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写结合 做好低年级起步作文教学

时间:2022-08-16 11:18:45

说写结合 做好低年级起步作文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应让学生“乐于表达”,为学生习作打下基础。小学一、二年级是学生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是儿童求知欲最强的时期,也是从口头语言过渡到书面语言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对学生进行恰当适时的训练,对于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做好低年级起步作文训练呢?通过实践,笔者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效果较佳。

一、说写结合,进行句的训练

说话训练是学生写好习作的第一关。由于低年级学生的知识面较窄,词汇积累贫乏,往往存在说话不完整、不能准确地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用一句通顺完整的话表达出来的毛病。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把指导学生学会用一句完整通顺的话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的说话训练放在口语训练的重要地位。如:“我有一个( )房间。”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补充完整句子,教师再因势利导激发学生说出:自己房间里有些什么?它们都在哪个方向?“我”最喜欢的是什么?为什么喜欢?平时“我”在房间里都做些什么?……这样,学生一边回答老师一边在黑板上板书(把学生回答的内容下面画上横线),板书结束让学生连起来读一读,最后给学生指出,这样把我们看到的、想到的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就成了作文。

再如,教学“春天里的发现”时,先组织学生在校里寻找春天的痕迹:看花草树木的变化、看人们衣着的变化、看天空云朵的变化、看山头山岭的变化……再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各抒己见,相互取长补短。最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把看到的、想到的、听到的用自己的话写出来……这样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让学生从说一句话到说几句话、从写一句话到写几句话的训练,就一定能为以后的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说话的能力

1.口头训练。口头训练是培养学生说话能力的基本方法。一来可以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概括能力、抓住事物特点的能力。如《雷雨》教学时,可以适时随机让学生把自己观察到的景物用几句话描述出来,这样的读思说结合训练,可以发展学生语言,培养学生语感。

2.复述课文。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口头复述课文有利于培养学生说话能力。复述课文的形式很多,有简单复述、详细复述、片段复述和综合复述。为让复述有成效,达到说话训练的目的,应给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让他们把语言组织起来,以达到训练说话的目的。

此外,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新词、新句式进行口头造句练习,组织学生讨论等都是训练学生说话的好方法,对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并将其迁移成写话能力都有极大的好处。

三、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

兴趣是学生产生学习的内动力。如何才能使学生保持浓厚的习作兴趣呢?

1.从活动中获取第一手写作材料,让学生有话可写。如课间活动时教师可组织学生做游戏,结束后让学生把游戏活动的过程写出来,有学习余力的学生还可以把参加活动的感受写出来。

2.从生活中获取材料,让学生有话可写。每个学生都生活在一定的时空范围里,都有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和感受,可以组织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把自己的生活经历或看到的、听到的说(写)出来。

教师应做学生学习活动的有心人,在教学活动中积极为学生营造愉快的写作环境,优化语言心境。做学生的贴心人,挖掘写作源泉,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欲望,为提高学生说话、写作能力搭建良好的发展平台。

低年级作文起步教学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十分重要的一步,是学生进一步“自由表达”和“学会表达”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一定的训练步骤,围绕一定的训练重点,灵活运用和安排,同时组织学生多渠道、多层次、多手段的开展训练。只有这样,才能为今后的命题作文和自由表达打下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作文教学中让“竞争”长鸣 下一篇:给学生阅读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