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拨动心弦 激活情感体验

时间:2022-08-16 03:14:00

巧妙拨动心弦 激活情感体验

摘 要:品德课堂必须能拨动学生的心弦,让学生在体验活动中逐渐生成自己的思想,体验活动要紧扣目标,活动资源要精选,活动形式要能引发学生的直觉体验,使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发挥品德课堂的实效。

关键词:品德;情感体验;教学实效

新课程理念下的品德与生活(社会)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去感受、体验、探究和领悟,从而使情感得到交流,良好的习惯得以形成,能力得以发展,促使儿童良好品德的形成。现在的学生比较有个性,他们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性正逐步增强,所以,我们的品德课堂必须能拨动学生的心弦,让学生在体验活动中逐渐生成自己的思想,体验活动要紧扣目标,活动资源要精选,活动形式要能引发学生的直觉体验,使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真正发挥品德课堂的实效。

一、紧扣目标体验活动目的性要明确

教学目标是品德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标志着学生在道德认知、情感等方面的收获和成效。只有紧紧围绕目标进行活动,才能确保学生体验活动的形式和过程是有效的,有助于目标的达成。

如,一位教师在执教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可爱的家乡人》一课。课堂上,教师让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说说“我们的家乡有哪些可爱的人”。尽管教师尽力启发,学生的活动还是寥寥无几,目标无法达成。于是,这位教师认真研究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了解熟悉自己所生活的周围环境,学习通过不同渠道获取信息的方法,感知家乡人的可爱,激发热爱家乡的感情。围绕目标,教师设计了一张表格,主要话题是:(1)你们村(社区)有哪几位村干部(社区负责人)?(2)村里(社区)有哪些公共设施?(3)近几年你的村(社区)有什么欣喜的变化吗?经过一个星期的调查,教师欣喜地发现学生搜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课堂汇报交流时,学生畅所欲言,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有效地达到目标。

二、精选资源体验活动内容要联系生活

品德教材中的每一幅画、每一句提示语都引发我们思考:学生现今存在的问题是什么,从而更好地把握学生的真实生活。因此,在整合活动内容时,我们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挖掘和提炼生活中的资源,要根据“小中见大、就地取材、生动有趣”的原则,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发展。

1.小中见大

活动内容的选取切口要小,能让学生在生活中践行,使活动落到实处。

比如,在教学浙教版四年级上册《集体处处有规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了解规则到底藏在哪里,执教者选取了几个点,让学生进行讨论。如,做操的时候,需要遵守哪些规则?做游戏的时候,需要遵守哪些规则?过马路的时候,需要遵守哪些规则?这样,让学生到日常的学习中、生活中去寻找,需要遵守哪些规则。通过讨论交流,学生就从身边的生活小事中了解到集体处处有规则,如果人人守规则,这个世界将是多么的美好。

2.就地取材

品德课程的生活性特点要求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时,要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本土资源,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有的放矢地进行课堂教学。活动内容的选取注重选择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实践活动。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浙教版四年级上册《集体力量大》一课时,在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设计了“我的集体生活大派对”活动:请大家说说班级里有哪些集体活动让你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大无比?由于问题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学生的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

3.生动有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生活背景一致性越高,学生接受的程度也越高,兴趣也就越浓厚。

如,一位教师在执教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热闹非凡的市场》一课时,突破常规的课堂教学模式,把整节课设计成了“逛市场”的体验活动:课一开始播放了市场变迁的镜头,集市―小店―超市―大型商场,并配上轻松愉悦的背景音乐,唤起了学生平常购物时的愉快体验。随后进行探秘“同一商品在不同的购物场所为什么价格会有所不同”等,教师把教室布置成几个市场:批发市场、阿华超市、商店、联华商场。整节课中,学生兴趣浓,体验深刻,效果较好。

三、对话交流体验活动形式要引发学生直觉体验

作为品德教师,应该精心地设计每一个课堂教学活动,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交流中引发学生的直觉体验,说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一位教师在执教《寸金难买寸光阴》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明白“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道理,设计一个感悟时间谈感受的体验活动。第一步,让学生闭上眼睛静静感受一分钟的时长;第二步,让学生分组在一分钟里做各种活动,有的抄生字,有的查字典,有的算口算等;第三步,通过比较,让学生谈感受。这样,在活动中,引发了学生的直觉体验,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一分钟竟能做这么多的事,想想自己平时浪费的时间太多了,真是不应该呀!

在品德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符合教学目标的情境和活动,促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的情感随着活动的开展逐渐延伸,内心得到体验,在体验中,学生的心灵得到共鸣,思想品德得以升华,这样品德教学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吴菊云.如何指导上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5(11).

[2]吴伟伟.社会课程教科书的主题开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

[3]来春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情感目标与知识能力目标达成的有效性.新课程:教研,2010(09).

上一篇:一课两案 助推减负增效 下一篇: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