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民建施工中地基土加固技术的运用

时间:2022-08-16 12:36:51

工民建施工中地基土加固技术的运用

摘要:要想实现较高质量的工民建施工,地基施工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地基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地基稳固程度,以及其对上部房屋结构的承载能力,对房屋建筑整体的安全性及质量都有重要影响,同时,地基还是房屋建筑抗沉降、抗灾害等的决定因素之一。如果地基本身的抗剪能力较弱,其在承受上部建筑等造成的外载荷时,就会使地基产生破坏,如果工民建施工中遇到这样的不良地基,就要进行相应的加固处理,由专业的施工人员运用合理的加固技术,从而使得原地基能够更好的符合于工程实际情况。本文首先针对不良地基的形式进行了分析,并对具体的加固技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工民建施工;地基土;加固技术

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使得城市人口以及城市建筑数量都呈现出明显的增加趋势,相应的工民建问题已经成为国家及地区政府都重点关注的问题,使得当代建筑更趋于高层化、大型化,且建筑结构多会采用高承重、高强度的钢筋混凝土做为其基本构架,这相应的提高了对工民建施工中地基的要求。对建筑地基进行科学合理的加固,可以有效的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及对载荷的承载能力,从而保证后序施工环节的正常开展,使投入使用的工程项目具有更高的安全使用性。在进行地基加固技术时,要在地基原有的承载能力之上,尽量选取施工简单,施工周基短,且工程造价较低的加固技术。

一、不良地基土所带来的问题

地基土的质量优劣直接影响着工民建的整体施工质量,当在具体的施工过程当中遇到土质较软、上部结构载荷较大等情况时,就要进行相应的地基土加固技术,从而有效的保证所建地基具有足够的抗剪能力。下面就不良地基对工民建施工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

1.降低了地基的承重能力

地基是承载整个上层建筑压力的主要结构,若采用较为松散的地基土进做为工民建施工用地基的话,那么地基的承载能力会被大大削弱,使得建筑物在建设的过程中或建成后都有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下沉,严重时还可能出现倾斜及坍塌等恶劣问题。

2.造成建筑的沉降问题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不断发展,中高层建筑逐渐增多,这时就更加注意地基的建设。当地基结构施工时,采用了不良的地基土,就会造成了地基整体受力的不均,致使建筑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沉降现象以及不均匀沉降现象的发生,使的建筑物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开裂或者倾斜,甚至有坍塌的危险,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财产生命安全。

3.地基的不规则变化

如果工民建施工中所用的地基土为不良基土,同时还没有进行较有效的加固及改造施工,那么当受到较强外界因素影响,如雨水等,就会使得地基土大量吸收水分,造成严重的地基变形,从而使地基出现不规则变化,这严重的影响了建筑整体的使用安全性。

二、工民建施工中的地基土加固技术

1置换法

置换法主要包括振冲置换法、换填法和夯(挤)实置换法。

1.1振冲置换法。该方法就是采用振冲工具,充分利用高压水射流巨大的冲击力,促使地基成成孔,以卵石或碎石采用分批填人的方式,使其形成桩体,进而与原地基土二者组成复合地基。主要作用就是降低地基压缩,促使承载力加大。施工中要考虑原地基土对卵石或碎石的沉降量所起到的限制作用,故而此法不适用于低强度的地基中,尤其是软粘土类地基。

1.2换填法。该方法指的是将原地基中的不良地基土进行挖除,采用压密陛能较好的土进行换填,经夯实后组合成承载力较强、抗变形且稳定性良好的地基层。施工中注意要将不良地基土完全挖除,确保坑边维持较好的稳定陛,回填料质量要好,在夯实中尽量选用分层方式。

1.3夯(挤)实置换法。地基土中置入夯锤或沉管,促使地基土沿侧边被挤开,用砂石或碎石填人夯坑或管内,形成桩体。操作中地基土由于受到挤压作用,地面会随之隆起,此时,土体中孔隙水压力会被迫升高,当其幔慢消散后,可有效提升土体的强度。施工中砂石或碎石要选用透水眭能良好的填料。

2.预压法

2.1堆载预压法在建造建筑物之前,用临时堆载(砂石料、土料、其他建筑材料、货物等)的方法对地基施加荷载,给予一定的预压期。施工工艺与要点:①预压荷载一般宜取等于或大于设计荷载;②大面积堆载可采用自卸汽车与推土机联合作业,对超软土地基的第一级堆载用轻型机械或人工作业;③堆载的顶面宽度应小于建筑物的底面宽度,底面应适当放大;④作用于地基上的荷载不得超过地基的极限荷载。

2.2真空预压法在软粘土地基表面铺设砂垫层,用土工薄膜覆盖且周围密封。用真空泵对砂垫层抽气,使薄膜下的地基形成负压。随着地基中气和水的抽出,地基土得到固结。为了加速固结,也可采用打砂井或插塑料排水板的方法,即在铺设砂垫层和土工薄膜之前打砂井或插排水板,达到缩短排水距离的目的。

2.3降水法降低地下水位可减少地基的孔隙水压力增加上覆土自重应力,使有效应力增加,从而使地基得到预压。这实际上是通过降低地下水位,靠地基土自重来实现预压目的。施工要点:一般采用轻型井点、喷射井点或深井井点;当土层为饱和粘土、粉土、淤泥和淤泥质粘性土时,此时宜辅以电极相结合。

2.4电渗法在地基中插入金属电极并通以直流电,在直流电场作用下,土中水将从阳极流向阴极形成电渗。不让水在阳极补充而从阴极的井点用真空抽水,这样就使地下水位降低,土中含水量减少。从而地基得到固结压密,强度提高。电渗法还可以配合堆载预压用于加速饱和粘性土地基的固结。

3.压实与夯实法

3.1表层压实法采用人工夯,低能夯实机械、碾压或振动碾压机械对比较疏松的表层土进行压实。也可对分层填筑土进行压实。当表层土含水量较高时或填筑土层含水量较高时可分层铺垫石灰、水泥进行压实,使土体得到加固。

3.2重锤夯实法重锤夯实就是利用重锤自由下落所产生的较大夯击能来夯实浅层地基,使其表面形成一层较为均匀的硬壳层,获得一定厚度的持力层。施工要点:施工前应试夯,确定有关技术参数,如夯锤的重量、底面直径及落距、最后下沉量及相应的夯击遍数和总下沉量;夯实前槽、坑底面的标高应高出设计标高;夯实时地基土的含水量应控制在最优含水量范围内。

3.3强夯强夯是强力夯实的简称。将很重的锤从高处自由下落,对地基施加很高的冲击能,反复多次夯击地面,地基土中的颗粒结构发生调整,土体变为密实,从而能较大限度地提高地基强度和降低压缩性。其施工工艺流程:①平整场地;②铺级配碎石垫层;③强夯置换设置碎石墩;④平整并填级配碎石垫层;⑤满夯一遍;⑥找平,并铺土工布;⑦回填风化石渣垫层,用振动碾碾压八遍。

结语:

综上所述,要过长期的社会建设和施工技术的提升,我国的工民建筑施工质量已经显著的提升,现代化的施工技术与传统施工工艺的有效结合,使我国的建筑施工技术水平处于世界先列。而做为建筑基础的地基施工,是一切施工环节顺利开展的必要保障,对不良地基进行相应的加固,可以有效的提高地基承载能力,降低工民建建筑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不规则沉降、倾斜等问题,从而更好的保证建筑的建造安全及使用安全。相信通过全行业的共同努力,我国的房屋建筑地基施工水平及加固技术一定会与时俱进,更加适应时代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谢海林,徐长林.不良地基土的处理与加固的方法及施工工艺[J].价值工程.2010(09).

[2] 张成英.公路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方面的研究[J].山西建筑.2010(05).

[3] 黄承德.浅谈处理不良地基土和加固施工流程[J].建材与装饰(下旬刊).2007(09).

上一篇:建筑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探讨 下一篇:钢管土钉墙支护技术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