形成等都提供了宝贵的地貌证据,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

喀斯特(KARST)即岩溶,是水对可溶性岩石(碳酸盐岩、石膏、岩盐等)进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流水的冲蚀、潜蚀和崩塌等机械作用为辅的地质作用,以及由这些作用所产生的现象的总称。由喀斯特作用所造成地貌,称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

采用系列申报策略的理由是:中国南方喀斯特是一个连贯的地区,其重要性得到了科学界普遍公认,拥有许多对国内、地区以及国际均有重大意义的喀斯特区域。中国南方喀斯特面积太大,很难找到一个能完全代表其喀斯特的发育演化和地貌多样性的点,所以采用系列申报的方法是合理的。虽然申报国认为该系列的每个提名地都有资格入选《世界遗产名录》,但采用系列申报策略可以保证所选择的点是在一个连贯的框架内进行,且整个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的地貌多样性可作为一个整体得以反映。

上一篇:“正青春·创未来”第七届云南青年创业省长奖“... 下一篇:音乐人才培养中对话教育模式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