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校和谐师生关系

时间:2022-08-16 03:23:37

构建高校和谐师生关系

一、概述

“和谐”是我国古代“和”思想的延续和升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征和内在精神。“和谐”一词最早见于《广雅・释诂三》一文,“和者,谐也”,可见,和谐一词为两字同义。古代先贤们认为和谐是人的思想协调和主观能动相互作用的结果。孔子曾说过:“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者天下之大本也,和者天下之达道也。至中和,天下位焉,万物育焉”。[1]由此可见古代的先贤们对于和谐思想的研究和重视。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深刻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和基本要求,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了全面部署。而高校是孕育新思想、新知识、新科技的重要园地,是社会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因此,和谐校园的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和谐的校园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和安定有序的校园。[2]建设和谐校园,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和长期的战略任务,其中,和谐师生关系的建设即是和谐校园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和体会,谈谈关于构建高校和谐师生关系的几点浅见。

二、和谐师生关系建设的必要性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在教育过程中,通过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稳定、协调的关系。在教育过程中它又是最重要、最基本、最活跃的人际关系。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是为了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

第一,和谐师生关系是校园和谐人际关系的基础,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必要条件。高校人际关系主要包括学校管理层之间、教职工之间、管理者与教职工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关系。而作为以教书育人为主要职能的高校,师生关系是高校人际关系的基础。教与学是高校日常生活的主轴,师生关系是校园人际关系的重要表现形式,只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形成教师乐于教,学生乐于学的良好局面,因此,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校园的正常生活秩序至关重要。

第二,和谐师生关系是和谐教育的基础。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它不仅能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和信任,而且能够使学生把对教师的信任转移到教师所教授的学科上,从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目的,因此,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创造力,促进教学相长,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培育优秀社会人才的基础。

第三,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高校的学生来自四面八方,涉及千家万户,家长时刻牵挂,社会普遍关切,对社会和谐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和谐师生关系能够帮助学生安心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使学生清醒地认识到时代赋予的使命而乐于回报社会,同时一个具有和谐师生关系的校园可以使家长安心、社会放心。因此,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促进社会稳定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三、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措施

高校和谐师生关系的建设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即教师、学生、学校和社会。正确地处理好这四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各自的问题,就能促进高校师生关系的和谐。

第一,从教师的角度。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师生互相关爱的结果,教师在师生关系中扮演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中起主导作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注意以下问题:

1.坚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选择合理的教学方式,用先进的、科学的方法培养教育学生,努力创造和谐的、全面准确地反映时展和社会进步的教育形式,努力克服传统教学中“教师、课堂、教材”三中心的弊端,力求实现教学过程的生活化、综合化、信息化,师生平等对话讨论,共同作为教学主体全面认识和参与社会实践,发现和解决问题,以期达到优化综合素质能力的目的。

2.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用一颗博大而慈爱的心去温暖、濡染学生,把自己和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同他们交朋友,理解和尊重他们。在师生平等的基础上去关爱学生,建立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的师生关系,营造一种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3.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对于各种不同性格、不同家庭环境、不同专业的学生要因材施教。注重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健康的情绪去感染和鼓励学生,让学生以平和的心态学习和生活,出现问题,沉着应对、周密思考或换位思考。

总之,教师要牢记自己的使命,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创建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健全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二,从学生的角度。从大学生的角度看,他们正值青年时期,自我意识日趋成熟,思想带有较强的主观性和批判性。他们热情而敏感,但情绪不够稳定、爱与人争执,“责人严而对己宽”,在人际交往中容易与人产生摩擦。他们思想开放,具有较强叛逆性,有时与老师甚至与父母在感情上格格不入,但他们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

马克思曾说过:“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3]((P329)因此,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自觉树立社会责任感,努力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树立尊师重教的风尚。

大学生平时应注意加强自己言行方面的修养,关心同学,乐于助人,在班级和寝室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在课堂上遵守纪律,认真听讲并积极思考。在班级里要积极配合辅导员开展日常工作,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有问题要及时与老师交流和沟通。在课外时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有问题学会主动求助老师。在节假日主动联系和关心老师。不管一个人取得了多么值得骄傲的成就,都应该饮水思源,应当记住是许许多多的人为了你的成长播下了最初的种子。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是双方面的,这里不仅对教师提出严格要求,学生也有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的,所以学生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应该学会尊重教师的劳动,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只有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

第三,从学校的角度。影响师生关系最直接、最主要的外部因素就是校园。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应该是充满生机活力的,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广大师生员工的创造力。从而使得学生全面发展,职工安居乐业。因此,校园文化的建设对于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至关重要。

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过程中,高校应该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校园党组织建设。只有充分发挥高校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才能加强对和谐校园建设的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利用学生身边发生的先进事迹感染和鼓舞学生。因此高校要增强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坚持为教学科研服务、为广大党员服务、为师生员工服务,切实解决师生员工面临的各类实际问题。使之为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2.努力创建和谐的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高校应该努力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办好各种校刊和校园广播站,深度开发教育资源,为学生搭建展现风采的舞台,使学校真正成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乐园。思想政治教师要积极利用课堂教学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多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要有意识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

3.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学生所参与的每一项活动,充分利用学生会、科技协会等学生社团和组织促进和谐校园文化对他们的熏陶,同时又要进一步扩大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教师的科研活动来进一步促进和谐校园文化迈上新的层次。

4.把解决大学生的实际困难与和谐校园建设相结合。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人格、心智不断健全的关键阶段,因此,高校应该切实关心大学生的发展,解决他们在成长成才中的遇到的各种困难。关心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以大学生的和谐发展与成才来促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因此,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要靠校园内的全体师生共同努力和推动。管理者应关心体贴师生员工,师生员工应拥护支持管理。管理人员应热忱服务、教师应尽责尽力、学生应勤奋好学。而业已形成的和谐校园文化又会对广大师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第四,从社会的角度。随着电视、互联网的日益发达,各种西方文化的思潮和价值观念以及某些腐朽没落生活方式的不断冲击和影响,及媒体舆论的负面影响,使一些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团结协作观念差、心理素质欠佳,还导致一部分青年学生对各种复杂社会现象与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产生冲突和矛盾,对教师产生信任危机,从而导致师生关系的不和谐。

因此,要建设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应该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社会正气,宣扬社会主义主旋律,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使学生从社会环境获取到健康的信息,为大学生积极成才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创造必要的基础条件。

四、结束语

高等学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特殊使命,决定了它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建设和谐校园,是学校参与建设和谐社会的一种具体实践。而和谐的师生关系则是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基础。教师要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渊博的知识影响学生。学生要理解教师既是传道解惑的良师,也是分享快乐与忧愁的益友。

总之,影响高校师生关系的因素诸多并且复杂,不仅需要广大师生共同努力,而且需要学校与社会共同营造环境,创造条件,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十三经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2]邢宝君.构建大学和谐校园的几点思考[N].光明日报,2005-10-2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上一篇:科学自由及其界限 下一篇:高校贫困生问题的成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