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猛于虎 发展先降虎

时间:2022-08-16 10:25:20

风险猛于虎 发展先降虎

“所谓风险,就是发生不幸事件的可能性。”还是上大学的时候,老师在《投资模型》课程中给出的这个关于风险的定义就给了我极大的震动,并使我对风险有了初步认识。毕业后,竟然在无意之间进入了一个被人们称之为高风险的行业——银行业当中工作。在年复一年的工作当中,我不但听到了国内外许许多多关于金融风险的惨痛事例,而且目睹了风险对于一家商业银行所造成的致命打击。且不说英国巴林银行的倒闭、阿尔巴尼亚的金融危机、日本大和银行的巨额亏损以及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的关闭,这些风险的出现涉及面之广、损失之大已经成为金融史上不可更改的事实。单只说那一桩桩在各种新闻媒体上曝光的银行欺诈事件、银行被抢劫案件、银行计算机犯罪案件等等,就已经足以令人触目惊心了。这些风险的发生,不但对商业银行自身构成波涛汹涌的巨大冲击,而且往往引发了对客户的风险,引发了支付结算系统的风险,甚至导致了对正常的社会经济金融秩序的巨大破坏,其危害显而易见。通常,一家银行一旦遭遇重大的风险冲击,银行的员工首先会面临巨大的生存和发展的压力,银行的管理者们必然会面临严峻的挑战,银行的发展因此而受到更大的打击。要使一只折断了翅膀的小鸟重新展翅高飞,谈何容易?以上种种事实使我真真切切地体会到,对一家商业银行而言,风险猛于虎。

然而,无论银行风险如何令人担心和害怕,每一家银行仍旧必须在防范风险的同时谋求发展。因为发展是商业银行永恒的主题,一家不懂得追求发展的商业银行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必然会惨遭淘汰。

事实上,防范风险与谋求发展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风险与发展如影随形。在商业银行的整个发展过程中,风险无处不在,它隐藏着,狞笑着,随时都在准备着找到突破口,以便准确无误地扑向猎物。可以说,整个商业银行的发展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与各种各样的风险进行抗衡的过程,商业银行要取得发展,首先就要降服风险这只猛虎。无数的实践都已证明:谋求发展是目标,风险防范是前提。只有有效地防范各种风险的袭击,商业银行才能切实获得客户、赢得先机,并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因此,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一个大课题,哪家银行能够做好这个课题,哪家银行就能更快地发展,更早地成功。

一、银行风险究竟来源于哪里

明白风险来自何处,才能对症下药。通常,商业银行面对的风险主要源于以下方面:

(一)负债经营

商业银行以货币为主要经营对象,自有资本在其资本构成中仅占很小的比例,相反,他们对社会公众、国家机构、企事业单位的负债比例则相对较高。可以说,商业银行是在一个相对虚弱的资本基础上,通过对社会公众的高负债来运营的。这种负债经营是银行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竞争激烈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是竞争的基本特征。如今,商业银行置身于风云变化、难以预测的市场当中,相互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由此而产生的风险也在逐步升级。因为竞争压力而铤而走险并造成巨大损失的商业银行岂止一家两家?

(三)目标复杂

商业银行在追求盈利性的同时,还要保持安全性和流动性。当“三性原则”之间的矛盾难以调和时,银行自然会面临巨大的风险。

(四)管理瓶颈

管理瓶颈的存在,制约的不是风险的发生,而是银行的发展。当商业银行的管理工作出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商业银行抵御风险侵害的能力也将大大降低,相反,管理瓶颈的打破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甚至抵御风险的侵害。

(五)内控乏力

很多事例已经说明,外部的种种风险固然会对商业银行产生较大冲击,但是就像苹果往往会从内核的地方腐败一样,商业银行在内控制度方面的力度不够往往成为点燃银行内部风险之火熊熊燃烧的直接导火索。

二、商业银行如何有效地防范风险

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既来自于外部,也来自于内部。要防范来自于外部的风险,仅仅依靠自身的努力是不够的,因为国际政治经济状况的变化、国家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状况以及市场的变化、客户需求的变化和同业之间的合作情况等众多因素相互交织,形成了诸多的不确定性,使商业银行的经营决策变得更困难。通常,一家商业银行可从以下方面着手防范风险。

(一)要统一经营目标

追求盈利性固然重要,但是商业银行也要协调好安全性、流动性与盈利性之间的关系,否则银行的发展就会像是沙滩上盖大楼,迟早会功亏一篑。

(二)要提高管理水平

要根据市场变化、客户需求变化、同业的经营举措变化而适时调整管理策略,通过管理防风险,通过管理争效益。要根据业务发展的具体情况,做好管理工作的加减法,使管理的程序科学化、条理化、明晰化,从而在每个风险环节有效堵塞漏洞,防患未然。要加强对基层行的监管,合理确定授权范围,对其实施有效的监控,防止因管理失控而引发风险。要加强对重要岗位的管理,定期排查风险,不因某些岗位能够创造更多利润而忽视其可能面临的风险,对于那些会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岗位尤其要一丝不苟地严格管理。

(三)要加强内部控制

要做好整章建制工作,根据新形势、新情况对原有的规章制度进行及时的整理和修订,制定出一套符合全行发展、科学细致的规章制度,使每个层次的机构和员工都明确自己的责权利,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要强化组织体系建设,妥善分离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严格执行内部授权制度。要强调以法治行,坚持合规理念,严格执行各项既定规章制度,不断完善相关部门和岗位的监督制约机制。要加强内部监督机制,发挥稽核审计、纪检监察、事后监督等的作用,对全行各个岗位、各个部门和各项业务实施全面监督。

(四)要防范道德风险

要利用现代化的工具和手段,敲破银行信息沟通的屏障,促进各种工作信息有效地流动和传递,防范因信息不对称而出现的道德风险。同时,要加强对人员的管理,教育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员工的风险意识,使每位员工从自身做起,从本职工作出发,从不同角度防范各种风险。

(五)要加大对违规操作的处罚力度

许多银行在总结教训时都提出过“十案九违章”的观点,这短短的五个字中隐含着无数的血泪教训。因此,银行对违规操作不能等闲视之,一旦发现,必须立即纠正。同时,要加大处罚力度,以儆效尤。

(六)要积极借鉴国内外经验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在风险防范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同时,随着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许多商业银行也在不断调整风险防范的思路,创新风险防范的手段。商业银行应及时搜集和分析同业先进做法,撷取精华,并创造性地运用到自身的管理中,以不断增强自身的风险防范能力。

风险防范是1,有了这个1,才会有银行发展的10、100、1000……乃至无穷。商业银行要发展,就要谋求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均衡发展,唯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财税处理的探讨 下一篇:以梳理业务流程为起点,建立企业内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