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

时间:2022-08-16 05:12:38

电力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

【摘 要】本文从就是在电力建设程序的三个阶段,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提出了各个阶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电力 造价 决策阶段 设计阶段 施工阶段

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就是有效地使用专业知识和专门技术去计划和控制资源、造价、盈利和风险。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包括合理的确定和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如项目建议书阶段、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合理地确定投资估算、概算造价、预算造价、承包合同价、结算价、竣工决算价。在建设程序的各个阶段,应及时检查项目是否按预先确定的工程造价和资金使用计划进行,发现偏差、分析原因、及时纠正,以确保项目建设目标的实现。下面就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的全过程:投资决策、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工程结算,进行现状分析并找出存在问题。

一、决策阶段

在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应了解影响造价的主要因素,掌握控制造价的主要方法,在优化建设方案的基础上,编制出高质量的项目投资估算,使其真正起到控制建设项目总造价的作用。决策阶段是决定电建工程诸多指标水平的初始研究规划阶段,诸如项目的比选,工程的建设规模、建设标准等等,特别是投资估算的最终确定,对于整个工程的造价控制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现状决策阶段存在问题总结如下:

(1)可行性研究缺乏科学严密的论证。为了保持经济快速发展、满足电力负荷需求,国务院加大了电源及电网建设的投资力度,我国电源及电网电力建设保持飞速的增长。电力工程建设只求建设速度,对可研阶段建设标准的确定、建设地点的选择、工艺的评选、设备选用等,缺乏充分科学的、严密的论证,增加了电力工程造价水平。

(2)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和深度达不到要求。电力市场预测的数据较少,缺乏充分的定量分析,主管臆断较多;有时为了上项目,夸大电力电量和负荷增长,导致不少项目竣工后负荷上不去,造成可信度差。并缺少对拟建项目的规模、方案和发展方向的技术经济指标的比较和分析的论述。

(3)投资估算精度不足,导致不能满足控制概算的要求,或超出通用造价、工程限额设计控制指标。

二、设计阶段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用电量的高速增长,电力工程项目建设投资规模也在不断增加,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造成投资浪费和项目“三超”现象较为普遍。特别是这两年,拟建和在建的输变电建设项目很多,都存在着忽视工程造价控制和管理的现象,尤其是对于投资效益影响较大的项目设计阶段,在工程造价控制环节上还存在着不少的问和不完善之处,甚至有些项目由于设计上的原因还出现了投资失控的现象。归纳设计阶段造价管理存在问题如下。

(1)设计深度不够,设计复制现象严重

近两年来,由于社会用电量的大幅度增加,电力工程的建设也在加快进行,各级电力勘测设计单位承担的设计任务也同益增多。为了规范设计市场和满足电力设计项目的需要,国家和相关部门对一批勘测设计单位的资质进行了审查和升级,其中一些设计单位资质上虽然升了一个等级,但人员配备方面还存在不足,主要是专业技术人员和造价专业人员缺乏,在遇到设计任务重、时间紧的时候则造成了项目设计成果粗糙、设计深度不够、概预算缺项和漏项的情况,使工程造价得不到有效控制。

(2)勘测与设计协调不够

勘测与设计脱节现象的存在也造成了一些项目的投资浪费或投资增加,其中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工程勘测人员与设计人员配合不紧密造成的。例如某市供电局投资兴建一条输电线路,建设单位委托了不同的两个设计单位分别进行项目的勘测和设计,由于两单位没有合作合同,双方的责权利不明确,加上建设方协调力度不够以及三方为了各自的利益,在实际工作时设计方没有派人参加工程的勘测工作,导致线路选线方案的不合理和设计图纸资料的不完善,不仅使设计和概预算工作产生了较大的偏差,而且在后来施工过程中不得不对方案进行了调整和设计图纸资料的完善,其结果是造成了勘测设计费用的浪费和工程投资费用的突破。

(3)勘测设计单位收费激励机制不健全

目前存在的普遍现状是:一方面,电力工程设计人员在工作中要作到对技术方案的不断优化和创新,除了要受到收费不合理情况的限制和要耗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外,又很少得到表彰和奖励,甚至还要承担更多的风险。而另一方面,设计人员对设计中造成的浪费现象有关部门又缺少监管力度和控制措施,对设计应负的经济责任又没有明确的划分界限,这就造成设计人员宁愿设计保守而不愿在工程造价方面多下工夫,使工程造价得不到有效控制。不能做到优质优价,打击了设计人员的优化设计的积极性。

(4)设计与造价人员配合不紧密

工程设计和投资控制联系不够紧密也是工程造价得不到有效控制的一种表现。一提到设计,大家必然想到是设计人员的责任,一提到造价控制,想当然是造价人员的职责。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电力工程专业技术性强的特点,一般都是勘测设计人员根据设计委托进行现场调查、勘测和方案比较,造价人员根据提供的条件进行估算或概算。造价人员由于与设计人员结合不够和对工程勘测过程、现场情况了解不透彻,无法将各种因素考虑全面,使工程估算和概算产生了较大偏差。

三、施工阶段

电力建设项目施工阶段是项目实体形成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工作量大,涉及面广,施工周期长,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多。

(1)在施工阶段,不能严格执行基建程序以及不能认真履行合同等问题经常发生。

(2)另外受到水文气象、地质条件的变化影响,以及规划设计变更和人为因素干扰,在电力工程项目的工期、造价管理方面都存在变化因素,超出合同规定的事项时有发生;同时,业主和承包商对工程技术要求和有关合同文件的解释也不可能始终一致。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工程索赔和造价纠纷。

(3)设计变更管理不规范。设计变更可以因设计或非设计原因引起的对设计文件的改变。设计原因是指设计单位施工图成品文件中存在的问题和错误;非设计原因是指工程建设施工现场、外部条件发生了改变,或建设管理单位、项目法人单位的要求发生了改变。

参考文献:

[1]丰景春;工程造价管理对策的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00年06期

[2] 赵美云;浅谈国外工程造价管理[J];山西水利科技;2000年S2期

作者简介:

上官健,女(1968.10~),工程师,陕西人,本科学历,西北工业大学电气自动化专业毕业,现在陕西众源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从事技术经济管理工作。

上一篇:广播电视卫星传输常见干扰因素与应对策略 下一篇:大脑没有“未开发区”