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朵花都露出笑靥

时间:2022-08-16 11:25:32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对待一些后进生,要把他们当作教育对象,而不是把他们当作需要隔开的罪犯,要善于从一些沾上不良习气的后进生身上看到沙漠里的绿洲。”马卡连柯的观点对于班级管理很有针对性和现实性。

在班级管理中,有些教师称后进生为“问题学生”。其实,心理学家研究认为,学校没有“问题学生”,只有“问题老师”。现代教育倡导“欣赏学生”,但一些教师往往理直气壮地抱怨:“这孩子成绩差、不听话、懒惰、自卑,浑身毛病,让我如何欣赏?”凡如此抱怨的教师都狭隘地理解了“欣赏”二字。分析哲学告诉人们,任何现象,即使是同一个词,不同的人都会有不同的感受,而判断其恰当与否,在于这种理解给人们带来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孩子的智力一般,上学成绩不好,排不到前几名,这难道能成为教师抱怨、不满、伤心、放弃的理由吗?若此,牛顿、爱因斯坦、达尔文等科学巨子将被埋没,因为他们儿时成绩都不好。据某资料报道,美国现有富翁350万人,多数为普通中学学生,且半数以上上学时经常不及格。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的一生中决定命运的因素不是一个,而是多个,有可能在50~200个因素。这众多因素中,任何学生都不可能占全,也决不可能一个不占。天不予虽二物,但予一物。这些因素展现了人生的不同阶段、不同场景、不同侧面。因此,教育决不能只盯着一个因素,如智力。只盯着一个,强迫学生单一发展,会伤害他们的天性,压抑他们优势方面适时、恰当的发挥。

现在还有的教师把后进生称为“表现能力与潜在能力之间有差距的学生”“才能未开发的学生”。卢梭主张,“不要对孩子急于做出好或坏的评判”,那种认为后进生定型了,“永远学不好”而嫌弃他们,存在惩治心理的偏激行为是完全错误的。人是动态中的人,教师要对他们充满信心,掸去蒙在他们心灵上的“灰尘”,抓其闪光点,激发他们的进取精神。

晓杰(化名)同学刚进班时,整天垂头丧气、闷闷不乐,常一个人独处。我明白,是某次考试失败让他深受打击,如果再不及时鼓励,他便很难在挫折的路上站起来。我苦思着良策。起初,我没有急于找他谈话,总是用热情的目光关注他,在生活上、学习上满怀真诚地帮助他。渐渐地,我发现他朗读课文较流利且富有感情,就多给他表现机会,激发他的学习兴趣,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他的作业正确率越来越高。这一切增强了他学习、生活的信心,他学习积极性高了,变得活跃起来,重新融入温暖的大集体中。

我们要像“灵魂雕塑家”那样去研究后进生的心理状态,注意他们的思想活动,琢磨他们的内心世界,用“理”去触动后进生的心扉,用“情”去唤醒他们冷却的心,这样才会使遭到“虫害”侵袭的“小苗”茁壮成长。班里的每个学生都是一朵花,我们要让每朵花都露出灿烂的笑靥

上一篇:挖掘插图内涵,促进学生科学知识的形成 下一篇:论参与式教学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