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热”潮背后的“冷”思考

时间:2022-08-16 07:11:53

互联网金融“热”潮背后的“冷”思考

悄然逝去的2013年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以颠覆者的姿态昂首挺进金融行业,大数据、第三方支付、P2P、众筹、比特币等创新产品横空出世风靡金融市场,传统的金融格局正受到互联网金融的蚕食和冲击。互联网金融以其方便快捷、实时稳定、时尚超前的特质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热议和追捧,其气贯如虹、蒸蒸日上的发展态势在金融行业掀起了一场巨大的波澜。

然而,在这一片欢呼与叫好的“热”潮中,我们是否需要一些“冷”思考?

山雨欲来风满楼

互联网金融产生以来迅速受到金融行业广泛关注,甚至颠覆传统的金融消费模式和思维,给整个银行业带来“山雨欲来”、“黑云压城”的紧迫感和压力感。互联网金融可以切实提高储户收益,2013年6月17日“余额宝”正式上线,不到一周,用户就超过100万户。余额宝年化收益率在4.7%左右,高出银行一年定期存款1.4个百分点,按活期存款年收益0..35%计算,余额宝一年的收益可达活期存款的13倍。同时,余额宝凭借随取随用的优势,使客户在投资、理财、消费、交易时非常方便快捷,其强大的竞争优势给传统银行的存款业务带来的革命性的冲击。

铁骨清峻耐风寒

面对互联网金融的重击,传统银行业就失去“自信”了吗?答案是否定的。互联网金融的的提出是建立在金融基础上的,互联网三个字更多的是修饰性的词语,“金融”二字才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核心。几百年来传统银行业所形成的业务拓展、风险防控、体制运作优势是新型互联网金融所无法比拟的。同互联网金融相比,传统金融行业就像是一位饱经沧桑、历经风雨的老者,而互联网金融更像是一个顽皮淘气、活泼可爱、急于成长的孩子。金融发展的灵魂在于创新,漫长的金融发展史带给银行业不畏挑战、勇于创新的铮铮铁骨,是不会被互联网金融发展临时带来的阵阵寒潮所打倒的。可见,提出互联网金融能“去银行化”、“颠覆金融行业”的论调还为时尚早,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行业的互补发展才是下一步银行发展的大势所趋。

柔情似水觅知音

互联网金融这一强大竞争对手在带来挑战的同时,也给银行业带来了无穷的活力和机遇。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行业来说更像是心心相惜的知音,其“互补”发展的需求远远大于“颠覆”传统的危机,传统银行业应当虚心学习、取长补短,才能取得更大的发展和长远的进步。传统银行业应不断增强科技投入和研发力度,引导客户使用电子银行办理支付结算。同时要切实更新服务观念,不断开发和使用满足客户需要的金融产品,主动向客户提供信息和服务,切实更新服务观念,提高服务质量。针对互联网金融风险防控能力差的“软肋”,传统银行业要在风险管理上下足工夫,加强风险识别,风险计量、风险预警、风险报告,对发现的风险做到及时发现、迅速处置,强力监控。

面对互联网金融突如其来的飞速发展“热潮”,作为传统金融机构应当冷静思考、客观分析,找出自己的优势劣势,打破传统发展的路径依赖性,学习别人的长处和优势,才能在未来的竞争发展中利于不败之地。

(作者单位:青州农商行)

上一篇:关于农村金融机构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的思考 下一篇:我国汽车类货物集装箱海运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