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时间:2022-08-16 11:56:51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新课程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学生刚进入初中学习,对各学科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可是有的学生上数学课没多久,兴趣就慢慢消失,这几乎成了数学教学的普遍性问题。长期以来,教师们为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不懈的努力。但效果并不明显,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数学成绩的大面积提高。本文拟就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谈一些自己的看法,以引起同行们的重视。

【关键词】激发 初中学生 学习兴趣

How to arouse junior students’ interest in mathematics

Zeng Zhengcai

【Abstract】With the new course reform going deep, the request of the new course to students becomes higher and higher. Most of students have just stepped into the junior high school to learn, and are interested deeply in each subject first, but later some of them are losing the interest in mathematics slowly after learning mathematics, which almost become the common problem in mathematics teaching. For a long time, teachers are working hard to keep students’ leaning interest, but the effect is not satisfied. That students are short of interest in mathematics will have a direct influence on the improvement of their mathematics grade. In this article, the writer has talked about the personal opinion on how to arouse students’ mathematics interest just for reference.

【Keywords】Arousing Junior students Leaning interest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把社会和学校提出的客观要求与期望变为学生自己内在学习的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长期以来,数学教师们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了不懈努力,但效果并不明显。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只要教师教法得当,就比较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注重课堂教学中的引入环节,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导入新课是新授课的主要环节,“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导入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这堂课的成败。巧妙的开讲,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及早的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因此在课堂引入中,要设计各种形式、运用各种手段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唤起他们的参与意识。如教学“七巧板”一课时,一开始我就用事先准备好的七巧板拼出一些优美的图案,提出:这些图案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的?它们的边与边之间有什么关系?待他们思考回答后再进行总结。最后让他们自由合作进行制作,也拼出一些优美的图案。这样,通过简单的表演,把问题设置于适当的情境下,从而营造了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

2.精心设疑激发兴趣,力求新中有活,以保持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教师要多有意识地设置疑问情境,引导学生不断探索,不断产生思维热点,不断使你的上课产生高潮。设疑要“巧”。设疑贵在巧,时机要巧、方法要巧。问题一提出,马上就能引起同学们的兴趣,调动同学们的思维。疑要设在“关键”处,设在难点和重点上,这样一组问题一旦提出来,宛如一浪高过一浪的潮水扑向学生,学生的斗志马上就挑动起来了,课堂变成了学生思维的战场,学生在挑战中找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在积极思维中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坚韧性。在“无疑”处生疑。老师要在学生容易忽视而又与“关键”处相关的平淡处巧设疑难,使学生从未知无疑转化为渐感有疑,从而引起思考。一系列的问题不仅能加深同学们对定义的深刻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深刻性。所以一个高明的老师既是一个出色的演员,又是一个出色的导演。

新课程下的数学比较贴近生活实际,具有很强的知识性、现实性和趣味性。因此,它以丰富的内容提供教学中诱发学生情趣和动机的酵母。新教材还抓住了初中学生情绪易变、起伏较大的心理、生理特点,要求以“活的东西去教活的学生”,来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他们的数学素质和数学能力。

3.动手操作,提高学习兴趣充分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新课改下的数学课程针对学生喜欢观察、喜欢动手的性格特征,安排了大量的动手实践性内容。要求尽可能利用自制教具优化课堂结构,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自由组合),请他们做我的助手,一道准备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操作,既规范了学生的劳动、行为习惯,又使他们在参与活动中认识自我,从而产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另外《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时,要通过操作、观察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中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具体形象为主,而数学却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和严密逻辑性的学科。因而在数学教学中除了运用直观教具外,还应该注意学生的动手操作。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把握学生心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兴趣是内化过程中的催化剂。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吸引学生注意力,把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教条性的数学知识给学生以出乎意料的新颖感受,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我认为教学过程不仅要在流畅幽默的教学语言、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工整清洁的板书、合理恰当的教学顺序的安排等各个方面上下功夫,更需要创设诱发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情境,通过问题解决来优化学生的知识功能,优化教育功能。

5.开辟第二课堂,展示闪光点,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新课程数学的自然性、实用性,决定了开辟第二课堂的重要性。根据新教材的提示与要求,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举办数学知识猜谜、小制作比赛、拼图游戏等等。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生动有趣、吸引力强,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发展他们的个性特点和创造力,也可以挖掘学生的潜能,在他们的闪光点上做文章,让他们领略成功的喜悦,时刻感觉到路就在脚下。这样他们就会兴趣盎然、信心百倍地去继续追求学习的成功感。特别要给学生多打气,多鼓励他们,要充分肯定其动手能力,找到成功的地方给予表扬,使其心理在表扬中受到振动,开始对学习数学感兴趣。这时就要趁热打铁,教导他们上课要认真听讲、行为要规范,做个好学生,引导他们逐步学好数学。

另外,还可以以讲故事的形式、质疑的形式、列举生活中数学现象的形式引入教学,以简单明了、深入浅出、气氛畅然的开课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激发他们的学习数学的兴趣。

上一篇: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下一篇:论小学数学策略教学的基本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