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和开放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80例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时间:2022-08-16 05:54:30

腹腔镜和开放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80例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摘要:目的: 比较腹腔镜和开放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精索静脉曲张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对照组采用开放手术经腹膜后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并发症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精索静脉曲张, 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 腹腔镜, 开放手术

精索静脉曲张指因乙状结肠或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等原因引起精索的蔓状静脉丛回流不畅或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导致静脉回流,从而使局部静脉伸长、扩张和迂曲,阴囊内形成血管性团块[1]。精索静脉曲张是泌尿外科常见疾病,多发于青壮年男性,发病率约15%,可影响患者生精功能及活力,是导致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已成为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重要术式[2]。本文分别采用腹腔镜和开放手术对精索静脉曲张患者进行治疗,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4年5月收治的80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均经体格检查和多普勒超声诊断为精索静脉曲张,且排除肿瘤、血栓等继发性精索静脉曲张及腹腔广泛严重黏连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年龄18-43岁,平均(28.3±6.7)岁,病程5个月-6年,平均(3.2±1.1)年,其中单侧31例,双侧9例;Ⅰ级8例,II级18侧,Ⅲ级14侧;合并异常7例;对照组40例,年龄16-42岁,平均(27.5±7.1)岁,病程8个月-7年,平均(3.4±1.3)年,其中单侧29例,双侧11例;Ⅰ级10例,II级15侧,Ⅲ级15侧;合并异常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病情、合并症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采用气管插管全麻,取头高脚低位,抬高患侧臀部,常规消毒、铺巾,术前留置导尿管,于脐下缘作长约1cm弧形切口,切开皮肤及前鞘,插入Veress气腹针,建立CO2人工气腹,腹内压维持12-15mmHg。拔出气腹针,插入Trocar,经此置入30°腹腔镜,并在右侧麦氏点及左侧反麦氏点分别作5mm切口,直视下分别置入5mm、10mm Trocar;置入分离钳及电凝钩,于内环上方找出蓝黑色精索静脉,距内环口近端约2-3cm处切开后腹膜1-2cm,游离一侧或双侧曲张的精索静脉束,游离静脉主干并用4号丝线双重结扎,不剪断,确认术野无出血和损伤后拔出Trocar管,排尽CO2,用4-0可吸收线缝合切口,外敷创口贴。对照组行开放手术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取平卧位,给予硬膜外麻醉,于内环口上方2cm平行腹股沟韧带处作长约3-4cm斜切口,剪开腹外斜肌腱膜,钝性分离腹内斜肌和腹横肌,并切开筋膜,进入腹膜外间隙,推开腹膜,找出精索内血管束,游离出3-4cm,集束双重结扎后切断,必要时可缝扎,避免术后出血,常规缝合。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止痛药使用情况、并发症及质量改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和计量资料分别采用X2检验和t检验,检验水准为σ=0.05。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分别为(28.67±5.14)min、(17.23±3.06)ml、(4.25±0.44)d、(4932.28±513.45)元,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止痛药使用率、并发症发生率、质量提高率分别为12.5%、5.0%、95.0%,对照组分别为40.0%、22.5%、80.0%,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使用止痛药、并发症及质量改善情况比较

3 讨论

精索静脉曲张导致静脉回流障受阻,瓣膜功能受损,血流不畅,血液滞留,使得局部温度升高,内CO2蓄积,血液中儿茶酚胺、皮质醇、前列腺素的浓度增高,且营养供应缺乏,引发生精上皮细胞变性,影响生成功能,以致不育[3]。目前,手术是治疗该病最有效的方式,手术路径包括经阴囊径路、经腹股沟径路和经腹膜后径路,经阴囊径路手术时间长,需结扎较多血管,易损伤和附睾动脉,经腹股沟径路破坏腹股沟管完整性,创伤大,易发生萎缩,且复发率高,而经腹膜后径路以其操作简单、创伤小、安全有效等优势得到广泛应用[4]。传统开放式手术创口大,术中出血量大,术野不清晰,且易感染、并发症多,术后恢复慢,逐渐被腹腔镜术式替代。

腹腔镜特有放大作用,容易发现精索静脉丛走向及数目,辨别动脉,防止漏扎或误伤;术中不需解剖提睾肌,有效避免损伤血管,且有利于术后侧支循环的建立及恢复[5]。腹腔镜手术切口下,瘢痕小,外观美观,对患者心理影响小;且术中出血少,空间大,术野清晰,可同时处理双侧精索静脉曲张,无需增加切口,患者术后疼痛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费用低,缓解患者家庭经济负担[6]。

本文中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开放手术组,对比差异显著,P

参考文献:

[1]杜新建,曾良玉,段广军等.腹腔镜和经腹膜后开放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对比研究[J].海南医学,2009,20(7):45-47.

[2]王玺坤,罗力,李文雄等.精索静脉曲张113例两种术式疗效的对比研究[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1,16(4):336-338.

[3]王进恩,马春清,祝存海.腹腔镜和开放手术治疗单侧精索静脉曲张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2,9(8):59-60.

[4]张旭,葛波.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对照研究[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1,13(4):38-40.

[5]奚晓龙,邴建勇,李秀凤等.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疗效对比[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3):75-6.

[6]张玉洪,卢伟,王洪等.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疗效对比分析[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0,25(1):46-47.

上一篇:泮托拉唑临床应用的安全性评价与风险管理 下一篇:妇科千金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附件炎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