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个性心理理论的高校学生管理研究

时间:2022-08-16 12:06:30

基于个性心理理论的高校学生管理研究

摘要: 本文通过揭示高校现行学生管理模式的不足,提出要改革大学管理模式。从个性心理理论出发,诠释大学生个性管理的内涵,探讨高校学生个性管理的实现途径,以期建立高校个性管理模式。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ficiency of current student management patter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uts forward that we should reform the university management mode. Starting from the personality theory, it interprets the connot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personality management, discusses the realization way of managing college students' personality in order to establish the personality management mode.

关键词: 个性;心理;学生管理

Key words: personality;psychological;student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4-0249-02

0 引言

高校正在向世界开放,“要把学校办成更能吸引学生的场所,并向他们提供真正理解信息社会的钥匙”[1],这就要求高校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更新教育观念。然而在当前高校落后的管理方式下,学生管理问题的尖锐性和严重性日益凸显,原有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难以满足当前师生的新要求。要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必须构建学生管理的新模式。

1 大学生个性管理释义

从心理学的角度谈个性,是指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和工作实践中形成的各种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心理倾向性的总和。个性心理学认为,人人都有潜力都有创造性,也有能力方面的个别差异性,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受到先天生物因素和后天环境因素的影响,同时还受到个体本身的个性倾向和自我意识系统的制约[3]。人的个性心理属性是不断变化着的,随年龄和阅历增长、社会变迁、人际交往过程中的相互作用等都会致其发生变化。个性的产生和形成与人性密切相关,人性的标准和状态是通过个性表现出来的。人是一个具有“自我”、“本我”、“超我”之分的调节系统,他可以进行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因此,学校管理工作者只有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才能做到“因个性施管”,针对各类不同个性的学生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

在这种个性心理理论思想指导下产生的管理模式可谓之“个性管理”。这种模式运用在高校管理中即称为“大学生个性管理”,即在高校学生管理中要确立以人为中心的工作思路,体现尊重人、改造人和发展人的指导思想。高校学生的个性管理也就是以教师为代表的管理者对学生这种受管理者的身心施加影响的过程,对学生的个性深入研究、对高校现有资源充分利用,通过人性的改造和组织化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管理,努力创造一个自在的大学学习氛围。它把谋求人性的理想状态、达到学生个人目标与学校目标的协调和统一作为自己的目标,其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大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在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一方面要确立人在管理中的主导地位,以全面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要锻炼人的意志、智力和体力,完善人的意志和品格,获得超越生存需要的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个性化发展需求。[4]这种管理模式要求把发挥人的“主体性”作为第一前提,坚持人性改造和塑造学生人格。可以说,个性管理成为了实现健全人格的一个过程,而学校的教育管理在这个意义上就成为了一种手段。

2 高校管理呼唤大学生个性管理

2.1 当代高教管理的缺陷

2.1.1 轻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传统高校管理模式认为教师是中心和主体,学生是管理的客体,没有把学生看作是一个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于是导致在学生管理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命令与服从的关系,甚至是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而不是平等的沟通与交流的关系。教师总是凌驾于学生之上,通常采取训斥和体罚的手段来折服学生。这种管理方法,能够一时维护教师的权威和管理效率,但它严重制约了大学生的能动性和自主性,使他们惯于被动接受,不仅影响今后管理工作正常开展,也因为压抑个性而间接束缚了学生的创造力。

2.1.2 忽略学生的个体性

传统的学生管理无视一个关键事实:大学生是有个体性的,他们是一个个正在成长着的青年,正不断由个体性的人向社会性的人的发展着,对大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不够重视。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实行的是班集体管理摸式,把同一专业的学生分成两、三个班,虽然每个班级都配有一个辅导员,但他们与学生之间的接触其实并不多,辅导员不可能有较多机会了解学生,更不用说把握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在这种教育流水线中生产出的学生思维雷同,缺乏创造性思维。同时,在以往的管理工作中,高校行政人员过于注重权力和影响力,把学生当做下属管,试图以奖学金评定、毕业分配等来制约、掌握学生,在日常管理中自然就采取家长式集权的管理措施,不期然就将自己置于学生的对立面,不自觉增加了相互沟通和理解的难度,在管理工作忽视了大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2.1.3 管理评价的不科学性

传统管理工作中对学生的评价缺乏真实性和公正性,大学管理者一惯用成年人的标准去评价、要求学生,苛求他们循规蹈矩,一旦出现某些细微的逾越,就上升到思想品质层面,马上采取强制性手段迫其改正,这种方法不但粗暴且效果不佳。此外,传统评价观还过分重视对结果的评价,强调评价的选拔功能:例如,一些师范大学建立了学生评价的量化标准,简单地把考试成绩、遵纪守法等进行折算量化,把学生综合成绩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以此产生的成绩排名来分配国家助学金。这是很不科学的评价,导致评价的指标非常单一化。

2.2 实施个性管理的必要性

当前高校面临的新环境、新挑战呼唤构尽快建新的管理模式。首先,高等教育已出现多样化的行为方式,市场经济体制下高等教育领域的行为途径具有多样性。高等教育管理也出现了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特点。其次,培养创造性人才,必须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创新人才培养要求在学生培养上注意个性发展,在学生管理活动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参与的主体作用;而培养个性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使之成为创造型的人才。再次,通识教育的崛起也使学生管理面临了新的挑战。通识教育本身就蕴涵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它是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教育,旨在积极地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要“使每一个学生适应其能力与特点,同社会要求相一致,实现其最大限度的发展”[2],就必须是着眼于学生“个性差异”的个性化教育。可以说,灵活地把握学生的“个性差异”是现代高校管理者的基本工作。高校管理人员必须认识到学生管理活动与其它管理活动不同,学生管理活动必须实施个性化管理,努力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和实现个性化的发展。

3 高校学生个性管理的实现途径

3.1 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要克服传统学生管理中的不足,前提是必须明确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学生是客体和主体的统一,学生是有自尊性、自信心和主体精神的人并具有主观能动性。他们对于管理者施加的影响,绝非被动地消极服从,而是选择性地接受。所以学生管理必须从学生的个性出发,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在管理中要确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为前提。首先,学生管理必须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为核心,发扬学生的自主性。学生管理者必须首先要了解关心学生,在管理中耐心细心地为学生服务,让学生在管理过程中能够自我认识、自我反思、自我鼓励,树立自信、自主、自律的观念。其次,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还必须调动学生参与学生管理的积极性。对学生的管理,更不能离开学生的积极参与。当前社会学生个性鲜明,主体意识越来越强,他们决不愿意只作为接受简单指令的机器。当他们的参与意识得不到尊重时,创造性、积极性反而不能发挥充分。因此,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要求我们在学生管理工作必须坚持学生的参与管理,改变原来渠道单一的状况,采取多种手段创造学生参与管理的机会,开展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活动。

3.2 尊重学生的个体性

个性管理要求在大学生管理中必须承认并正视学生个性的差异。学生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由于个体间遗传背景、社会环境及教育影响的差异,学生的身心发展是千差万别的,具有个别差异性,也就是说学生的性格、兴趣、智力、能力是不完全相同的。因此,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要做到共性与个性相结合,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和培养,把个性作为学生管理的根据。一是要根据普遍的教育规律,找出学生共性层面的问题,集中予以解决;二是要对于部分学生存在的个性层面的问题,要对症下药,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予以解决。大学生的思想容易波动,自制力较差、易于冲动,他们行为和思想会有许多方面的问题。他们在校四年期间,在不同时期其特点也存在差异,只有掌握了这些特点,针对不同的个性特点施以有区别的学生管理,通过学生管理活动帮肋他们克服那些不良的个性品质。例如现在许多高校都在新生一入校就通过心理测试等方式建立心理档案,了解学生各自的个性心理特点,这个可谓个性心理理论在大学生管理方面的典型应用。

3.3 改革评价制度

树立新的管理评价观,应改变过分强调评价的识别与选拔功能,发挥它的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管理实践的功能。对学生以及管理工作的评价要增强其科学性,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重视发展性评价,倡导真实性评价[5],关注个别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评价指标要多元化,注重对学生素质的综合考查。另外,管理工作评价方式要实现多样化,尝试建立以学生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评,不断改革学生评价、教师评价、班级评价、学校评价制度,以此助推高校个性管理新模式的建立。

参考文献:

[1]UNESCO.教育——财富蕴藏在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135.

[2]佐藤正夫著,钟启泉译.教学论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344.

[3]郭亨杰等.心理学教程[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黄维德.人力资源管理内涵及其变革趋势[J].人才开发,2007(7):34-35.

[5]朱伟峰.能力本位导向下真实性评价模式的探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1(23).

上一篇: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材资源的利用 下一篇:职工培训中网络教育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