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术在各科中的临床应用

时间:2022-08-16 03:16:49

气管切开术在各科中的临床应用

摘 要 目的:气管切开是一种急救手术,临床中应用广泛。不仅耳鼻喉科医生应熟练地掌握气管切开术,内科、外科、骨科、儿科等各科根据病情作出准确、快速的判断,争分夺秒,挽救病人生命。

关键词 气管切开术 临床应用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择1977~2007年在我院临床科室住院患者218例,急救中心22例,均经耳鼻喉科会诊并行气管切开术。男182例,女58例;年龄10~60岁,平均40.5岁。急救中心(药物中毒29例),外科(多发性肋骨骨折31例,开放性气胸24例),骨科(颅脑损伤85例),内科(脑出血63例),儿科(急性喉水肿6例,喉梗阻2例),常规气管切开229例,气管插管加气管切开11例。

手术方法:均选择气管插管或无气管插管下常规气管切开术。取颈前纵性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肌层,分离甲状腺峡部及气管前筋膜,切开2~3气管环,插入气管套管,用纱带缚于颈部固定。

结 果

240例患者数术后除抢救无效死亡54例 ,统计186例患者手术后并发症:①原发性出血1例;②脱管2例;③皮下气肿1例;④其他并发症未出现。

讨 论

气管切开是一种急救手术,最初仅用于解除喉阻塞引起的呼吸困难,随着对呼吸道病理生理功能的深入研究,其应用范围已用很大的扩展,对于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引起的呼吸衰竭(如颅脑损伤、胸腹外伤、脑出血),气管切开为重要的辅治疗手段,可经气管套管将下呼吸道分泌物吸出,从而改善肺内气体交换,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

缺氧、碳酸过多及酸血证是引起窒息的三个要素。缺氧是肺泡气体减少的直接结果,碳酸过多乃由于血中二氧化碳潴积所致。酸血症是二氧化碳增多与缺氧时组织内长产生大量乳酸的结果。酸血症又可发展为严重的酸中毒。不少学者认为,即使病人血氧饱和度无明显下降,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潴积也可达到致命的浓度。因此,在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肺泡换气不足的情况下,即使大量给氧,二氧化碳仍会积存。换言之,此时单纯给氧并不能解决二氧化碳潴积的危害,反而使呼吸更加受到抑制。所以采用气管切开术解除下呼吸道分泌物阻塞,改善肺泡的气体交换。同时,对于减轻呼吸困难,改善肺泡的气体交换,减轻呼吸阻力,减少呼吸道解剖无效腔和减少呼吸次数都有良好的效果。为此,不仅耳鼻咽喉科医生应熟练地掌握气管切开术,内科、外科、骨科、儿科等各科医生根据患者病情作出准确、快速的判断,争分夺秒,挽救病人生命。为了降低手术并发症,手术医生应熟悉局部解剖,层次清晰,切开部位准确,为病人建立畅通的呼吸道,积极治疗原发病,加强术后护理。

参考文献

1 徐赛男,雷贤风.王照亮等气管切开术并发症探讨.中华耳鼻喉科杂志,2005,40(9):709-710.

2 卜国强.手术创新与意外处理.耳鼻喉.头颈外科卷,长春:吉林科学技书出版社,2000:657-673.

3 黄选兆,王吉宝,主编.实用耳鼻咽喉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上一篇:经尿道汽化电切(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临床研... 下一篇:介入治疗咯血3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