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中的风险管理进展分析

时间:2022-08-16 08:52:49

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中的风险管理进展分析

[摘 要]文章真针对当前我国地下工程和隧道工程施工现状,对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中的风险管理进展进行了详细分析和阐述。[关键词]隧道;地下工程;建设;风险

中图分类号:F272.1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4)13-0042-01

单就隧道工程和地下工程而言,我们应对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管理风险进行准确定义与认知,当建筑工程项目处于正常发展阶段时,工程施工行动一定要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假设此时某项建筑施工活动或客观存在足以导致对应承险结构系统存在一定风险,但是此项施工活动和一些客观后果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风险事故。要想对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中的风险管理进展有所熟知,需对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过程中风险机理进行准确认知以便探讨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策略,以至有效推动建筑工程项目的长足发展。

1.风险发生机理要点分析

1.1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性要点分析

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地层方面主要体现在基础性地层层次具体分部情况上,同时还包括不同盐土介质材料物理学参数和物理学性质、不同岩土介质材料在切削搅拌后的流动性、粘性和变形以及各种不良地质情况之上。另外需要提到的则是水文资料条件方面,这一部分分为岩土渗透性、岩土含水量、岩土流向、岩土流速、水位、水压、冲刷力等,水位资料还包括水的腐蚀性因素和水的不及来源因素等等。地层障碍物包含了构筑物根本、烧毁构筑物和各类管线装备装配以及一些江底沉船等。

隧道工程及地下工程所在区域自身水位地质状况经过长时间的沉淀与积累现已基本成型,大多都经历了较多年头,同时会受到众多自然因素和认为因素影响,水文地质条件介质特性的随机性和相对变异性等也逐渐显露出来。与此同时,底层水量不断处于活动状态,在此作用下出现了地表径流状况、地下其潜水状况和承压水状况等。因为地质勘探操作、现场实践操作和室内深入操作等工作要求,隧道工程工作人员和地下工程工作人员只能简单通过单体特性测试点进行水文参数量测估计等。岩土地质参数具有离散性和不确定性等,空间变异性和上述内容具有相同点,各种复杂因素带来了隧道工程和地下工程建设风险。

1.2机械设备复杂性、技术人员复杂性和技术方案复杂性综述

隧道工程和地下工程建设过程中,建设队伍因素、机械设备因素、施工操作技术水平等因素共同影响着建设风险,因为工程施工技术方案复杂性和施工工艺流程具有复杂性,此时不同种类的施工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施工条件,若贸然采取某种方案和技术的话,就极易产生对应工程施工风险。因为隧道施工和地下工程建设施工的基本建设周期相对较长且基础性施工环境相对较差,施工心态与施工效应直接挂钩,此时容易出现隧道工程风险事故和地下工程建设风险事故等。

城市繁华地带建筑环境相对复杂,工程建筑周边环境复杂性主要体现在地面构筑物的使用年限上和结构类型上以及基础类型上等,文化价值也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此处地面构筑物结构类型主要包括框架结构、砖混结构和相关砖结构等。构筑物与隧道及地下工程质检的主要空间关系也是周边环境复杂性的重要体现之一。隧道工程施工风险性应逐渐引起重视,在致险因子的影响下,各类工程危险事故极易产生,承载损失状况尤为严重。城市软土地区盾构隧道工程施工风险中承担风险本体主要分为:盾构隧道、地面建筑物、路面系统、地下管线、已建隧道、社会群体、生态环境,上述因素所产生的风险损失模式之间存在较大不同,这也是直接损失状况中的一种,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工期损失、直接经济损失、耐久性损失以及相关人员伤亡损失等,此时环境损失和对应社会影响损失等均被成为间接损失。图1为隧道工程及地下工程风险演化机理流程示意。

2.当前我国隧道工程和地下工程风险管理进展要点分析

在新型计算机技术和新型网络技术快速普及和发展的过程中,当前我国隧道工程和地下工程逐步建立了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管理体现出了信息化时代施工操作的便利性。对具备介入方地区散布广、专业分类复杂、信息量大特色的大型工程项目而言,项目的信息沟通和协调特别重要,决策者必要供给实时、有用的项目信息,而各介入方也必要迅速地数值各自的进度,同时管理信息系统还可以削减项目信息沟通费用和通报费用。

近年来,我国依次建立隧道工程和地下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计算机系统,信息管理子系统中拥有一定的科技信息、市场信息、经济信息和相应社会信息等,同时也具备信息分类功能、信息整理功能、信息统计功能和信息辨别红能等,信息管理子系统中拥有风险管理的控制权限,风险评估子系统主要对项目风险发生概率、项目风险发生时间、项目风险持续优化、项目风险造成的后果、项目风险可控程度做出估计。最后则为风险对策子系统,它可以针对项目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风险处理决策,供决策者参考使用。另外,采取计算机模拟系统帮助工程风险测评可以有效地办理庞大工程投资问题及所带来的大规模信息处理问题,给风险处理与投资决策带来了新的突破。

3.结语

经过数次分析和实践可以得出结论,隧道工程建设和相关低下建设过程中均会产生一定的不稳定性,建设阶段的技术风险性显而易见,隧道工程和地下工程过程中必然存在一些危险因素,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带来重大经济损失以至会给社会带来相关不良影响。本世纪初,隧道项目安全管理和地下工程建设安全管理中存在诸多弊端与不足,最为常见的例子即为上海昌都大厦地基塌方事故的产生,同时我国广州省地铁塌方事故也是人尽皆知。

参考文献

[1]李二兵,王源,谭跃虎,施毅,段建立,濮仕坤.中国土木工程建设安全现状与风险监控对策[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2014(01).

[2]李朝阳,叶聪,沈圆顺.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地铁基坑施工风险评估[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4(01).

[3]彭红君.贝叶斯网络在隧道围岩失稳风险定量评估中的应用[J].西部探矿工程.2014(02).

[4]王艳宜,谭青,夏毅敏,吕丹.盾构切刀切削过程热力耦合分析[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4(01).

[5]彭涌涛.盾构施工引起地面沉降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研究[J].公路.2013(11).

作者简介:王浩(1991-),男,陕西汉中人,长安大学,大学本科,研究方向: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上一篇:关于房屋建筑安全管理及房屋安全鉴定的探讨 下一篇:捕捉生活中最美丽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