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严重多发伤19例围手术期救治体会

时间:2022-04-09 08:43:26

腹部严重多发伤19例围手术期救治体会

临床资料

2005~2007年收治腹部创伤患者45例,其中腹部严重多发伤19例(42.2%);男17例,女2例;年龄16~75岁。车祸伤6例,坠落伤2例,挤压伤3例,锐器刺伤8例;每例损伤器官2~11个;其中脾破裂7例次,肝破裂4例次,胃损伤3例次,小肠损伤11例次,结直肠损伤4例次,肠系膜血管断裂2例次,膀胱损伤1例次。有腹部以外合并伤8例(42%),合并创伤性休克9例(48%),腹部闭合性损伤11例(57.8%),腹部开放性损伤8例(42.2%)。本组均经手术治疗,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肾衰、膈下感染、切口裂开各1例。

结 果

16例治愈,生存率84.2%,死亡3例(15.8%)。死亡原因: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不可逆休克2例。

讨 论

腹部严重多发伤术前诊断困难,尤其昏迷休克者更易漏诊[1]。本组11例腹部闭合性损伤经腹腔穿刺确诊10例(91%)。应及时对伤情做出分析诊断,采取治疗措施。

争取时间及早手术:腹部严重多发伤经初步估计病情后,采取果断措施,及早手术。本组有9例合并出血性休克者均在边抗休克边手术治疗,存活8例,存活率89.8%。紧急剖腹手术,术中见脾脏、肝脏、胃、小肠等脏器多发损伤,由于手术及时止血,挽救了病人生命。

腹部严重多发伤处理原则:根据具体情况做到既有先后又有重点。对腹内伤和腹外合并伤的处理,如果腹外合并伤轻,则先处理腹内伤。对腹内伤手术探查不可顾此失彼、遗漏伤情,否则必将导致严重后果,提高警惕和诊治中的全局观念是避免这种错误的关键。探查次序原则上应先探查肝、脾等实质性器官,同时探查膈肌有无破损。接着从胃开始,逐段探查十二指肠第一部、空肠、回肠、大肠以及其系膜。然后探查盆腔器官。再后切开胃结肠韧带显露网膜囊,检查胃后壁和胰腺。在探查过程中发现的出血性损伤或脏器破裂,应随时进行止血或夹住破口。待探查结束,对探查所得伤情作全面估计,然后按轻重缓急逐一予以处理。原则上是先处理出血性损伤,后处理穿破性损伤;对于穿破性损伤,应先处理污染重(如下消化道)的损伤,后处理污染轻的损伤[2]。手术力求简单、有效。本组腹内伤处理及时,在休克状态下顺利地进行脾切除、肝修补及腹腔破裂的血管结扎等手术共41处。

休克的处理:尽快恢复血容量,在改善微循环的同时及时处理内出血。尽快建立2条以上有效的输液管道,必要时置深静脉套管针或静脉切开。按照先快后慢、先晶后胶的原则,迅速恢复有效血容量,提高心搏出量,解除小血管痉挛,阻断休克进展。本组在前2小时内输入平衡盐溶液最多达2500ml,鲜血最多达1200ml。在最初24小时内补液总量达5000~10000ml,大大超过了正常输液量,从而使血压回升,安全度过了手术关。在扩容的同时根据情况适当选用血管活性药物,一般应用多巴胺和间羟胺静滴。术后对休克的监测至为重要,应定时测血压、脉搏、脉氧、尿量和尿比重。并继续缓慢扩容,直至四肢转暖,尿量>50ml/小时,脉压差>30mmHg,脉率

术后并发症的预防:腹部严重多发伤的伤情复杂多变,易致严重并发症而死。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肾衰、肝衰、严重感染、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应及时预防,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本组术后合并肾衰、膈下感染、切口裂开各1例,由于及时发现,处理得当,均获治愈。

参考文献

1 刘志民,等.严重多发伤中腹损伤66例诊治体会.实用外科杂志,1990,1:37.

2 吴在德,等.外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458,462.

上一篇:Mirizzi综合征的诊断与外科手术选择 下一篇:急重症急性胰腺炎54例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